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叶采苓打起车帘。
漠北的寒意附在骨头上,直向人心口钻。她遥遥的能看见远处一线城墙,巨大的城门下站着兵士。
车轮刹住。
驾车的伍师傅向回望,语调有几分迟疑。“你们是——”
来者一身官差打扮,语气谄媚。
“早听闻有京中大员要来此办案,我们主簿已经备下薄酒恭候多时了。”
叶采苓愣住。
尚未到达,行踪却是彻底暴露。
这一程的波折,却都好像在昭示着,此番长公主要她查的棉衣案背后各方势力牵扯颇深。若是这样,该如何查?
第33章 主簿
宫内。重重飞檐之下是渐次飘落的细雪。
该入冬了。
碎玉一样的雪沫尚未落到宫檐上方, 便被升腾起的热力消融。太后畏寒,慈宁宫里早早燃了地龙,殿内的大铜缸里熏着沉水檀香。
此刻几个女眷正隐隐以长公主为首, 围在一处,t 都在陪着太后谈天。
“入冬了,哀家记得前些日子曾有兵士因为过于寒冷哗变, 可有此事?”
长公主颔首,道:“的确,但近期已有进展。新制的棉衣已经在送往漠北的路上了,我还遣了得力女官去接洽此事,看看可否有克扣。”
有一女子坐在下首, 此时当即乖觉地抬头笑道:“正是, 我前些日子已去看了, 新制棉衣足够厚实,可以抵御风寒。此次定要查出来是何人偷天换日,胆敢克扣军需。”
讲话的正是温道盈。
这样一接话, 太后不疑有他, 只觉得是此女官在主导漠北军士棉衣的查勘,也来了几分兴趣。
“这位姑娘是个生面孔, 听这意思,对政事颇通。也是新选的女官罢。”
温道盈是首次与太后在私人场合会面,此时表现的倒也从容。几句话笑着将自己的出身及现任官职一一道来。
太后注意到了什么, 却是转头问起了长公主。
“云州?”
太后一双眼睛看向长公主, 语气带些试探:“云州风物甚好啊。”
长公主微微摇摇头。
“的确,但……”
话到嘴边, 却又欲言又止,只佯装无事揭过。
温道盈一双杏眼在席间打转, 并未作声。
几日后,她悄悄寻到太后身边的姑姑澜月。
“澜月姑姑。”
温道盈巧笑倩兮,并不提具体事务,只道:“我见了姑姑就觉得极其亲近的……”
她常常见面并赠礼,终于与澜月混了个脸熟。
又过了些时日,她方才终于佯装无意地问道。
“姑姑是自幼在宫中的么?可曾……去过云州?”
当年的云州,到底发生过何事,为什么宫内与此事有关的人都语焉不详。
而她费尽心思买通了谢泓身边下人,也同样得到消息。
谢泓亦是在云州停留许久,似是在寻人。
澜月姑姑望她,眼里带几分谨慎。
“我并不是十分知晓。”
却是见四下无人,拉着她的衣袖往偏殿去了。
*
边塞,甘州城。
叶采苓离京有了些时日,对京内那些暗流涌动无从知晓,
此刻她望着那宴席——明知是鸿门宴,也只能上阵了。
叶采苓面上没什么不虞神色。应对那主簿的劝酒也十分圆滑。
她一双眼睛静如寒星,却让主簿的心里打起鼓来。
甘州是他们的地盘,朝内要派人来,纵然是机密,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知县自己不露面,而是遣他们这些官吏先来个出其不意的露面。
意在让京中来的人知晓,他们甘州也并不是好捏的软柿子,上面也是有人的。
只是此时事态发展却是超出他们的预期。
本以为此人见暗访的计划被拆穿,至少会表现出慌张失措。
她却显得像是十分了然的模样,并没有什么额外反应,应对劝酒也能从容地说上几句。
主簿悻悻喝了几杯酒,却忽地一拍大腿,豪气道:“叶姑娘此行,可有需要我们配合的?小的自当尽心尽责哪,姑娘放心,绝无半点折扣。”
却听不出来几分尊重,像是在与邻人说笑。
叶采苓不言,抬手挟了一筷子席间的菜色,只慢条斯理吃了。
再抬头,脸上挂了些恰如其分的薄薄笑意。
“我倒不知晓,何时京中查案,需要旁的人干预了。”
她脸色一凛,收了那笑。
“看来这甘州,实在是自成方圆哪。主簿,你说是不是?”
这话背后的深意,甘州众官吏自然不敢认。
席间几人支支吾吾了几声,最后那主簿脸色便有些讪讪,只道:“甘州是大周朝的甘州,当然是要依着朝堂律法办事,叶女官言过了。”
“我等不敢打扰女官,有何需要,大可和小的吩咐。”
话语间却少了些方才的轻慢。
叶采苓拿回主动权,不动声色地打量席间众人,却很快又发现一处蹊跷。
“诸位方才介绍过官职,怎的,负责收取税银的主簿却是不在么?我看名册,那人似乎姓何。”
“女官好记性,何主簿是在府上养病,前些日子前去边上的几个村落督查收税,染上了风寒。”有人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