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正在此时,两个穿着布衣的大汉,神色惊恐的从远处跑了过来。见到他们,一直不搭理何元秋的蔡衙役却忽然有了动作,伸手拦住欲要进入县衙的二人:“你们有事吗?”
  一个大汉脸色十分苍白,惊恐的大喊道:“诈尸了,诈尸了!!”
  蔡衙役眉头一皱,拦住他的话,不让他继续说。转头看见何元秋,还问:“道长怎么在这里,我们有案子了,您没事还是先离开吧。”
  何元秋想挣钱呢,哪会走,主动跟蔡衙役道:“我知道。可既然是诈尸,恐怕你们不好对付,要不我留下助你们一臂之力?”
  蔡衙役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下来,领着何元秋跟两个大汉进了县衙,让两个大汉诉说案情。
  最开始那个汉子道:“我是行商的,跟着兄弟来的此县,见天色已晚,就在县东头的一个车马店暂时落脚。”
  “村东头?”蔡衙役皱起眉头,“店家可是姓蔡?儿媳妇刚死?”
  大汉激动点头:“对对对,诈尸的就是店主的儿媳妇!”
  何元秋问蔡衙役:“那店家跟你有关系?”
  蔡衙役点头:“是我远房的一个堂叔。”
  因为是自己亲戚,蔡衙役的态度也焦急起来,追问那汉子:“你捡要紧的说。”
  那汉子便急忙将他经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昨天晚上他们兄弟几个在车马店投店住宿,但店里已住满了人。他们人生地不熟也没处可去了,就让老板帮忙想想办法。蔡衙役的堂叔蔡老汉也是贪财,舍不得这笔买卖,就把这几个人带回了他的家里。
  蔡老汉的儿媳刚死,尸体就停在家里的一间小屋中,棺材还没做好,就没入棺。为了做这笔买卖,蔡老汉就把儿媳妇的尸体用木板抬到了柴房,将屋子倒给了这几个客人居住。
  大汉兄弟几个是眼看着死者盖着纸被子被抬到柴房的,而且他们几个人睡一间屋,觉得也没什么可怕,就没有挑拣,住下了。
  晚上,大汉朦朦胧胧地没有睡熟,忽听见隔壁嚓嚓有声响,正欲起来查看,就见卧室门忽然开了,一个穿着寿衣的女尸慢慢地进了他们的住室。女尸面呈淡金色,额上扎着生丝绸子,走到铺前,俯身对着每人吸了一口气。大汉吓得不得了,唯恐吸到自己,就偷偷将被子蒙住头,连气也不敢喘,静静听着。不多时,女尸果然过来,像吸别人一样也吸了他一口,但他屏住了呼吸,所以什么也没感觉到什么不适。
  女尸吸完气就离开了房间,等大汉听到隔壁柴房纸被声响,才伸出头来偷看,见女尸不在屋里,就偷偷用脚蹬其他三人,那三人却一动不动。
  大汉无计可施,穿上衣服准备逃跑,可他脚刚一落地,隔壁女尸也立刻掀开了纸被,追着他出来。
  大汉边跑边喊,去敲附近邻居的门,邻居也在熟睡,并没有及时开门让他进去。他回过身来,女尸已追到了,距离他也只有一尺远。恰巧,邻居门外有一棵大白杨树,树围有四五尺,情急之下大汉就用树挡着身子。女尸从右来他就往左躲,从左来就往右躲,他越躲女尸越怒。忍不住暴起伸手从树中间去抓那大汉,却被树卡主了手臂,动弹不得。这时邻居也打开了门,就和客人一起用绳子把女尸捆在树上,两人才来了官府。
  另一个大汉正是蔡老汉的邻居,他急忙忙的道:“您快去看看吧,我们来县衙的时候,那女尸还挣扎着呢,别在逃脱了绳子,出来伤人。”
  一听这话,蔡衙役也不敢再耽搁,赶紧叫着何元秋一起去了蔡老汉家。
  可是几个人去了一看,发现女尸又死了,只是右手插在树干中,被固定的牢牢的,拔都把不出来,最后把树砍了才得以收尸。而大汉的几个兄弟,自然也死了。
  死了兄弟,大汉自然不能善了,当即把蔡老汉一家给告了。何元秋只得跟着蔡衙役又去车马店找蔡老汉,带他去衙门。
  可临走前,却见两个人进了巷子,为首的是一个青年,穿着白底蓝边的刺绣华衫,头上戴着一个墨蓝色玉石镶银的冠,腰间挂着长穗的墨蓝色玉佩,像个公子哥一样。而他身边跟着的一个少年,却和何元秋一样穿着系统自带的粗布衣衫,明显贫困许多。
  他们跟何元秋走了个对头,那少年看见何元秋咦了一声,好似相识。他这幅模样何元秋自然不能无礼的走开,站住脚笑着望向对方,等对方说话。
  那少年却没开口,瞅着身边青年的脸色。见青年微微颔首,才跟何元秋打招呼:“你是姓何吧?我们前几日见过面。”他说了一下袁冰龙家的地址,何元秋立刻就想起来了,这二人应该就是跟在警察后面的那两个同行,只是现在改变了容貌,变得更加英俊。
  “真是有缘,没想到你也玩这个游戏,你这是接到任务了吗?”少年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过来跟何元秋握手。
  何元秋礼貌回握,双手一触,就觉得触觉十分粗糙,根本不像握了个少年的手,又硬又糙喇人的很。但是等他低头查看,却又没有发现异样。他只能跟少年客气一番,加了好友,才错身分别。
  全过程那个可能是双瞳者的青年一句话都没说,甚至都没看何元秋,一脸冷漠的样子,跟何元秋记忆中戴墨镜的疏离形象特别相符。
  何元秋还在心中暗想,虽说修道人看不透修道人的面相,但这个青年杏眼朱唇分明是大富大贵的如意面相,这样成长环境优渥的人按理说该性格天真骄纵,张扬跋扈,怎么会如此冷漠刻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