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叶采苓心知她急,便也点头同意,只当安慰对方。
  她想着,现在再四处找找,若真寻不到,也只能向嬷嬷上报。嬷嬷报给大管家,之后换掉那间书库的钥匙便是。虽然少不得责罚,于她们而言则是按规矩办事。
  若是真的私自联系三公子,到时候一旦事发,主子自然无事,倒霉的只会是他们两个。
  两个人各揣着心思且走且寻。
  快走到林子里的时候,叶采苓终于喊停。
  “月茜,我们走得也不近了,大抵是寻不到。不如直接报给嬷嬷?”
  月茜一口细白贝齿咬着。
  “要不,要不我们再寻寻那人?”
  她以口型做出三公子,示意叶采苓看,大抵是不敢高声说出这人。
  叶采苓猛地摇头,正要出口拒绝,却见月茜忽地露出娇怯神色。
  女儿家见到外男,多的是露出这种情态。
  她以为三公子又来,转头望向来人。却撞见一张意料之外的陌生面孔。
  青年面容冷淡,静静地立在松竹之下,明明是温如月华的一双眸子,却让人无端觉得里面藏着一泓清冷寒潭。
  他只是站在那里,就像一幅矜贵的名家山水。
  府内有这等气质的,只可能是——
  “大公子。”
  月茜此刻立即反应过来,已经弯腰福了一福。
  她今日是什么运气,连着见到两位谢氏的俊秀公子——尤其是谢探花,说是回乡不久便要又回京城了。
  此刻她见到对方隽秀斯文的眉眼,月茜后知后觉地感到自己的脸又开始发热了起来。
  此刻一个机灵的少年已经自谢泓身后出来,对两位婢女拱了个手,正是石青。
  “两位姑娘,我是石青,敢问两位是否在寻东西?”
  石青从怀里掏出一物,正是那遍寻不得的钥匙。
  月茜伸手去接,连连道谢。
  石青大大咧咧道:“无事,我们也是路上拾得的,预备着交还书阁。”
  谢泓这种身份,身边跟着的得力长随小厮自然是有的。除非像三公子那样存了拈花惹草的心,才会特意屏退小厮,独个往书阁来。
  石青面上打着哈哈,心道还好刚刚公子拦住了三公子。望着三公子便不像是去借书的,大公子问了两句便t编不下去了,垂头丧气把钥匙给了。
  见事情处理妥当,谢泓道:“事情办妥便可。我们此番前来需寻一卷《明安县志》,大周元年编纂的,敢问两位司书是否知晓在何处?”
  从容而温缓的声音。
  和当时车上那人如出一辙的声音。
  原来当时救了自己的人,便是这般谪仙样的清贵姿态么?但当时他要将自己放出府去,自己先下却在这里做着工,会不会忤逆了他的意?
  叶采苓尚在发愣。
  “染墨,染墨。”月茜听明白了大公子的意图,使胳膊肘轻轻推了推叶采苓。
  她一向不擅长记忆,偏染墨这丫头来的时间不久,记事确实厉害着。若是她此刻能记得,二人便不必再去总库再查询一趟了。
  月茜:“大公子问大周元年的《明安县志》呢,你记得存放在那一库么?”
  叶采苓有些艰涩地抬头,心念复杂。
  “……记着的。”
  她道。
  第06章 第 6 章
  “《明安县志》在经史部,依年份归置。其中大周元年的应是置于乙四十九架。”
  她道。
  谢泓点点头。
  “那我们便在此静候了。”
  他眼神宁静无波,态度无可指摘,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与疏淡。
  如同松枝上的一捧雪。
  那话是对着她说的,叶采苓便微福一礼,眼睫低垂,语气亦沉静温婉。
  “是。婢子这就去取。”
  此刻关于谢探花的所有传言终于具象起来。
  月茜拉着她手,两人转身再回文思书阁。回去的路上,月茜瞧了她好几眼。
  “怎么了,染墨?你看着有些不对劲。”
  叶采苓不动声色地敛去刚刚的忐忑神色,轻笑着圆过去:“刚刚担心自己说错呢。还好点对书架了,没有出差错。”
  “是呢。”月茜便点点头,她一向大大咧咧,并没有察觉到什么。
  叶采苓却在心里微哂,笑自己刚才那一瞬间失序的心跳。
  大公子说一不二确实是没错,当初要她出府的人是他,也没错。
  但对方此刻显然一副不记得她的模样。
  是恩人又怎样?
  又不是话本子里那些绮丽故事。
  所以她所谓的无措与慌张,大抵都无需再提。
  *
  回到厢房天已黑。
  掌事嬷嬷在院内灯笼下等,见两人一前一后回来方才放心,数落道:“你们两个惯是冒失的,哪日等天再黑些回来,怕是要一头撞到阎王爷了。”
  明嬷嬷惯是刀子嘴豆腐心,此刻也是担心她们晚归的安全罢了。
  月茜眨眨眼,与叶采苓相视一笑,对掌事的明嬷嬷笑着讨饶。
  回到厢房,烛火已经点好。
  昏黄灯光下叶采苓见月茜迟疑一会,仍是不躺下,便知道她又有话想说。
  叶采苓:“怎么了?”
  人在夜晚大抵容易想说话,月茜没头没脑地道:“染墨你说,世间的好怎么会都让人给占上呢?”
  “你莫不是又想起三公子了?”叶采苓摇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