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那一丝微妙的尴尬尚未落地。
  她转手把清单放到婢女的手上。
  “谈薮、南皇杂录、折山游,这几本……”
  叶采苓专注地看清单,不经意间读出声。
  温道盈看着面前的婢女一副专心思索的样子,心里觉得有趣。
  云州此地不似京城,京城的婢女惯是主子说一不二的。可眼前这个婢女却做出一副犹疑神色,好似有什么难处似得。
  “有什么事么?你讲便是。”她温声道。
  叶采苓道:“这里面有几卷是孤本,只能在库内借阅,不能外借。且这单子上将近二十余本……恐怕一次也无法借阅完全。”
  温道盈点点头,眼睛却并没往叶采苓身上看。
  她对谢泓道:“宣岑,你年少入朝堂,知晓户部誊抄黄册的规矩么?”
  谢泓眉头微蹙,却没接她的话。
  温道盈:“黄册事关大周朝根基。户部对管理黄册相较藏书阁只会更严。若有人想查看黄册,只能由户部司册的官员入库誊抄,连外借都不允。”
  “此时若是无法借阅,宣岑,你遣人誊抄了这些便是。”
  叶采苓感觉身上有一丝不舒服。对方明明做出一副温柔的模样,但那丝高高在上的气息根本无法掩盖住。
  全程没有看她和月茜,好似她们不存在一般。
  只与谢泓沟通。
  温道盈显得很是贴心,道:“这样也不必反复来书阁借阅了,只消得一次抄好,我让丫鬟来取便是。”
  谢泓却摇头道:“谢氏文思书阁历经三朝而不毁——你可知,府内有府内的规矩。”
  话虽缓和,语气里的拒绝之意却是让温道盈心有不愉。
  谢泓历经朝堂,此刻见情势有些微妙,语气又放软和了些:“我那里亦有些誊抄之后的典籍,可以随意翻阅。你若想看,遣人找我院里的管事,取回去看便可。”
  温道盈面上仍是光风霁月神色,露出温柔微笑。
  “好啊,但这本《折山游》,太子妃指明要让我带回去的。”
  染着寇丹的手指在清单上一划,她笑道:“宣岑兄,这本我可是要靠你府上的人了。”
  言罢她终于看了两名婢女一眼,随意地指了叶采苓:“你抄写一份罢,墨与纸都要最好的。三日内写完即可。”
  温道盈:“宣岑兄,可否?”
  叶采苓深吸一口气。
  此次是再无法推拒了,对方抬出京城来,又当着谢大少爷的面发号施令。这个时候她无论是否愿意,都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
  她微微低下颈项,道:“婢子知晓,三日内定当尽力完成。
  *
  文思书阁最外层是当值的婢女所在的地方。若无人取书,她们便在此守候。
  书阁由几座彼此联结的重楼构成,楼与楼之间有曲折连廊,各层之间亦有步梯。若是走水,也能确保仅失其一,防止整座书阁都燃烧起来。
  此刻最外层的厢房内,叶采苓正翻着那本《折山游》。
  她悬腕抬笔,望一眼那书,心里默念两句,凝神运腕,抄到面前的纸上。
  折山游不愧是前朝清河郡主之作,用词昳丽清婉。
  令她禁不住也幻想起来那些山水风景。
  “在抄书?”
  听到有t声音,叶采苓立即搁笔起身,对来人福了一福。
  又是谢泓。
  对方着一身缂丝的深青色云纹团领袍,袍袖层叠,端方清雅。
  此刻谢泓随意道:“除了明安县志,徽州十县内,另几个临溪的县志,你知道在何处么?”
  叶采苓一愣,这是要考校她么?
  “这……婢子对书名有印象,但当地水文情况,却不知晓了。恕染墨无能。”
  叶采苓露出为难神色。
  月茜立在一旁,也不敢多话。月茜对书库的熟悉水平还不如叶采苓,此刻估计更是帮不来什么。
  谢泓恍然意识到,他这问题有些难度。但不知道为何,对着这个人,他总是下意识地给出一些更高的标准。
  就好像他期待,并默认对方能达成一样。
  他摇摇头:“此事本是我想得不妥。”
  温声告诉她书名。
  叶采苓便和月茜前去寻书。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大公子这么和气的一个人,我总感觉面对他的时候有种紧张的感觉。不像对三公子。”
  月茜道。
  叶采苓取下一卷县志放到手中托盘,闻言思考了片刻。
  “三公子对我们比较随性罢。”
  她认真地说。
  谢三公子对人固然好,但叶采苓觉得那份好里面说不清含了几分风流的轻佻在。反而是大公子,见的这几面固然让她觉得有些紧张没错,但她仍觉得大公子是好的。他对婢女亦温和有礼,言语之间让人觉得会被看重。
  其实温道盈那些贵人们的态度,才是婢女们日常所面对的。故而叶采苓更觉得谢泓好。
  但这话她说不出口,便笑笑,与月茜一道寻书。
  两人出书库。
  叶采苓看着面前的人影一愣。
  谢泓手里正翻着的书,似是之前她抄写的那本。见她们出来,谢泓停下翻书的手,道:“这是你写的么?”
  他眼神笃定地望着叶采苓。叶采苓一怔,下意识点头。
  谢泓看了看,未道什么。忽地问:“之前给你的墨没有用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