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李曜摆弄着手里与他一模一样的白玉玦,神容玩世不恭,音色狠戾:
  “可这玉玦,我也有,怎就从来没有派上过如此用处?”
  “当年父皇自知亏欠母后,以天子之物相赠,希望能保她一命,最终却还是没保住。母后将此玉玦一分为二,我有一半,另一半竟是给了你。”
  “我两世孤家寡人,没想到竟有一个亲哥哥。”
  李曜面容冷肃,目光复杂。
  自幼失去母后,作为废后之子,即便养在皇太后膝下,也是终年饱受欺凌,所有皇子都可压他一头。偏生父皇向来不待见他,恍若可以从他的眼中,看到曾经废后的影子,由是便极度厌恶于他。
  可他,竟然还有个从出生起就比他更惨的哥哥。
  洛襄终于将香炉点燃,背身独立,头也不回。
  李曜见他似是早有预料,神色一凛,警觉出异样,反问道:
  “你知道我会来?”
  洛襄继续往香炉中添入檀香,直至一阵青烟从博山炉的山间缓缓上升:
  “李氏所谋所为,你前世便一清二楚。今生,只会更为驾轻就熟。这一世,你必定事先就在京畿大营里安插了眼线,可以来去自如。”
  李曜愣住,明白过来,垂头低笑一声:
  “原来你也全部记得。”
  前世,京畿大营哗变,李曜曾被众藩王兵谏围困。是身为国师的他,一力镇压,血洗京畿。尸山血海中,他袈裟浸赤,犹如鬼刹,为皇帝杀出一条生路来。
  李曜的冷笑凝在唇角,半晌没有作声。
  一直以来,不止他一人有前世的记忆。
  那么前世令他匪夷所思的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李曜终于明白,前世那位国师为何会不遗余力地辅佐他,为他铲除异己,为他稳坐帝位,最后为了国境安稳,成全他的疑心,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
  国师当时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他在这世上仅存的哥哥。他分明看穿了帝王之心,却甘愿为国、为她赴死。
  李曜的胸口既是发涩又是盈满嗔怒。他的神情有一刻的呆滞,眸中锐利的光渐渐隐去,化为一滩漆黑的死水。
  他颓然地跌坐在地,倚在榻前,眼里空空荡荡,巡视一圈帐中,只见洛襄一人,问道:
  “她没有跟你来长安?”
  洛襄道:
  “我不会让她涉险。她回去西域,远离长安,很安全。”
  李曜一怔,随即了然一笑道:
  “原是李代桃僵之计。”
  “说来,当年我也没想到,父皇找了一世的吴王遗孤竟是个女子。李氏也是老谋深算。你是男子,且身上带有天子御赐之物,比她更能服众。”
  李曜看透了他的计谋,冷笑道:
  “前世,我将朝露幽禁,才使得李氏奸计落空,没有让她与宫内里应外合,借用吴王遗孤之名挑起藩王与朝廷的矛盾,成功发动兵谏。”
  “李氏以为把朝露送到我身边,是埋了一个棋子,却不知道,我早就知道她的身份,悉心保护,不让她的人染指分毫。”
  “今生若非你来搅局,强行将她从我身边带走,今时今日还是由我护着她。如此,长安也不会有兵谏之乱,又何来你今日之死局?”
  他顿了顿,望向眼前神色平静的男人,面露讽意,道:
  “你为了她,竟然冒充吴王遗孤。你可知,此战之后,父皇不会留你,你是必死无疑。”
  洛襄看他一眼,淡淡道:
  “人固有一死。”
  “况且,我不只是为了她。”
  洛襄起身,眸光在烛火的映照下,如水般沉静清明,如水一般包容万物:
  “我不会置全长安的百姓于不顾。我也不允许,有人借她之名,颠覆皇城,谋权篡位,为她招来百世骂名。”
  洛襄看向一脸凝重的李曜,道:
  “我需要借吴王遗孤的身份,阻止这场阴谋。我有一事,请你相助。”
  李曜眉头微蹙。
  洛襄掠过他,径自道:
  “李氏命人在城墙角埋了火药,要与全程百姓同归于尽。我算过,三日后有雨,请你的人在长安城各处撒上醋。火药遇水遇酸,则失效无用。”
  “还有一事……”
  洛襄缓缓转身,望向李曜,吹响了一声唿哨。
  待他说完,李曜遽然暴起,空洞麻木的瞳仁猛张,紧声道:
  “你是要求死?”
  洛襄摇了摇头,凛声道:
  “我为满城百姓求生,不为求死。唯我一人,可以止战。”
  只要吴王遗孤一死,便从此无人会以此为名,发动内战,动摇国本。
  李曜一手握拳,猛地砸于案上,道:
  “荒谬!我若是稍有不慎,让你死在我手,你要我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向九泉之下的母后交代?”
  他气急反笑了一声,反问道:
  “你为何要将你自己的命,交予我一人手里?”
  洛襄与之四目相对,平静地道:
  “因为我相信你,素来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会做出最利于大梁百姓的决定。”
  李曜死死对准他的眼,锋锐的目光仿佛要将他平静如死湖的眸面割裂开来。
  “你还是如前世一般,满腹筹谋,却愚不可及。”
  他额上青筋鼓起,低笑一声,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唤了一声“哥”: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