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再者,有魏豹先例在,田横也十分放心。
毕竟魏豹还是反抗了的,而他并未反抗秦军。
于是,秦军顺利收复齐地。
至此大秦一统,只剩下吴芮。
不过吴芮以及岭南的问题都不算事大难题。
在诸葛孔明与高颎等人看来,吴芮那边不过就是一个使臣的事情,可以轻易解决。
反倒是岭南赵佗,还需要仔细想办法。
因为岭南太难进入其中了。
但随着天下一统,子婴励精图治,实力不断增长,赵佗依托岭南想要抵抗秦军,也是绝无可能的。
子婴不会再如当年那样急迫的要一统岭南,不顾土卒伤亡。
他只会一点点磨,因为他还很年轻,他有的是时间。
诸葛孔明一面派人赶赴咸阳报捷,一面亲自镇守齐地,要在齐地这远离咸阳之地,移风易俗,继续加快齐地与燕地等融入大秦。
诸事定下之后,秦军开始返回咸阳。
一路无言,到达咸阳后,赵云等人得到一个好消息,吴芮派人入朝,自己去了王号,归顺大秦了。
如此,昔日的大秦版图,除了岭南,便都已经重归一统。
并且郦食其、陆贾、关羽还开拓了河西走廊与西域。
大秦的版图将会更加的大。
田横怀着忐忑的心情觐见了子婴,不料子婴对他的态度很寻常,并未多么重视他,让他有些失落,却也没有折辱他,只是给他建好了府衙,也允许他的门客继续跟随他,同时给他一千邑的封地供养他。
田横出了咸阳宫,忽的笑了起来,正该是这样的态度,才证明他不会被子婴出尔反尔杀掉。
第115章 三年不动刀兵
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
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
穿过这一段南北走向,大致成东西排列的山脉,便抵达岭南,也就是后世的广东广西等地区。
其核心在于后世的珠江三角洲,也就是现在南海郡番禺。
昔年秦军共分5路:一路由后世的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中间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后世南昌,越大庾岭入后世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2路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后世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后世桂林。
大秦耗费人力物力无数,最终将岭南攻占,因为岭南远离中原,且形势复杂。
故而始皇帝设置南海尉,全盘负责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之地的军事,且并不在三郡设立郡守一职。
这使得南海尉有着相当巨大的权力,堪称岭南之地的王!
当时秦军主要的治所都设立在南海郡的番禺,也就是后世的珠江三角洲一带。
任嚣病故后,任命赵佗为南海尉,等到中原战乱,始皇帝驾崩,赵佗便自立为王,隔断五岭。
咸阳城,三世皇帝子婴揉了揉眉心,看着眼前的资料。
其实很多都是他当初身为始皇帝一手主导的,故而详细情况他也要十分清楚。
但是正因为清楚,所以才感到头疼。
昔年征伐岭南,岭南百越之地的人还不知道占据要塞,修筑关隘,都是聚居在河谷平原地带,遇到秦军后,打不过就钻入岭南的山林中。
虽然比较麻烦,但主要困难在于秦军对环境的难以适应以及难以诛灭越人主力。
他们过五岭的时候并未遇到攻城克关这样的麻烦。
后来赵佗自立为王,占据岭南之地。
身为前后两次秦军攻伐百越的主将,赵佗深知守卫岭南的重点,于是在五岭之上修筑关隘,这使得秦军如果想要再次攻打岭南,重新将岭南收复,要面对的就不单单是岭南的山林,还要如同征伐中原诸侯那样,在地势险要之处攻打关隘。
子婴深知这样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可如今天下一统,若不将岭南百越之地收回来,难免有些名不副实。
子婴收起地图,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缓一缓。
洛阳鏖战之后,尽管得到敖仓的粮食,但是大秦也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
岭南之地,没有必要那么急。
更何况,看着那地图,子婴觉得或许也该有新的办法,未必要穿过五岭。
正当子婴思索着这件事的时候,韩谈进来道:“陛下,诸葛丞相与高颎丞相求见。”
子婴点点头:“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诸葛孔明与高颎联袂而至。
二人见礼之后,子婴笑问道:“二位丞相怎么突然来见朕,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朕说吗?”
诸葛孔明与高颎相视一眼,诸葛孔明拱手道:“陛下,我们此来乃是希望陛下能够暂时放弃南征赵佗,大秦一番苦战,死伤无数,民力亦是消耗极大。”
“眼下还是该稍作休整,且要应对好北方匈奴的问题,而后再行南征。”
“陛下正当龙虎,不需过于急迫。”
子婴愣了愣,旋即反应过来,原来诸葛孔明与高颎是联袂前来劝谏的。
显然是担心自己在一连串的胜利之下,会强行推动岭南统一之战,毕竟赵佗是大秦的叛徒。
子婴摆摆手,笑了起来。
“二位丞相公忠体国,朕心甚慰。”
“二位丞相放心,三年之内,大秦不动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