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洛朝露浑身湿透地从地上爬起来,满身泥泞不堪,发丝结块缠绕,面上覆满黑漆漆的污渍。
  她看到身旁扶着她起来的绛袍武僧,心头狂跳不止。
  朝露放眼望去,看到城门的一片赤红之中,一道曜目的白光微微闪动。
  一袭玉白袈裟,皎如云月,净若莲华。
  那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正逆着人流,穿过纷涌的流民,在一片赤潮之中,朝城门最外头疾步而去。
  时间忘了流动。一切都静止了。
  只有他宽大的袍角随风扬起,如风卷云舒。
  周遭的雨声,啼哭声,箭矢声,一切声响仿佛都随着他袈裟的拂动而散去。
  茫茫天地,只有她一人烈动的喘息。
  北匈先锋骑兵的马蹄声扬起的泥尘近在面前,箭矢一刻不停,疾风骤雨一般落下。
  朝露心头揪紧,停下了入城的脚步,向他的方向眺望。
  佛子被重重武僧的簇拥在前,身长玉立。雨帘之中,她只能望见一道朦胧的侧影。
  面容平和,目色沉静。庄严威武,圣洁高贵。纵然面前有千军万马,亦可一人当之,凛然若神。
  虽千万人,吾往矣。
  正是她初见他时的模样。
  时隔两世,一如初见。
  朝露热泪盈眶。
  这一刻,看他渡尽众生,好似就是她重生归来的意义。
  散在最末尾的流民也被摆阵开来的武僧护在身后,人群一面依次序入城,一面频频回首相望,爆发出喜极而泣的欢呼。
  大雨洗去了荒原中升腾的尘烟。日光破开浓墨云层,照亮无尽天地。
  纵马行至跟前的北匈骑兵没想到,会在此时与佛门弟子狭路相逢。众人慑于佛子迫人的威压,目瞪口呆,手足无措,一时停住了马蹄。
  引弓拉弦的声响也慢慢停了下来。
  为首的千骑长认出了眼前挡路的男人,抹一把胡须的雨水,恨恨道:
  “我奉劝佛子,少管闲事。请你的人即刻让开。”
  若再不趁机进攻,等这一波流民全部进入城门,攻城的计划便功亏一篑了。
  他“哗啦”一声抽出了腰际的长刀。手下见状,亦纷纷拔刀相向。
  一片寒光凛凛中,洛襄一动不动,从容淡漠,视杀气腾腾的北匈兵如无物。
  他虽不发一言,但沉默之中,光是站在那里,玉白的身姿凛冽似霜雪,隐伏一股凌厉之气,令人不敢逼视。
  千骑长咬了咬牙,不敢轻举妄动。他的目光掠过身前排开的武僧,焦心地望见流民正散入城门之中。他左右为难,即刻唤来一名手下,疾驰请示身后大军中坐镇的右贤王。
  听到千骑长的禀告,洛枭遥望止步不前的先锋,眸色一暗。
  “大王,单于有令……”身后的亲卫小声提醒。
  北匈单于在出征前曾有旨意,令他避开佛门弟子,不可与之为敌。昔年,单于攻占西域,与佛门交好,立誓互不相扰。
  西域佛门,浩瀚万众,势力雄厚,是单于都忌惮的存在。
  佛门从来不涉政事,本不会干扰他攻城,他避开佛门弟子即可。
  谁知今日,佛子突然窜出来,以身保流民安危。
  这是料定了他洛枭不会对佛子动武吗?以为他真的不敢吗?
  无法作为的愤怒,随着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洛枭双手拳头缓缓紧握,骨节咯吱作响。
  当我者,杀无赦。任是佛子,他也杀得。
  洛枭冷笑一声,令道:
  “拿我的弓来。”
  “大王……”亲卫还欲劝阻,被他蓦地一扫,随即噤声。
  谁人不知右贤王射术精妙,西域无人能敌。佛子若再不退,必将一箭穿心。众人面容失色,提心吊胆。
  洛枭眯了眯眼,左手弯弓,右手搭箭,瞄准了幽深眼眸里的一抹白,似是深渊里的一点光,即将湮灭。
  可他的脑海之中,渐渐浮现出一张落满清泪的小脸。
  大滴大滴的泪珠从湿红眼尾往下掉。满面柔情的话语,义正辞严的语调,说他是她的心上人,为了这个和尚让他退兵,不得进犯高昌……
  他若是将她的心上人一箭射杀,她会死心吗?还是永生永世再也不理他了。
  洛枭臂弯绷直,迟迟未动,如若凝滞。
  “大王三思!……”“大王不可……”身后诸将齐齐下马跪地,恳请他大局为重,从长计议,停手勿伤佛子,以免触怒佛门,引得单于责怪。
  僵持之际,就在此时,忽有一甲兵从营地疾驰来报:
  “报告大王!她,她不见了!”
  洛枭一怔,登时松了弓弦,放下了利箭。他眸色一沉,忽然忆及,流民攻城的计谋是她提出来,软磨硬泡求他答应的。
  他的眼眸紧蹙了一瞬,心念大动,召来身后的亲卫,问道:
  “她近日有否出帐?”
  一众亲卫下马,扑通一声跪下,趴在地上,不敢抬首,如实道:
  “姑娘一直卧病,从未下榻,只有那流民侍女进出过帐子。”
  她施展的小诡计被他一眼看穿,洛枭差点在马上气笑了。
  合着,这难道是两人演的一出双簧吗?
  洛枭眯了眯眼,面色极冷,极目远望。苍茫的大雨中,只能在大片流民之中一缕模糊的轮廓。
  她怕是已经随着这一批流民进入高昌王城了。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