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且等等看吧。”
  陈馀的赴宴宇文虚中自然是能够听出来的,他装出还要劝谏的模样,果不其然,陈馀厌烦之下,派人将他带了下去。
  宇文虚中回到房中,轻笑出声,陈馀如此迂腐不化,战争千变万化,要是不能随机应变,必败无疑。
  宇文虚中心中微微激动,他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三世皇帝陛下乃是明君,如今已经到了大秦要一统江山的时候了。
  第98章 背水列阵
  宇文虚中送去咸阳的情报很快就从咸阳到达岳飞的手上。
  子婴很清楚情报的快慢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岳飞看着张良提出的计策,眼中划过欣赏之色。
  张良的计策很不错,也极为有道理,他的确是有这样的想法,也的确是打算这样做。
  若是陈馀真的按照张良的计划来抵御他,那么他纵然不会大败,却也一定无法渡过井陉消灭赵国。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
  大秦已经不是需要一路两路军战斗的时候,岳飞的心底已经升起另外一个计划。
  天下纷乱,若是早一统天下,就越是会让天下万民不再受苦。
  岳飞修书一封,是送去给陈庆之的。
  如今的大秦要攻灭赵地,已经不一定要从井陉动手,也可从代郡直接南下。
  岳飞的书信抵达代郡已经是十日后,陈庆之与典韦在攻下代郡后就不曾返回九原郡,而是以代郡为核心,逐步抽调大军。
  如今代郡已经汇聚六万秦军,几乎是将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的人手抽调一空。
  眼下除了杨虎将军率领一万大军严密监视匈奴人,连杨虎的儿子杨钊都已经抵达代郡。
  秦军分三路东出,让这些武将们看到建功立业的希望。
  陈庆之看完岳飞的书信,随后交给杨钊与典韦。
  他虚点着书信,笑道:“这岳飞真是不客气,让我们给他作样子。”
  杨钊笑道:“我们两路大军,谁主攻谁佯攻还未必呢。”
  陈庆之笑着点头,岳飞的书信是让陈庆之领兵南下,威逼恒山郡,这样一来,陈馀一定会认为岳飞在井陉乃是佯攻,目的是吸引赵军注意力,到时候一旦陈馀将大军调走,岳飞便可长驱直入。
  说白了,秦军如今已经有了辗转腾挪的余地,可以从各面给敌人强大的压迫力,使得敌人顾此失彼。
  典韦蹙眉:“话虽如此,可是若是刘邦插手怎么办?我们威逼恒山郡,刘邦也一样可以陈兵上谷郡、广阳郡,这样一来,陈馀依旧可以将重兵集结于井陉。”
  陈庆之道:“岳飞根本不在乎陈馀的军队会不会被调动过来,他只是希望张良给陈馀的计策不会被陈馀用。我们的目的无非便是让陈馀犹豫,犹豫岳飞到底会不会出井陉,只要犹豫,那么岳飞就有机会大破赵军。”
  “何况,若刘邦真的动了,那么杨钊将军,你立刻率领一万军直接进军上谷郡,我不介意先在刘邦这里讨要一些利息。”
  杨钊面色一喜,他最怕的就是真的给岳飞做了佯攻,那样才没有意思,若能自己这边打起来,才遂他的心愿。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等待子婴的诏书,子婴的诏书不到,陈庆之这便是不可能因为岳飞的一封书信就动兵的。
  毕竟大秦是陛下的大秦,军队也是陛下的军队。
  好在岳飞也懂得其中的关键,没有真的认为他的一封信就能调动陈庆之。
  很快,子婴的诏书就到了,陈庆之也立刻行动起来。
  陈庆之坐镇代郡,留下一万秦军作为后备力量,杨钊率领一万秦军随时准备进入上谷郡,典韦则是率领四万秦军做出南下之势,威逼恒山郡。
  最先得到消息的不是陈馀,而是刘邦。
  刘邦在得到秦军从代郡开始南下后,立刻召集麾下文臣武将,宣布了这个消息。
  “怎么办?”
  目光梭巡,刘邦希望这批老部下给出建议。
  灌婴道:“大王,我们必须立刻陈兵对峙,绝不能让陈馀调兵回来,否则岳飞必然可以轻易攻破井陉!”
  刘邦也是这个意思,他不是过去六国王室那样的蠢货,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内讧。
  赵国挡不住两股秦军,必须由他去挡住陈庆之。
  “立刻发兵!”
  刘邦果断下令。
  刘邦的军队开始集合的时候,远在邯郸的陈馀才收到消息,他大吃一惊,着实没想到秦军竟然从代郡行动。
  他一面着急,一面又让宇文虚中赶紧返回蓟县,让刘邦出兵。
  宇文虚中告辞离去。
  在宇文虚中离开后,陈馀想了想还是不放心,他担忧刘邦不肯出全力,于是命令麾下将领分出五万大军赶赴恒山郡,防备陈庆之。
  与此同时,岳飞这边始终是做出要进军的样子,却又不进军,渐渐使得陈馀愈发焦虑,怀疑陈庆之那边才是真正的进攻路线。
  毕竟单纯从地形来看,由代郡入恒山郡,也比翻越太行山,从上党郡进入邯郸来的容易。
  对峙持续了很长时间,岳飞每日都在训练土卒,他要磨,磨掉陈馀的耐性,磨得陈馀急切的与他交战,然后落入陷阱。
  在这种等待中,三个月的时间悠悠而过。
  陈馀已经越来越急躁,他得到不少战报,代郡那边秦军已经发动几次进攻,幸而有刘邦挡住,然而坏消息是秦军有一支军队进入上谷郡,正在席卷燕国之地,刘邦不得不分兵去抵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