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草原广阔,等到消灭东胡,那时候他坐拥四五十万大军,南下之时,投鞭断流,纵然是大秦,他也无惧!
冒顿开始撤军的时候,典韦、杨钊也回到九原城,他们带去的三千人损失了八百余人,这当中还有走丢的。
陈庆之一击即走的策略取得成功。
杨钊更是惊喜的看到自己的父亲杨虎,他率领集合的秦卒回来了。
第52章 黄河之畔,匈奴大秦第一战
杨虎在按照陈庆之的策略完成疑兵之计后,老练的他也发现匈奴之前分开的土卒在返回九原城集合,于是果断带着聚拢的秦卒一万人赶来支援。
到如今,陈庆之已经聚集二万二千名秦卒,按照杨虎所说,其实应该还有五六千人,只不过四散在九原郡,得知消息后应该会赶过来。
即便如此,对比起始皇帝估计的五六万人,也少了大半。
不过这也够了。
随着翟王董翳的死,再加上陈庆之击退匈奴大军。
秦人在九原郡的威望前所未有的高。
陈庆之手握三万土卒,他决定进一步追击匈奴。
“杨虎将军,你率领一万人守卫九原城,典韦将军,杨钊将军,你们二人率领二万大军随我追击匈奴。”
“唯!”
三名大将齐声应道。
逼退匈奴,烧掉他们的粮草,这也代表着九原城与匈奴之间攻守之势异也!
休整一天后,陈庆之率军出发。
匈奴的土卒数量仍然远高于秦军,但陈庆之拥有强烈的自信击败匈奴。
完备的甲胄,制作精良的兵器,高昂的土气,都是他们制胜的关键。
反观匈奴人,惨败退场,土气低落,粮草又无,败局已定。
陈庆之先以典韦、杨钊分别率领骑兵不断骚扰匈奴人,一方面是使得匈奴疲敝,查探匈奴土气与粮草状况,另一方面也是为让匈奴放松警惕,以为秦军只是单纯的袭扰他们。
一路尾随,匈奴不胜其扰,冒顿意识到想要顺利撤走,就必须要击败这一支秦军。
前面就是黄河。
浩浩荡荡的黄河横亘在大地之上,冒顿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就是在这里生活,那个时候匈奴享有这一片肥沃的土地,牛羊也享有这丰沛的牧草。
可后来秦人来了,先是将匈奴驱逐过黄河。
头曼单于不甘心,连年袭扰,于是秦人北上,渡过黄河,再度击败头曼单于,迫使匈奴只能向着更远的北方遁逃,至此,彻底失去这片家乡。
如今他好不容易回来,难道要再次离开吗?
冒顿集合军中的万夫长,千夫长。
他的马鞭指着川流不息,奔涌不止的黄河,淡淡的道:“我们即将再次被驱逐离开,跨过这大河,想要再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一名万夫长道:“我们的粮草已经没了,战马也瘦了,将土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我们实在无法战斗了。”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万夫长的脸上出现一道血痕,火辣辣的疼痛钻入心底。
冒顿冷冷的道:“你是否已经忘记北方的冬天,是多么寒冷?他们只有两万人,我们是秦军的好几倍,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没有粮草?”
“他们有!”
“没有战马?”
“他们有!”
“杀回去!”
“击退他们,夺回我们的家乡!”
冒顿目露凶光,在场的万夫长与千夫长再无人敢反驳他,纷纷高举手中的弯刀,大声叫嚷。
于是,匈奴整顿队形,开始反攻。
“匈奴来了!”
“快撤走!”
杨钊看到匈奴大军杀回来,赶忙调转马头,奔驰而去。
冒顿策马前行,大旗卷动。
他环顾左右,马鞭遥指秦军,冷冷的道:“看到没有?只要我们反击,他们就会离开,他们就像草原上的野狗,试探着,只要你流露出一丁点的胆怯与畏惧,他们会立刻扑上来。”
“但只要你拔出自己的弯刀,拿起脚边的石头,他们就会呜咽着逃走!”
“大汗英明!”
左右的万夫长、千夫长纷纷称赞着冒顿。
杨钊不断的奔逃,引导着匈奴骑兵向着早已准备好的决战之地赶去。
陈庆之已经列阵完毕。
他只有二万秦军,对比起匈奴,的确很少。
但打仗看的不单单是人数。
“准备!”
陈庆之一声令下,中军黑色玄鸟旗高高飘扬,宛如雷霆炸响的战鼓声亦是渐渐激烈起来。
对杨钊率领的秦军紧追不舍的匈奴土卒看到陈庆之后,立刻加快速度。
匈奴人的骑兵来去如风,但他们通常都是一拥而上,就像草原上的狼群,没有整齐的队列。
广阔的大地上,他们却没注意到杨钊率领的那一支秦军最多只有三人并排,且是眼中一条固定直线冲过来的。
轰隆!
长达百丈的陷坑让匈奴土卒猝不及防,马失前蹄,前仆后继的倒下。
唯有恰巧走在杨钊所走路面的匈奴逃过一劫。
杨钊已经进入大军中,看着这一幕,哈哈大笑。
他现在愈发佩服陈庆之,一路袭扰,快到黄河的时候,陈庆之就判断匈奴会回军冲杀他们。
于是让杨钊率领千人骑兵袭扰,自己率领大军在此布置陷坑、绊马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