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三哥还在宫外等着我。我走了。”
  我走后,此生怕是无法再相见了。
  一语出口,洛朝露依旧垂着头,鬓边的发丝轻轻晃动,脚步却始终未挪动一分。
  洛襄抬眸。
  她分明在笑,浓黑的眸中清光涌动,亮得灼人。艳色的唇在苍白的面色中显得犹为夺目,唇上鲜红的口脂已被贝齿咬得化成淡淡的红。
  甚少见她面施粉黛的模样,倒显得倔强又令人怜惜。
  她今日穿了一身明艳的红裙,就像今生那一次初见一样。
  那些记忆里的相知相望和相依为命,幽梦里的缠绵悱恻和动魄惊心,还有祈盼过的一生一世,渴求过的美满姻缘,都在此刻分崩离析,逐一破碎。
  她终是要走了。
  “我再送你一程。”良久,洛襄道。
  朝露抬头,含泪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
  “好。”
  二人相隔着一步,疏离又亲近的距离,一同向宫门外走去。
  四周空旷。宫人和守军都不知躲去了哪里,整座宫廷像是无人一般,寂寂无声。
  偌大的天地间,好似只剩下他们二人。
  宫阙巍峨,宫墙绵延。一眼望去,去往宫门的路仿佛没有尽头。
  朝露身体有几分虚弱,不知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走得极慢。
  洛襄在她身旁,跟随她的脚步,也随之走得极慢。
  玉白的袍角在身下微微拂动,时不时掠过她投在他身侧的影子,仿佛可以触摸,可以掌握。
  宫门外,一道墨黑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洛枭牵着马,身后是几名护卫,早已等在那里。
  朝露快走几步,走出幽长的宫门,径自登上了当中的马车,再也没出来。
  洛襄眉头一蹙,平日里见她大多是骑马,今日却是坐了马车。他想到,乌兹此去,马车虽颠簸,却不易再磨破皮肉了。许是洛枭在意她身上的伤口。
  他不知道的是,朝露已四肢无力,骑不了马了。
  洛枭策马在最前头,刻意地避得老远。马车在队伍中央行进,洛襄骑马在马车一侧,如影随形。
  马车里的人始终没有开口,也没有撩开帘幕朝外看一眼。
  待送至高昌王城数里之外,已是一片荒原,杳无人烟,黄沙弥漫。
  天际处白日青山,群岭万丈,无止无尽。头顶的密云层层翻涌,沉沉地笼罩着苍茫大地。
  车轮轱辘转了一转,马车渐渐停下,整支队伍随之停下。马车里头传来一声极轻的声音,像是刻意压抑着什么。
  “我盼佛子,成佛成道,功德无量。”
  洛襄眉宇沉静,眸中映着画卷一般绵延开去的壮阔山河,也道:
  “我祝女施主,山川万里,所愿皆得偿。”
  马车里的朝露一路上早已泪流满面,却在听到他祝词的这一刻微微勾了勾唇角。
  他还是没有祝她平安喜乐,儿孙满堂之类的俗话。
  他一直记得她曾说过想要游历西域的愿景,所以祝她山川河海,圆满自在。
  可她此生短暂,无法再如愿了。
  洛朝露无声泪流,克制着没有哭出一声一息来。
  直到听到马车外的马蹄声远去,她才敢缓缓撩开窗帘一角,看到洛襄将洛枭带至远处相谈。
  朝露秀眉微微蹙起。
  他们两人有什么可聊的呢?
  ……
  洛枭跟着洛襄的马行至无人的树荫下,远远避开了那队人马。他见洛襄神色肃然,不由问道:
  “佛子有何要事,如此谨慎?”
  洛襄不语,从怀袖中取出一幅绢帛为底的素色画卷,在他面前展开。
  画卷看起来陈旧,却保存完好,只边缘微微发黄。
  洛枭看到画卷中渐渐露出的女子的云鬓金钗,然后是秀眉碧眸,最后高挑纤细的身姿,既端庄又美艳。他眉头越皱越紧,咬牙恨恨道:
  “西域到处都是露珠儿的画像……”
  “不是她。”洛襄神色端凛,道,“这幅画是我从高昌王宫的暗室中取出。”
  洛枭仔细一看,确实发现乍一看相像,可细看这画上之人与洛朝露有些许不同。比如她的眸色呈碧绿,眼窝更深,眉峰也更高。他问道:
  “那这画里的女子是?”
  洛襄缓缓道:
  “是她的母亲。高昌曾经的长公主,昭氏兄妹的姑姑昭颜。”
  “昔年公主喜爱汉家,自幼入长安学习汉家文化,后来嫁予大梁开国时期的一名异姓藩王。听闻后来,那名藩王行谋逆之举,一朝落败,以至于举族株连,女眷流放……”
  “我不知朝露她如何会流落到乌兹,但近日隐隐发觉,梁人一直在西域找寻一名叛王遗孤,恐就是朝露。”
  洛枭神色凝重起来,渐渐发觉事态严峻,远不止身世之谜。他犹疑道:
  “此事……你如何能确认?”
  洛襄收起画卷,风轻云淡地道:
  “高昌昭氏当初在乌兹一眼认出了朝露的容貌,因此曾拿她的身世威胁于我,为高昌守国。”
  洛枭如遭雷击,懵怔在原地。
  若是如此,很多事情便豁然开朗。
  为何乌兹的大梁公主自幼从不疼爱朝露。又为何朝露与父王和他诸兄弟,长得并不相似——之前他以为只因朝露有汉人血统,实则不然。
  死一般的沉默之后,他眉头紧锁,许久才回神,朝洛襄拱手道: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