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这就是最早的九原城。
  再之后便是大秦一统六国,赵国的云中郡也成为大秦的云中郡。
  紧跟着,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上与匈奴作战,进一步击败匈奴,彻底占领河套之地,后又渡过黄河,占据大片土地。
  为了确保边疆的稳定,始皇帝与蒙恬除了修建长城,迁移人口充实边疆外,还沿着黄河修建了三十四座县城,最后将这一大片紧挨着云中郡的土地设为九原郡,郡治就在九原城。
  故而当年蒙恬所率领秦军主力就在九原郡,王离率领大军南下后,匈奴瞅准机会不断侵占九原郡,翟王董翳虽然被封在这里,可他手中掌握的九原郡已经没有当初大秦三十六郡之一那么大的范围了。
  九原郡对大秦意义非凡,始皇帝驾崩前要巡游的最后一站就是九原郡,可惜在沙丘驾崩,其后尸体到达九原城,再由九原通过直道直接运回咸阳。
  陈庆之到达九原后,护送他的士卒告辞离去。
  陈庆之取出一些钱,给了他们,随后又让士卒护着他去了与匈奴互市的地方转了好几圈,接着在九原城最热闹的酒楼摆了一桌宴席感谢这些士卒。
  酒足饭饱后,拿着陈庆之的钱,士卒们千恩万谢,告辞离开。
  送走这些士卒,陈庆之与典韦回到房间。
  典韦低声道:“九原是直道北止点,由甘泉宫到此直道共1800里左右,以我们的实力,拿下此地不难。”
  陈庆之笑而不语。
  典韦终归是沙场大将,他的所思所想与自己不谋而合。
  之前他在高奴时曾想过找到秦卒之后要做什么,如今已然萌生了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
  三世皇帝陛下说九原郡大概有五六万遗落的秦卒,具体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但只要给陈庆之二万人,攻下九原,不是问题。
  之后大秦由甘泉宫出直道,便可猛攻上郡,自己再南下,足可以消灭章邯!
  如此,九原、上郡皆可归于大秦!
  陈庆之倒了一杯茶,对典韦道:“你说的不错,只要我们有一万精锐,便可攻破九原,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没有兵。”
  典韦问道:“将军之前说有办法找到那些秦卒,现在我们已经到九原,是不是该行动起来?”
  陈庆之也不隐瞒,到这时候也没必要卖关子。
  “这些待在九原郡不走的秦卒,皆是对蒙恬将军忠心之人。”
  “甚至可以说他们对蒙恬将军的忠心超越对大秦的忠心。”
  “否则在秦律严苛之下,这些人也不会在宁愿触犯秦律也不愿随王离南下平叛。”
  “因为他们认为是二世皇帝害死蒙恬将军,他们不能为蒙恬将军报仇就罢了,绝不能替二世皇帝卖命。”
  “所以找到这些人的症结就在于蒙恬将军。”
  典韦理解的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陈庆之道:“我在张蕴商队时,与人闲谈,明里暗里早已放出消息,陛下有意替蒙恬将军平反,还要为他树碑立传。”
  典韦皱眉道:“陛下好像没这样说过。”
  陈庆之失笑:“陛下说过没说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消息是我放出去的,经过那些商队伙计添油加醋,饭后闲谈,一定会传得越来越广,只要那些秦卒还在九原郡,一定会听到,为了确定消息真伪,他们一定会主动搜寻我的踪迹。”
  第39章 将门杨虎,秦卒上门
  陈庆之的话让典韦明悟过来,他微微颔首,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前些日子你带着那十名土卒在各个热闹的互市之地来回转悠。”
  “你是故意高调,方便他们来找你。”
  陈庆之轻笑:“我们耐心等待就好,正好也可看看他们的能力,若还是那一支虎狼之师,我这样高调的情况下,应该很快就能找来。”
  “呵呵,看来你在怀疑我们的能力。”
  沉闷的声音忽然在陈庆之与典韦的耳畔响起。
  典韦立刻警惕起来,此人摸到他们的身边,他们竟然没有发现。
  陈庆之嘴角牵起一抹欣慰的笑容,他本以为还要再等些日子,不曾想秦卒给了他更大的惊喜。
  典韦小心打开房门,只见一个灰布短襟、麻鞋的壮硕中年,头发乱糟糟如同鸡窝,一双虎目凶厉暴虐,正在盯着陈庆之。
  典韦发现外面只有此人一人,心中担忧放下,立时瞪着此人。
  若只有他一人,绝不会如此小心。
  但典韦的最大优点就是会优先完成任务,所以哪怕他不惧眼前男子,却也要首先保护好陈庆之的安全。
  “你很强!”
  壮硕男子冷冰冰的道。
  典韦瓮声瓮气的道:“你也很强。”
  “典韦将军,让他进来吧。”
  陈庆之淡笑着,典韦让开门口,男子迈步而入。
  “放心吧,隔壁房间都是我们的人,外面也有人放哨,不必担心我们的谈话会被外人听到。”
  壮硕男子坦然跪坐在陈庆之对面,他年纪已经不小,至少比陈庆之、典韦都要大,可他的腰依旧笔直,露出钢铁般的胸膛。
  “我叫杨虎。”
  “我来是问你三世皇帝陛下真的要给蒙将军平反,树碑立传吗?”
  陈庆之坦然一笑:“陛下没这么说,但他一定会这么做。”
  一股凶厉的煞气陡然从杨虎的身上迸发出来,他的一双虎目微微眯起,若有若无的杀机逐渐充斥在房间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