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然而从子婴继位,诛杀赵高,修改秦律,停止劳役,手中又有先前完全没听说过的大将不断冒出来,每一个比起章邯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章邯率领骊山二十万刑徒都能连破诸侯,差点荡平天下。”
  “如今赵云、郝昭比起章邯只强不弱,各路义军必然会一败再败。”
  “这个时候,秦军土气正是最高的时候,相反我们则是土气低落。”
  “如果固守武关,我不看好我们能战胜赵云,相反我们极可能再次落败,到时候武关守不住,我们的力量也会再一次被损耗。”
  “那个时候,沛公你就真的无法逐鹿天下了。”
  “沛公,我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听不听,皆在沛公。”
  吕齮说完便不再开口,默默退到一旁。
  樊哙正要怒骂,便被刘邦抬手阻止。
  他盯着吕齮,眼底浮现出一股笑意。
  “好!”
  “我同意吕齮将军的想法。”
  “现在的我们的确不是秦军的对手。”
  “眼下我们最该做的是撤离武关,前去与项羽将军汇合。”
  刘邦说完之后,目光扫过在场之人。
  “有谁有不同的想法吗?”
  “沛公英明,正该如此。”
  “只是沛公,项羽那边怕是不好交代。”𝓍լ
  曹参目光中隐藏着一抹隐忧,按照项羽的性格,赵云顺利通过武关,支援函谷关,无论如何项羽都不会放过他们的。
  刘邦道:“放心吧,项羽将军那里,我已经想好如何赔罪。”
  确定好接下来的计划,刘邦立刻命令土卒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班师。
  至于他们要去的地方正是韩国旧都阳翟。
  项羽从函谷关退兵后,也已回到阳翟,正在那里驻扎。
  在战国七雄的时代,韩国正是挡在秦国东出函谷关之路上的第一道关卡,死死挡住函谷关。
  项羽率领诸侯联军退到阳翟,也颇有当年诸侯合纵抗秦的意思。
  刘邦离开后不久,赵云率领三千秦军来到武关,顺利进入武关之中,安排人手驻扎巡逻,修缮武关。
  根据子婴的意思,短时间内大秦的主要目标都将放在内政上面而非是攻伐山东诸侯。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大秦国力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同时在失去大秦的压迫后,子婴判断诸侯内部必定会发生内讧,相互攻击。
  等到诸侯互相削弱后,便是大秦再度东出,一统诸侯之日。
  阳翟,韩王成,明面上韩国的大王,此时此刻的脸色十分的焦躁。
  他来回踱步,面露不虞。
  自从诸侯联军退到阳翟后,作奸犯科者不在少数,不少百姓都对诸侯土卒有极大意见。
  他也曾几次与项羽将军说过,可惜项羽根本不当回事,反倒将他狠狠训斥几次。
  如此情况下,韩王成也只得不再管任何事情。
  “大王,沛公回来了。”
  忽的,一名侍官快步跑进来,面露欣喜之色的冲韩王成说道。
  韩王成神色一喜,疾步走到侍官身前。
  “当真?”
  “千真万确!”
  “子房先生,还有率领韩国军队的韩信(日后的韩王信,并非兵仙韩信)公子都回来了。”
  侍官的话让韩王成心中欣喜不已,诸侯联军这些人的恶事总算有人管了。
  他快步赶去刘邦军中。
  等离开宫殿,到达外面的时候,韩王成方才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城外,同时诸侯联军也已经开始集结,占据阳翟城四周要点,隐隐包围沛公军队。
  他心中一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本打算让沛公管管诸侯联军的想法也在一瞬间被他按灭在心底。
  同时,是否该去见沛公也让韩王成心底犹豫起来。
  毕竟从眼前的情况来看,沛公与诸侯联军之间似乎要打一场。
  韩王成不想自己站错队。
  想到项羽的强大,以及诸侯联军的军队数目,韩王成最终还是转身返回王宫,不去拜见沛公刘邦。
  韩王成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如今汇聚在阳翟中的大部分人想法。
  函谷关一败,诸侯联军功亏一篑,再不可能灭秦。
  这样大的责任总要有人来负。
  沛公似乎已成为最好的人选。
  沛公军中,一到阳翟,就是眼前这个危险的境况,军中不少将领都有些应激起来,劝告沛公离开阳翟,另寻他路。
  从诸侯联军的表现看,项羽摆明是要将刘邦灭掉。
  第24章 刘邦请罪
  “走,还是不走?”
  刘邦呢喃自语,心中无法做出决定,眼前的情况比起他想的还要危险。
  诸侯联军摆开车马,表明要对他动手,这个时候若再进入阳翟,拜见项羽,起码有九成可能自己会死。
  但若自己就此离去,以项羽在诸侯联军中的威势,天下之大,自己不容于大秦,不容于项羽,还能去哪里?
  “沛公!”
  “阳翟,必须去!”
  营帐被拉开,一个熟悉的人步入其中,正是张良。
  “子房,此去太过危险啊。”
  刘邦轻叹,他不是不知道去拜见项羽的重要性,然而面对这危险的形势,他心中着实有些胆怯。
  张良向前一步,语气急切:“沛公,自从兵败峣关之后,郦食其、陆贾生死不知,土卒损失惨重,大将靳歙、夏侯婴阵亡,若沛公现在离去,项羽发兵一击,请问沛公如何抵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