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阁下是?”
  “下官金陵知州。恭迎部堂大人莅临江南。大人身负圣命,前来巡查,实乃金陵之福泽。还请官驾稍事歇息,下官已备好茶水接风洗尘。”
  吏部侍郎轻轻地摇头。
  “我问你,部堂此番出行之前,是否特意嘱咐过,禁绝繁缛,又为何在此处便开始迎接?”
  “——是置若罔闻,抑或,实际并未传达?”
  “这……”这话说的委实不留情面,而更让人心悸的是,此刻吏部侍郎说话的态度,其实也正代表了官轿之中,那位吏部尚书的真实态度。
  金陵知州额上渗出细汗。但他毕竟也是官场上的老人了,当即找到话头,笑道:“京中的指令我们哪里敢不落实,实则是本地官员,一听说这消息,感到荣幸之至,一定要来驿站迎接,下官想着这也是他们一片赤忱,便没有阻拦。”
  这话说的巧妙,把迎接的目的都替换成是个人行为,把自己摘出来。还恰到好处地表了个忠心。
  侍郎道:“这话,你留着回去与部堂大人说。现下部堂要走,你们且安排好。第一站,部堂大人要面见本地商会之人。”
  金陵知州一听,立即称是。
  吏部尚书静静地看着外面驻足的官员们,容色淡淡看不出喜怒。
  侍郎回来。态度极为恭敬。
  “……大人,下官已安排妥当,我们先去府衙,金陵商会相关之人已候于此处。”
  吏部尚书点点头。
  “且去看看。”
  金陵知州知道自己今日迎来送往做的有些过火,此刻先遣人回金陵主城,立即安排人去了府衙大堂。
  叶采苓在府衙大堂里并未呆多久,便有人过来,让他们准备好迎接。
  她今日着一袭淡青百迭团云纹大袖衫,外罩松蓝嵌金比甲。
  这衣裳料子雅致,适合这样的场合。不过颜色偏深,又刻意选了素淡的纹样,故而在人群中并不扎眼。
  她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求京中来巡查的官员不要注意到她。此刻她随着金陵墨业行会的几人在前面等着。
  不多时,却见得一行t人过来。
  她听方才的人说,此番调查的官员主要来自六部里的吏部与礼部。又以吏部尚书为首,现在在任的,是程尚书。
  程尚书她曾在朝中打过照面,性情敦厚,身量不高,是个老好人。
  她便在人群里抬眼向上望去。
  一道挺拔的背影没有停顿,径直走向几案的最上首。背影修长匀直。
  像寒夜里的松竹。
  ……并不像程尚书,倒像,一位故人。
  不会吧?
  她心里一惊。
  上首那人已开口,他音量一向不大,端的是从容沉稳。
  “我分管吏部。”
  “此番召集诸位,因京中需详察江南府营商情况。南陵先前所出恶性伤人案,刑部极为重视,牵头六部成立巡按组。”
  他与候在一旁的金陵知州低语了几句。对方立即会意,站起身来道:“督察无论如何绕不开南陵伤人案,先请南陵知县讲两句吧。”
  知县此刻便简明地叙述了南陵那案子的经过。
  那案子因为讨债而起。
  魏家盘下南陵的一处小酒坊,卖过几年酒酿。前些日子,魏家小儿子生病,又正逢两位老人返乡,酒坊便关门歇业了三月。之后魏家听说那病有神医可治,就卖了铺子入京治病。
  但正是这一举动,埋下祸端。
  孩子最终没有治好,他们哀恸回乡,却被上门讨债的人堵了个正着。
  讨债的人不说别的,只向他们讨要那歇业三月的行会摊派费。
  魏家男人说自己早已不卖酒酿,为何还要上交,对方只道,酒行的规矩,只要这酒酿铺子在一天,就要交一天的钱。
  魏家男人心一横,再加上家底已被治病掏空,自己又不再卖酒,便硬气地说不交钱。
  对方只阴恻恻一笑,转天挑着男人不在的时候,拿着棍棒上门砸了他们的院子。
  老人颤巍巍上去阻挡,被气得心绞而死。魏家人去报官,官府只道他们会查。
  再遇上对方,那人不仅没有被官府抓捕,还继续找男人要债。
  男人丧母,气血上头与他们搏斗,被刀砍到了大腿。无法止血。
  最终竟活活流血身亡。
  几日之间,魏家五口人,只剩下一妻一女。
  事情太过惨烈,当地人口耳相传:魏氏小女儿含恨敲击鸣冤鼓,直到满手鲜血。京中派巡按组接管。
  金陵知州等对方讲述完之后,道:“在座诸位都是金陵商界的佼佼者,此案之惨烈,更警示诸位同僚不可怠忽职守。此案与酒行关系密切,酒行的会长来了么?”
  “回大人的话,梁会长他……病重在家。”
  “这……”金陵知州有些心惊地抬眼望了一眼在台上的程尚书。京中巡按组点名要查,梁喜他竟然敢不来。
  程尚书面无表情。
  金陵知州只得扬声道:“来人把他请来。”
  再问酒行几位分会长,却是称病告退的一堆。
  金陵知州在台上,脸色极其难看。江南商业发达,政商界限不甚模糊。但这次这些人搞的有些太过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