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故而面对围城的匈奴人,翟王董翳没有一丁点的作战想法,在发现自己不是匈奴对手的时候,董翳早就在九原城积累了大量的粮草、饮水,为的就是依托九原城防御匈奴,等到匈奴抢够了自己离开。
  然而这一次,或许是东胡那边已经与匈奴达成某种协议,或许是东胡战败,总之冒顿没有抢劫一番就离开的意思。
  他要拿下九原城,占据九原郡。
  为了消耗九原城内土卒的抵抗之心,匈奴将四处游猎抓住的诸夏子民一批批的押到九原城下,斩首给九原城土卒看。
  甚至于故意放这些百姓逃向九原城,逼迫九原城开城门,这样匈奴骑兵就能趁此机会攻破九原。
  没有董翳的命令,谁也不敢开城门。
  城头上的土卒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诸夏子民在城墙下被匈奴击杀。
  日复一日,城头上的土卒情绪愈发激烈,渐渐成了哀兵。
  陈庆之房间内,他细细的擦拭着自己的剑。
  房门被敲响,杨虎再次走了进来。
  “我以为你们的心已经冷了。”
  陈庆之将剑收入剑鞘,他淡淡的看着杨虎。
  杨虎讶异的发现眼前这个有些孱弱的人,比起上次见面,身上似乎多了股极强的压迫力。
  典韦将剑放好,冷笑一声:“匈奴犯边,你们这些人竟然这么怂,连出来打都不愿意打,眼睁睁看着匈奴人撒野!”
  杨虎面色涨红,冲着典韦怒道:“住口!你知道什么?”
  典韦不以为意,反倒嗤讽一笑:“我为什么要知道你们有什么苦衷?我只知道来之前,陛下说了你们这些残卒起码五六万人,如今我看怕是连剑也不敢拿,生怕被发现你们秦卒的身份,然后被匈奴报复杀掉。”
  杨虎怒不可遏,气的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恨不得现在就杀了典韦。
  第48章 北疆残余秦卒现状
  “好了!”
  “杨虎将军,典韦将军说话一向直来直去,你不要介意。”
  “有什么事情还请快些说吧,我与典韦将军已经决定出城杀敌殉国!”
  陈庆之轻描淡写的说道。
  杨虎的怒气戛然而止,他不可置信的看着陈庆之,对方年轻、孱弱的身躯此刻在他眼里竟有些高大起来。
  以对方的体质,上战场,无疑只有死路一条。
  “值得吗?”
  杨虎长叹一声。
  陈庆之反问道:“当年令尊杨端和大人,率领一路秦军,配合蒙恬将军驱逐匈奴的时候,年纪怕是已经不小了,一个不好就会死在这九原郡。”
  “那个时候,杨虎将军有没有问问令尊,是否值得?”
  杨虎缓缓的道:“那个时候,坐在皇位上的是始皇帝!”
  陈庆之针锋相对:“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三世皇帝陛下,是那个孤身无人,在斋戒时候拼死诛杀赵高的三世皇帝陛下!”
  “是大秦危若累卵之时,函谷关兵败项羽,让大秦转危为安,守着大秦国土的三世皇帝陛下!”
  “我告诉你,陛下一定会派兵来,不是为了击败章邯、董翳,占据上郡、九原郡,是为了驱逐匈奴,护佑我诸夏子民!”
  杨虎神色错愕,目光闪动,呆呆的看着陈庆之。
  陈庆之说话时的自信与坚定,让他想到当初父亲、蒙恬将军等人追随始皇帝时候的自信,自信他们不管立下多大的战功,永远不必担心如武安君那样冤死。
  陈庆之面色微微有些发红。
  病弱之躯,说两句话便有些微微喘息。
  杨虎神色落寞,他的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许久之后,方才像下定某种决心。
  “陈将军,我们可以帮你夺下九原城。”
  “什么意思?”
  杨虎道:“当初翟王董翳被分在此处,我们这些人没有去处,就打算加入他的军中,只是董翳此人生性谨慎,他又是秦军出身,所以有些弟兄的身份被看出来。”
  “董翳害怕他们为被坑杀的秦军土卒<a href=https:///tuijian/fuchou/ target=_blank >复仇,于是将被发现的那些兄弟都杀了。”
  “我们只能竭力隐藏自己,不敢显露一点可能暴露身份的特点,最好的就是分散在各个城池当守城的土卒,尽量不进入董翳的战兵之中。”
  “后来董翳与匈奴打过几次仗,屡战屡败,实力损失殆尽,迫于压力,他便没有那么严密的查找我们这些人,只是一味扩军。”
  “我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土卒。”
  “到如今,九原城内两万军队,有一万二千人都是我们的人。”
  “至于剩下的八千人则是董翳自己带来的人,也是董翳的心腹,董翳的府衙都是由这些人保护。”
  “只要将军愿意,我们可以帮助将军攻破府衙,擒拿董翳,到时候将军便可立足九原城,全取九原郡,立下大功。”
  陈庆之没想到他千辛万苦要找的秦卒竟然全部都在眼前。
  “你们还剩下多少人?”
  杨虎苦笑:“陛下说我们有五六万人,已经按少了估算,但实际比起陛下想的还要少,当初我们有十万人不愿随王离南下。”
  “只是后来,关东反叛的乱子渐渐波及到边塞,不少被迁徙到此的人也开始杀害秦吏,反叛大秦,我们只能镇压。”
  “再后来,又有匈奴重新来犯。”
  “一次次战斗,我们又无粮草,人越来越少,我们也渐渐不想再打了,于是散开,混入边塞普通人中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