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因为对项羽来说,威胁最大的永远都是刘邦。
  他可以在陈馀投靠后,让陈馀成为自己手下的诸侯,却绝不会放过任何打压刘邦的机会。
  刘邦看张良亦是在点头赞同宇文虚中的话,就知道张良的意见与宇文虚中是一致的。
  他不信任宇文虚中,却不可能不信任张良。
  “好!”
  “宇文先生这样说,那我就听从宇文先生的。”
  “那么宇文先生觉得我该怎么做?”
  宇文虚中沉声道:“请大王北连东胡,与东胡互市,向南与陈馀结盟,共同支援齐地,帮助田横反击项羽,迫使项羽无法吞并齐地。”
  “如此,燕、赵、齐<a href=https:///tags_nan/sanguo.html target=_blank >三国便可成为一体,项羽必然无法轻易击破三者的任意一方,其后便可待时而动。”
  “按照我搜集的情报看,三世皇帝绝不会一直隐匿在关中,他必然会寻找机会出关破敌,到那时,项羽东西不能两顾,只有败亡一路!”
  宇文虚中说完后,张良亦是起身道:“大王,宇文先生所说极为有道理,请大王先与陈馀结盟,其后与东胡互市。再者,还要请义帝陛下,下诏封赏赵王,陈馀,斥责项羽进攻田荣。”
  刘邦道:“好!只是东胡之事,不知谁可以为使节?”
  宇文虚中上前一步:“臣愿意出使东胡,为大王联结东胡!”
  刘邦快步走下,按住宇文虚中的肩膀,激动的道:“寡人多谢宇文先生,先生此去务必要注意自身安全!”
  宇文虚中躬身道:“大王放心,臣一定帮助大王联结东胡,互市交往,增强大王实力!”
  刘邦微微颔首。
  安排好此事之后,刘邦立刻拜见义帝,请义帝下诏,一封诏书封赏赵王歇与陈馀,一封诏书斥责项羽攻打齐地。
  义帝得知要给项羽添麻烦,顿时高兴起来,立刻便挥毫泼墨,写就一封诏书,将项羽好好斥责了一顿。
  得到两封诏书后,刘邦派出人手前去赵国向陈馀和赵王歇宣诏。
  此时他有想到郦食其和陆贾。
  如果这两个人在,自己一定会很放心,也不必担心使节无法表达清楚此事。
  可惜现在出使的人就只能在矮个子了挑高个,勉强凑合。
  赵国,信都。
  信都城原本就是陈馀、张耳辅佐赵王歇时候所建立的王都。
  后来搬迁到邯郸,再后来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就将自己的王都也选择在信都,改名襄国。
  如今陈馀击败张耳,带着赵王歇重新占据赵地,将襄国又改回信都。
  距离陈馀击败张耳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他没杀张耳,这段时间内,他除了辅佐赵王歇外,也在关注天下大事。
  当得知秦军走直道击败章邯与董翳,如今重新占据上郡与九原郡,刘邦又全取燕地的时候,陈馀是十分高兴的。
  尤其是田荣也击败济北王,胶东王与齐王,重新占据齐地,让陈馀意识到项羽手下的诸侯已经反了,配合大秦的东进,项羽自顾不暇,他绝无可能前来攻打自己。
  “成安君,辽东王的使节到了,还带来了义帝的诏书。”
  “哦?”
  陈馀看向自己的心腹夏说,他很奇怪义帝的诏书中会写些什么。
  夏说略微思考,沉声道:“君侯,刘邦不是无脑之人,眼下反抗项羽的形势大好,刘邦又是项羽盯的最严的人,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打压我们,相反他极可能与我们合作。”
  陈馀微微颔首,这样推测,义帝的诏书可能是好事。
  于是陈馀命人去请赵王歇,等到赵王歇到了后,二人一起迎接义帝诏书。
  果不其然,正如夏说推测的那样,义帝诏书当中承认他们的位置,又命令众位诸侯一起对付项羽。
  陈馀大喜,接过诏书,安排使节下去休息。
  使节道:“大王,我家大王说田荣只怕难以抵挡项羽,到那时候,赵国危险,所以我家大王的意思是若代王承认这一份诏书,便与代王您约定好时间,我家大王亲自前来与代王盟誓合兵,营救齐王。”
  “只要燕赵齐联手,再加上秦人东出,项羽东西难以两顾,败亡就只是时间问题!”
  陈馀愈发欣喜,果然如夏说所说,刘邦识大局,项羽能打仗,陈馀自然是知道的。
  刘邦定然也知道,眼下的确是要救下齐王田荣,否则齐地一旦被项羽攻下,赵国就危险了。
  “请使节回去告知辽东王,我在钜鹿郡的武遂城等待辽东王过来,共同盟约支援齐国!”
  “唯!”
  使节稍稍休息,即刻拿着陈馀的国书赶回蓟城。
  时间紧迫,容不得他休息。
  在陈馀与刘邦准备联手支援田荣的时候,齐地的情况却并不好。
  田荣击败济北王,全取齐地,项羽大军就已经到了。
  田荣决定在临淄城外与项羽决战。
  伴随着急促的战鼓声,硝烟弥漫间,田荣的齐军开始发动进攻。
  项羽亲自领兵出战,他挥动大戟,勇猛无敌,齐军被项羽直接率领亲卫击穿。
  本来齐军的土气就不高,被项羽击穿后,更是土气大跌,土卒逃遁,田荣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挽救这样的情况。
  无奈之下,他只能任由齐军逃遁,自己则是想要逃回临淄,据城而守。
  “田荣,哪里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