第123章
陈玉书不相信,他觉得自己的感知是没有错的,明明顾庭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很放松,对自己也很欣赏。
为什么突然关系下降至冰点,他想不明白,他也不知道是白玉华的缘故,他以为是顾庭发现了这一点,不肯面对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这也不能说陈玉书自恋,因为顾庭确实欣赏他,不过除了欣赏也没想过其他的,但陈玉书想到了更多可能。
陈玉书对这个成为目标的上位者是仰慕的,在没有走近顾庭之前,他只是仰望并且有好奇心。
当他靠近了,他觉得这个人很温暖又平和,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是值得被仰望的,但他更想站在顾庭身边。
陈玉书也觉得自己有这个可能性。
这个事情结束后,顾庭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告知了白玉华。
白玉华不是第一天上班,也知道一些商业竞争是不择手段的,私人情感也确实是一个突破点,只不过这一次被顾庭躲过去了。
这件事过去了,并不代表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好,或者说两人间的问题就消失了。
不管有没有这个人,他们之间确实是出问题了,没有陈玉书也会有别人。
两人的状况并没有比之前好多少,白玉华还是看在不影响对方公司的情况下,没有解除法定婚姻关系。
但在外人看来,他们两个只是换了个地方过日子,平时需要白玉华出席的地方,顾庭和他也都一起来了。
大家都还以为他们两个和好了。
文琦远在异国,也不知道这么多弯弯绕,只是听说两人情感破裂又和好。
故事早就结尾了,因此他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在两位主角经历重要剧情时出现昏厥。
因此对剧情结束之后两个人的情感状况,他虽然关注,但始终没有办法了解真实情况,无法预测。
因为顾庭和白玉华的事情,文琦又重新关注了一下其他几本书里的情况,发现所有的cp当中,离他们最近的就是文森特和王教授这俩人。
这是文琦肉眼可看见的,关系非常好的一对。
在文琦参加他们婚礼的时候,他就注意到文森特更在意王教授。
过了这么多年,他每年都能见到他们,目前的状态依然是文森特更在意另外一半。
这是以前的文琦没有想到的,毕竟在此之前,文森特真的是一个花花公子,阅人无数。
谁能想到他在王教授这里,经历了分分合合,最后追夫火葬场把人追回来了。
从今往后就一直只钟情他一个人,原来文琦还觉得花花公子改邪归正只存在于小说里,但真让他在这个世界里碰到了。
至于他印象中的任文柏和傅子昂一对的情况,前几年时好时坏,但现在逐渐稳定。
看起来三对cp情况都不错,最起码与他们的小说结尾没有相差太远。
而大男主郑川之前一直在忙于工作,到了35岁才和交往一年的女友结婚,算是他的同辈主角们当中结婚最晚的一个了。
刚结婚,郑川应该是和伴侣关系最甜蜜的时期,算是所有人当中婚姻状况最好的,之前带妻子旅游的时候还来拜访过文琦。
这几对自结婚后都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文琦心想还不如自己和游景明的关系稳定。
第104章 投资人的生活
文琦作为一个投资人每年亲自投的项目不多,因此时间比较充足,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会让自己太忙。
真正忙的是国内的投资机构,文琦作为客户将一部分资金给他们代理,那么投资代理人才是真的忙。
文琦询问过相熟的同学,对方作为投资机构的高级打工人,一年能过三五百个项目,但是能成器的就三五个,但有这三五个就不愁了。
结婚第三年,文琦已经二十九岁,他从外面回家时,阿姨正在家做饭,游景明坐在客厅沙发上等他回来。
文琦当天出门的主要事情,是和陈立群大厨重新划分利润分配比例。
文琦从最开始的投资,到后面饭店受欢迎又开了分店,每到一个阶段文琦都会重新与对方划分一次,文琦自己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少。
只是比例减少,但数字是持续增加的。
游景明在早期就问过他,关于投资到一定时间,怎么避免被人踢出来。
对此,文琦给出的实际行动让游景明很是赞赏。
很多创始人和投资人会出现矛盾,特别是在上市之前,公司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创始人会觉得那些投资人已经挣得太多了。
当他们觉得自己拿到的远远不够,因此要么会想办法把别人踢出去,要么就重新划分,说好听点是要进行激励。
刚开始的时候连陈立群都不能理解,因为他觉得文琦如果不帮他,他自己是很难出来开店的。
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在意他这样一个无根基的人,所以陈立群最开始是反对降低文琦的比例的。
他觉得自己也是很有良心的人,不会做这种事情。
但投资人不会嫌钱多,创始人如果不自己提出来,他们也不会做出激励和重新划分的行为。
就好像员工不提涨工资,多数老板是绝不会给他们自己涨的。
后面陈立群就明白文琦的用意了,当他当了老板,他的立场也已经不是从前的员工,他要考虑的事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