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王,如何得知这一妙法?此一旱季已救了无数灾农了。”邹云好奇道。
“书上看来的。”朝露笑了笑,掩住随风扬起的面纱,摆摆手掠了过去。
其实并非书上看来,是前世国师教过她的。
井渠之法,正是国师首创,自汉地传至西域。
自大梁一统西域,设西域四郡之后,为防北匈卷土重来,需得在各郡屯兵屯田,国师便派兵长期驻守郡中。在乌兹屯田遇到难题,因夏季旱地缺水,种粮收获甚微。
她自诩西域出生,对西域了如指掌,妄言乌兹夏季难以自产,只得向其余郡调粮。
国师淡淡瞥她一眼,将一幅图纸递予她道:
“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可以井渠法施之救农救灾。乌兹逢夏,亦可产粮。”
就是从那幅图纸中,她细致地了结了井渠的结构,没想到这一世还能用上。梁人治理西域那套水利农耕的法子她从国师那里听到过不少,她都可以提前用来使乌兹繁盛。
如此,她早日完成国君之责,便可早日奔赴与洛襄的约定。
“你说,我算不算贤明的君主?”朝露忍不住问道。
邹云先是怔了怔,转而垂头一笑,道:
“王自然是了不起的君主。自修了这井渠,至少多养活了数千人,这一片所有人都在称赞王的功绩。”
“可将此法推广给莎车、高昌等国。”朝露扬起下颚,笑意满目,道,“我想让天下人知道,我的功绩。”
传得越远越好,她更想让他知道,她已成了贤明的君主,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离开田埂,走向官道,自农庄回城的路上,小儿在路旁嬉戏,蝉鸣声聒噪,朝露欣然望着逐渐好转的民间百态,又在马上若有所思。
这一世,她找到了寒微出生的邹云,和他一道打起了天下。那李曜的左膀右臂国师空劫这个时候会在哪里?
前世他帮了她一回又一回,不仅救她性命,更教她识字做人,最后不惜一切,想要送她回西域,还她自由。她很感激他。
若是今生见到国师,让他发现前世祸国的妖妃今生竟在努力做个好人,甚至成了一个贤王,不知作为感想?
想到此处,朝露心下一笑,回头望向邹云道:
“我们的商队,最近可有传来什么消息吗?”
自她和邹云在莎车建立的首支以茶易马的商队以来,不仅是为了积累钱财,以备将来西域开战的军需之用,还有一项,便是探听西域诸国的情报。
戎之大用者,在于马。战马是骑兵的根本。掌握了马匹交易,便可知西域各国的军备动向。
邹云略一思忖道:
“近日,本来一向与我们交易的大宛宝马有部分被高昌人截胡买走了,据说是要作为军马。”
“连我们定下的马都敢抢?”朝露眉头蹙起,忽道,“难道高昌要开战了,才会如此急于招兵买马吗?”
想到此处,朝露踢了踢马腹,扬鞭疾驰回宫,亲卫见状,策马追上,扬起阵阵沙尘。
朝露一入宫,一眼看到在花庭下翘着二郎腿的戾英。他见了她,扔了还在啃的西瓜皮,用锦帕擦擦手,疾步朝她走来,面色变得凝重。
“北匈三万大军已盘踞在高昌国附近的交河城,一月之内,必要开战。我此番前来,是想向乌兹借兵,支援高昌。”
朝露紧紧拧着手中的马鞭。
如果她记得不错,前世戾英的心上人,就在高昌。
她想到,是洛襄也还在高昌幽禁受戒。
朝露压下心中焦急,不露声色,先问道:
“此战,高昌可有胜算?”
戾英摇头道:
“高昌国内兵力至多也不过万余,其中大多是历代战争中的老弱病残,必不足为抗。”
朝露垂头沉吟,又道:
“高昌乃是西域第一佛国。佛门对高昌国灭亡也见死不救吗?”
戾英嘲讽般哼笑一声,冷冷道:
“你看北匈攻掠我莎车,佛门管了吗?佛门从不涉政,又岂会管一国兴衰。高昌灭了,他们有的是其他国家供奉。若非昭明将军,高昌三年前就早被北匈吞并灭国了。”
“三年前,北匈骑兵南下,千里奔袭,攻下高昌王城。不到一月,昭明重新集结高昌王军趁夜色夺回王城,以数百骑兵,将北匈人赶出高昌,史称‘复国之战’。昭明自此以战神之名闻名西域,北匈屡次出兵试探,碍于昭明神威,始终不敢大举进犯。”
“可惜高昌国日薄西山,昭明的中兴不过是回光返照。以一小国微薄之力对抗北匈,犹如驱犬羊与虎豹斗。北匈此次集结大军,必是要一举取之。”
戾英顿了一顿,走近她一步,笑得意味不明,道:
“朝露妹妹,我借兵护送助你回到乌兹夺位,我也算入了股了。最后,王妃没娶到,你说的鸽血石也不见个影儿。我是个生意人,从不做亏本的买卖。如今你大业已成,欠我的人情,该还了吧?”
当初若不是利用莎车王妃的头衔,她又怎能轻易地回道乌兹夺回王位。
见朝露面露犹疑,戾英拂了拂袖,微微躬身,朝她耳语了一句:
“高昌附近,有你三哥的踪迹。”
闻他一言,她的面色倏然就变了,几近颤声问道:
“此话当真?
戾英耸耸肩,道: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