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到如今,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就三万人左右。”
杨虎说的轻松,但可以想见这两年他们的日子是极不好过的。
若是再过三五年,怕是连一万人都难聚齐了。
陈庆之道:“三万秦卒也差不多了,你们有联络的方式吗?”
杨虎点点头:“有,我们知道匈奴不断犯边,所以基本都生活在九原城或者九原城往南,如今匈奴沿路攻陷的那些城池内基本没有我们的人。”
陈庆之道:“好!既如此,杨虎将军,你去联络秦卒,城内秦卒由典韦将军统领,你趁着夜色从九原城南门用吊篮离开九原城,在外集结秦卒。”
“集结完毕后,你们广造大秦玄鸟旗,最好弄出十万人马的声势,前来九原。”
“我要斩杀董翳,吞并他的八千土卒,守卫好九原郡,先逼退匈奴,再伺机驱逐匈奴。”
杨虎略微犹豫,旋即躬身应下。
他已经四十余岁,年纪不算小了,就看看这一位年轻将军能否守得住九原城。
杨虎带着典韦前去认人,确立典韦的地位。
脱离大秦这么久的土卒,早已忘记大秦的军中铁律,能够让他们遵守的只有杨虎的个人威望。
但陈庆之相信只要给他时间,一定可以将这支秦军重新训练回来。
典韦一直到次日中午才回来。
他与杨虎已经完成交接,杨虎会在今夜离开。
“我们要怎么杀掉董翳?”
“他躲在府衙里面,根本不现身。”
“府衙内外有亲兵侍卫八百人!”
典韦将具体的情况与陈庆之仔细说了一遍。
陈庆之不愿让杨虎手下的秦卒攻打董翳,为的是防止双方出现大量伤亡,造成守城力量的损失,给予匈奴可乘之机。
可眼下董翳一直藏在府衙内,哪怕强如典韦,也不可能一路杀进去,斩下董翳人头,逼迫那八千土卒投降。
陈庆之轻笑:“典韦将军不要忘了,你我可是雍王派人亲自护送来的人,求见一下翟王,又算什么问题。”
典韦眼眸一亮,他无法从府衙外一直杀穿八百亲卫除掉董翳,但只要接近董翳,纵然董翳身边有百人护卫,他也可保证击杀董翳!
“但我们总需要一个理由吧。”
“理由很简单,杨虎将军说了,先前有秦卒身份被董翳看出来,董翳害怕被报复于是将他们斩杀。”
“我们的理由就是军中有一万二千秦卒,即将献出城池,借助匈奴的力量斩杀董翳。”
陈庆之神色从容,九原之事出乎意料的简单,他原本是故意以激将法激杨虎,希望杨虎能集结秦卒帮他守城。
如今秦卒都已在城中,还都备有兵器,这事情的确是容易太多了。
第49章 大王,你有性命之危
九原城,翟王府衙。
董翳神色阴沉,瞳孔中透着一股惊惧,他没想到派去求援的人,带来的竟然是一个坏消息。
霸王一心讨伐不服从王命的齐国田荣,根本没有兵力来支援他。
雍王章邯那边,也要面对秦军出关,更不可能来助他。
如此,他就要依靠自己来对抗匈奴。
可他要是能打得过,当初到达九原郡,就将匈奴驱逐走了,怎么会让匈奴占据一半的九原郡?
难不成天要亡他?
雍王章邯的信使还站在下首。
章邯的信上让他紧守九原城,依托九原城熬到匈奴退兵。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
毕竟匈奴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九原郡。
董翳内心悲凉,悠悠长叹一声。
正要让信使退下,便见一名侍卫快步跑来,躬身道:“大王,门外有二人求见,他们说认识雍王,此来有秘密要事禀告大王!”
董翳皱起眉头,认识雍王?
他不由看向章邯信使。
信使道:“大王的确只派了我一个人来,并不知道还有别人,不过此人既然说认识大王,不如请他进来,我可看看是否见过他。”
董翳点了点头,对侍卫道:“去带他们进来。”
等到侍卫退下后,董翳想了想,还是多叫了十名侍卫进来,立身在大厅,确保他不会有任何危险。
不一会儿,陈庆之与典韦走了进来。
信使一看便认了出来,连忙对董翳道:“大王,我的确认得他们,那位陈先生乃是一位医者,医术高深,那位身躯雄壮威武的是他的仆人。”
“陈先生在肤施,很得我们大王信重,后来他前来边塞,寻找一种名为锁阳的药草,我们大王还亲自派了土卒护卫他。”
信使这样一说,董翳倒也有些印象,前段时间,匈奴没来的时候,他的确听闻有被雍王土卒护卫的两个人在互市之地到处寻找药草。
如今看来,应该就是这二人了。
不知他们有什么秘密要事告诉自己。
董翳心底放了心,让陈庆之二人向前,他看到典韦,心中赞叹,真是一位壮土,若能收为已用,只怕自己的安全又有几分保证。
“二位,你们说有秘密要事告诉本王,现在可以说了。”
陈庆之故意环视左右,表露出一幅为难的模样。
董翳轻笑:“不必担心,他们都是本王心腹,任何秘密要事都可以听。”
陈庆之于是拱手道:“大王,您可知自己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