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宇文虚中接着道:“中策便是调动蓟王韩广为燕王,让其掌握上谷郡与广阳郡,调动燕王臧荼为渔阳王,掌握渔阳郡、右北平郡,如此韩广虽然心有怨愤,但他得到都是旧燕之地的精华,稍加安抚必然不会再与刘邦结盟。”
  范增沉吟许久,终究还是摇了摇头:“不可,分封诸侯乃是天大之事,正所谓君王一诺,重于泰山,刚刚分封便反悔,对霸王威信伤害极大,且臧荼被削,心中亦是不满,也有危险。”
  宇文虚中轻笑,小声道:“如此便只有上策,请义帝前往燕王那里,由燕王看管,若刘邦与韩广敢攻打燕王,便是攻打义帝,义帝乃大义所在,那时霸王便可尊奉义帝,集结诸侯,攻杀刘邦!”
  第31章 义帝入燕
  宇文虚中说完这上策,范增心中猛然一动,眸光发亮的看着宇文虚中,此人真乃大才!
  从分封诸侯之后,对沛公刘邦的打压围困告一段落,当下霸王项羽的心腹之忧就在义帝熊心身上。
  尽管人人皆知义帝熊心只是竖起的一面旗帜,没有半点大用,但这面旗帜却不能随随便便倒下,尤其不能在霸王这里倒下。
  原本项羽打算派人将义帝熊心迁去长沙郡郴(chen,第一声)县,在半路交给九江王英布杀掉。
  这个计划被范增阻止了。
  因为派兵袭杀,很容易暴露,消息一旦传出去,必定被刘邦大肆利用。
  义帝是傀儡不假,可那也不是项羽随随便便就杀的。
  尽管诸侯畏惧项羽的实力,不敢明面上反叛,心底却一定会离心离德,不再追随项羽。
  范增敢保证这件事除了项羽和他,没有任何人知道,眼前这人却能敏锐的觉察到他们眼下的想法,提议将义帝送去燕王臧荼那里。
  表面上可以威慑刘邦,使得刘邦无法轻易征伐燕王,实际上却是将义帝置于兵锋之下,一旦义帝有所损伤,既不会损害到项羽的威望,也能让项羽借此大义袭杀刘邦。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范增欣喜不已,他拱手道:“先生大才,请随我拜见霸王!”
  宇文虚中谦虚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范增哈哈大笑,项羽身为霸王,席卷天下,如今又得英才相助,何愁不能夺取天下,再立大业!
  范增带着宇文虚中来到王宫中,拜见霸王项羽。
  此时的项羽正在高举大鼎,但见他单手握住大鼎三足之一,高举过头,面不改色。
  宇文虚中暗道项羽当真名不虚传,天生神力!
  范增让宇文虚中稍待,自己上前拜见项羽,举荐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看到项羽看向自己,随后轻描淡写的将大鼎放下,紧跟着便见范增快步走来,带着宇文虚中来到大殿。
  “草民宇文虚中拜见霸王!”
  宇文虚中躬身见礼,项羽声音宛如金铁交击,铿锵有力:“仲父说你有大才,孤信任仲父,义帝之事,就全部交给你处理,做得好了,孤必重赏!”
  宇文虚中心中欣喜,他原本就打算主动请缨,毕竟他为的是义帝,不是项羽。
  没想到天随人愿,项羽主动安排自己负责此事。
  “臣必定替王上解决好此事!”
  “好!”
  “那就这样定了,仲父替孤好好招待一下,明日出发。”
  项羽说完,直接起身离开,竟没有招待宇文虚中。
  范增有些无奈,宇文虚中并没有感到怠慢,相反他在这短短的见面中分析着项羽的为人,此人性格霸道,无所顾忌,深信自己的力量,缺少敬畏。
  对比起三世皇帝陛下,在治国上面差的太远。
  宇文虚中确信项羽必定在日后败于陛下之手。
  有机会他倒希望能够看看刘邦是什么样的人。
  “先生,王上一向不拘小节,有些慢待了。”
  范增拱手说道,言辞间对项羽的行为也有些意见,但看得出来他无法改变项羽。
  宇文虚中谦逊的道:“无妨,王上乃是真性情之人。”
  范增苦笑,宇文先生还真是会说话。
  回到范增府上,范增早已给宇文虚中安排好房间,让宇文虚中好好休息。
  次日一早,范增给宇文虚中饯行,用过饭后,宇文虚中便带着义帝熊心以及一队甲土赶赴燕王臧荼的都城蓟县。
  这一队甲土乃是由项氏一族的项庄亲自带领,作为项氏一族的大将,范增早已嘱咐过他,他深知义帝熊心的重要性,故而一路上看守极为严密。
  宇文虚中一路上也不和义帝熊心说话,只是看书,或者与项庄聊天。
  马车内,义帝熊心心态悲凉,若说之前在彭城,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当项羽强硬的将他迁往旧燕之地,他就明白自己仍然是一个傀儡。
  并且由于成为义帝,他已经不再属于楚国,不是楚国名义上的楚王,楚国曾经支持他的贵族也彻底放弃了他。
  熊心悲愤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项羽手握军权,实力强横,他拿什么反抗?
  越接近蓟县,熊心的一颗心就愈发的死寂。
  彭城距离蓟县的距离不算近,宇文虚中一行人到达蓟县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毕竟他们押送义帝熊心,不可能如急行军般一路疾驰不停。
  燕王臧荼早已得到消息,在城门口亲自迎接。
  项庄为臧荼介绍宇文虚中,随后又说起义帝之事,臧荼何等精明,瞬息间就洞察项羽的目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