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陈庆之讲述了李牧忠诚、传奇的一生。
  “在陛下眼里,没有秦人,赵人,只有诸夏子民!”
  “李牧将军是赵人,也是诸夏之人,他领兵驱逐匈奴,为的是诸夏,故而陛下要为他立碑立传,传谕后世。”
  “陛下常常与我说,不可苛待六国之民,因为六国之民与秦民一样,都属于诸夏,我们是同胞,是炎黄之脉,理当如手足兄弟!”
  “今日陛下为李牧将军立碑,正是表明陛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陈庆之很会抓住机会,李牧在赵人心中地位极高,当年始皇帝一统六合,攻赵的时候遇到大麻烦,最后用了离间计方才杀掉李牧,毁掉赵国长城。
  如今三世皇帝亲自给李牧立碑,便是要收买赵人之心。
  陈庆之并不知道赵人会如何,但他可以确定李左车的心一定是被陛下收服了。
  他看了眼眼眶发红的李左车,没有说话。✘l
  邯郸,刘邦还未离开,项羽大军就在河内郡,刘邦不敢走,他必须在这里配合陈馀一起挡住项羽。
  至于田横那边如何,他们也不知道,只希望田横能切实威胁到彭城,否则项羽一定不会撤兵。
  刘邦与项羽敌对那么多年,再了解不过了。
  只是他没想到秦军动作这么快,代郡的夏说又这么蠢。
  如今秦军取得代郡,威慑燕地赵地,他们双方已经是腹背受敌,形势可谓危险到极致。
  刘邦正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陈馀匆匆而来。
  他一看到刘邦,便立刻告罪:“夏说犯下大错,以至于秦人攻下代郡,是我的错。”
  刘邦脸上带笑,摆摆手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这事情谁也没有想到,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要确定好接下来该怎么办。”
  陈馀沉声道:“敢问燕王,是否要与霸王议和?”
  秦人兵锋锐利,果然吓到陈馀。
  刘邦犹豫着,少顷后,方才迎着陈馀的目光:“说实话,我还在犹豫,无法确认是否该立刻议和,一来霸王性格暴烈,我们之前与他已经是水火不容,相互交战数次。”
  “如今贸然议和,他未必同意,甚至可能会趁机杀掉我们!”
  “但是若不议和,秦人止步于代郡最好,可若是秦人不打算停下呢?”
  刘邦的话语十分真诚,陈馀闻言也微微颔首,的确是这样,眼下并不是说他们要议和,霸王就会同他们议和。
  想到项羽的性格,陈馀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既然如此,燕王,依我看,不如再等等,看看秦人会怎么做。”
  刘邦赞同陈馀的话,二人决定先等等看。
  与此同时,田横率领的齐军也在沿着沂水不断推进,逼近彭城。
  郯城,彭城东北。
  齐军已经推进到此地,距离彭城不远了。
  郯城上空烽烟直上云霄,守将面色担忧。
  田横骑乘在战马上,他并未马上开始攻城,在刚刚离开琅琊郡的时候,田横动作讲究一个快字,一路猛攻。
  但越接近彭城,田横越慢。
  这让身边的将领充满疑惑,难道他们不该趁势急进,打破彭城,报了项羽屠杀临淄的大仇吗?
  田横遥望郯城:“派出斥候,环绕周围百里,仔细查探,决不允许出现一点点的遗漏,一定要防止项羽突然杀到!”𝓍ĺ
  “唯!”
  众将下去准备。
  田横神色严厉,他在得知刘邦与陈馀大败后,就仔细研究了二人的战败过程,将斥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再者,对于众将的想法,他一清二楚。
  但田横更清楚齐军绝不是项羽的对手,被打了这么多次,他已经不愿在与项羽交手。
  这一次为的是救刘邦和陈馀,围魏救赵便可,不需要真的打破彭城,那样反倒会将项羽的注意力从刘邦陈馀那里吸引到自己这边。
  虽然齐赵燕是结盟,可还是要保证自己的实力。
  齐地经过一番变乱,又被项羽杀得人头滚滚,损失惨重,实力是三者中最差的。
  田横经不起再一次的战败,故而越到靠近彭城的时候,他越是要稳住,要让项羽感觉到压力,回来援救彭城,又要确保自己不会被项羽再来一次奔袭。
  这些想法自不必与手下将领说。
  齐军抵达郯城,消息很快就传到项羽与范增耳中,此时楚军已经返回到定陶。
  郯城距离彭城不远,一旦被破,齐军便可一马平川。
  “大王,我这就领兵回去,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项庄愤怒的拍着胸脯,败军之将,何敢言勇!
  齐人被楚军杀得七零八落,如今竟然敢趁着他们离开,就攻打彭城,这是奇耻大辱!
  然而这一次项羽却没有如往常那般应承下来,他眉头微皱,看向范增:“亚父,你怎么看?”
  第79章 河西走廊
  范增略略犹豫,许久之后,方才道:“大王,其实我们未必要打回去。”
  范增的话让在场之人都愣住了,无不是好奇的看着他,如今田横都已经要打到彭城了,他们还不回去,难道就不怕彭城被攻破吗?
  项羽道:“亚父有什么建议?”
  范增拱了拱手:“大王,其实田横根本不敢打我们,他没有那么多兵力,眼下不过是因为我们大败刘邦与陈馀,使得刘邦、陈馀畏惧不已,碍于盟约,田横只能行围魏救赵之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