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朝露望着神色凛然拦着她的少年,忽而笑了。
两世,他即便为了所爱之人可以心如蛇蝎,依旧是那个重情重义的戾英王子。
她幽幽道:
“你不是好奇,昭月不过以我威胁佛子,罪不至死,可我方才却为何想要杀她吗?”
戾英疑惑地望着她。
朝露轻轻叹一口气,低低道:
“她以三哥诱我,喝下一口断魂酒。戾英,替我保守这个秘密,我只有一年可活了。”
“断魂酒?”戾英瞳孔睁大,面容骤然失色,咬牙道,“她,她真的是疯了……”
朝露目色悠远,望向殿外城楼之上,那经久不散的烽火。她淡淡道:
“既然时日无多,我为何不能为他以命相搏?”
她双眼变得朦胧,想起往事,乌兹,莎车,高昌,一道道险境,历历在目:
“从前,每当我落难,他总是在那里,无论以何身份,都在救渡于我。今日他遇险,哪怕生机渺茫,我如何能弃他不顾?”
语罢,她又将目光落在自己从乌兹带来的精兵身上。
这些都是当时三哥留给她的精兵,数年来跟随她的亲卫,不仅骑射皆精,且是她三哥昔年以北匈军法训练而成,足以以假乱真。
朝露迎风昂首挺立,从容不迫,俨然是一国之主的气魄,朗声道:
“况且,我已有一计,可险中求胜,尚有一线生机。”
她转过头,望向戾英,沉寂已久的面容多了一丝笑意:
“我自行带兵,生死自负。我不在之时,请你襄助昭月,守好高昌,待我归来。”
说话间,她沉着冷静,丝毫没有如临大敌,即将赴死的悲壮与决然,倒是有一种得偿所愿的释然。
戾英自知她心意已决,拦不住她,双拳在身侧紧握良久,只张了张口,再未言语,缓缓侧过身去放行。
朝露将那枚绳结紧紧系在腰际,打了一个死结。
她仿佛能感受到他出城时险中求胜的决心。
感同身受,她和他一样,最后一搏,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她好不容易地才挖掘出他两世的心意,都还没见到他。
无论战火纷飞,无论凶险难测。不管多难,不计生死。
她要去见他。
第76章
大梁中军帐里烛火茫茫。
李曜面色微沉,听麾下将士汇报北匈围攻高昌的战况。
“甚是奇怪,北匈这几日攻势减弱,据我们观察,似乎主帅故意手下留情了,没有猛攻?”
“会不会还有后招?北匈军定是在等援兵吧。”
“照这兵力布置,若是强攻,十日之内必将夺下高昌王城。北匈人在犹豫什么呢?”
众将七嘴八舌,没有议出一个头绪来。
李曜沉默半晌,盯着西域舆图前朱砂圈红的高昌,道:
“高昌王城内,兵力如何?”
亲卫禀道:
“高昌王军已尽弓尽粮绝,勉强守住了城。几日前,我们前驱的斥候探到,昭明带着一小队精锐出了城。”
众将惊愕,面面相觑,有人按奈不住,径自皱眉道:
“昭明不在高昌守城,竟敢出城送死?万一被北匈兵发现,必死无疑。”
一团疑惑的视线中,李曜眯起了眼,唇角勾着一丝了然的冷笑,淡淡道:
“是坚壁清野。”
他的手指在摊开的舆图上游移,一连指着高昌王城附近几处空白的林地平原,缓缓道:
“北匈骑兵虽凶猛善战,擅长突刺,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战线过长,粮草跟不上,全倚赖沿途的粮食作为补给。”
“坚壁清野,意为派小股兵力游击作战,清除沿途的粮仓房舍。北匈骑兵无粮可劫,失去辎重,便无法久战。高昌之围,便能不战而解。
“昭明此举是要险中求胜,冒死为高昌搏得一线生机。”
大梁西征的将士大多是汉人,此生之前从未踏足过到西域,此番随他初入蛮地,畏于北匈人凶悍的战法,自是不知这一招专门克制游牧骑兵的战法。
闻此法,众将皆是连连点头,目露惊叹,啧啧称奇。
李曜凝望着舆图,有那么一瞬陷入了沉沉的记忆里。
坚壁清野,是那个人前世惯用的手法。他,也是从那个人手里学到的这一招克敌之法。
大梁屯兵西域,往往能以少胜多,不仅在于筑高的城墙,屯田的产粮,更是高超的战术。对付看似凶猛的北匈骑兵,牢牢抓住他们的弱点,利用优势将北匈人一次次克制。
“那个人,今生果然还是在高昌。”
李曜的目色晦暗不明,似是在笑,笑中亦有一丝隐恨。
收到那封匿名而来的高昌军情密函之时,他就有预感,寄信求援之人就是他。
前世在高昌遇到的,那个助他打下西域,最后权倾天下的国师,今生就在高昌,又将与他再逢。
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更懂西域的。
只可惜……
李曜想起前世纠葛,眉头跳了一下,猛地转身,锋锐的目光刺过去,厉声道:
“洛朝露呢?”
她已入高昌王城足有半日了,他虽派了精兵保护,但心中始终难安。此刻,他一想到那个人同她一样也曾在高昌,顿时心神一争,一丝隐隐的不妙涌上心头。
亲卫被他目中的寒光所摄,愣了一愣,垂头道: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