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于是,她应了下来。
行动的那一夜,为她梳妆的宫人道,她穿上宫装,和那位娘娘真有七分相像。她没有作声,眼角的余光里,感到一身夜行衣的少年将军看了她许久,却始终沉默。
明霞宫里,阴冷无比,烛火都未燃一盏。罗纱帐里的床榻上,太暗了,她看不清那位娘娘的容颜,只觉得她病得很重,惨白的小脸上尽是发热过后的冷汗。
她被带走的时候,露珠听昏睡中的她,迷迷糊糊地在呓语,好似在唤着一个男人的名字。
将军眸色一沉,低声回她:
“殿下马上能见到他了。”
浓墨般的夜色弥漫下来,明霞宫里窸窸窣窣的声息很快消散了。禁军在位,宫人如常,好似并未换了个主人。
露珠穿着她精美的衣裳,住在她华美的宫殿里,只觉得从前她的宫女同侪们说得不对。做皇帝的宠妃,尊贵的娘娘,一点都不好。
尤其是做一个被皇帝厌恶的女人,更是凄惨。
一连数日,岁月静好,平安无事。
明霞宫就像一座瑰丽的冷宫。藻井的彩雕鸾凤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振翅飞走,琉璃瓦的窗棂折射光晕,如同幻梦。
露珠闲暇时,翻阅博古架上的书籍,发觉除了汉文的典籍,便是大卷大卷的佛经。
谁能想到,那位娘娘闲暇时,竟是会一笔一划抄录佛经呢。
她的汉文笔法相对稚嫩,歪歪斜斜,令人发笑,却能看出她写得极为认真。有些词句会一遍一遍重复地写下,好像是一封送不出的情信,诉满她不可与人道的情丝。
露珠翻开一卷《楞严经》的最后一页,看到那里有一道陌生的汉文字迹。
那字迹与之前的完全不同,不是娘娘写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板正中又有独一份的风流。
那是一句教授沙弥守戒的佛偈,端直冷肃的教诲之气扑面而来:
“暂时因缘,百年之后,各随六道,不相系属。”
可当她不经意地翻去背后,只见泛黄的藏经纸边缘,同样的字迹写着另一句意味深长的诗:
“日月长相望,宛转不离心。见君行坐处,犹似火烧身。”
清规戒律的背后,是心慕之人,是万丈红尘。相思相望,此心不渝,如火烧身。
炙热的情话在古朴陈旧的佛偈前,好似一片沉静的冰湖底下,燃着熊熊火焰。
百无聊赖的露珠不禁好奇起来,什么样的人,会将情意藏得如此之深?
时日漫长,她一天一天数着日子,等待约定出宫的日子到来。可最后,没有等来少年将军,却等来了皇帝。
她以为皇帝厌弃这位娘娘,不会来看她来了。
銮驾在明霞宫门前落下的时候,露珠冷汗浸透脊背,无助地瘫倒在地,认命了。
皇帝必会认出她来,自己必死无疑。
殿门打开,日头的光束照进幽暗的室内。一袭玄底金纹的锦袍不紧不慢地逼近:
“朝露,朕来带你出去。”
露珠颤颤巍巍,不敢抬头。被男人小心翼翼地捧起了脸,好似是什么了不得的珍宝。
年轻的帝王看到她的那一刹那,也和所有男人一样,失了神。
他一把扯去她头上的金翠玉冠,拎着她的衣襟到殿外,在日光下细细看她的眼眸。
皇帝看她的眼锐利凛冽,几近要将她刺伤一般,暴怒的火星子在幽深的眼底燃起。
直到后来她才知道,哪位娘娘的瞳仁,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碧色,不似她,是纯黑之色。
皇帝放开了他,迅疾地夺门而去,下令明霞宫全宫封禁。伺候她的宫人一个个哭喊着被天子亲卫拖走,最后只留下她一人。
出乎意料地,皇帝只是继续将她幽禁,并未要她的性命。
露珠在明霞宫中提心吊胆,几欲求死。数月过后,忽有一群人冲入宫中,笑盈盈地将她沐浴更衣,梳妆打扮一番。
之后,径直将她送入了皇帝的勤政殿的内殿。
内殿是皇帝休憩之地,香炉里的龙涎香袅袅如雾,一股浓重的酒气袭来。琼琼灯影下,一方矮榻之上,身着常服的男人似是饮了酒,烂醉如泥,半卧一侧。
原来她才知道,并非皇帝传召,是大内侍投其所好,将她送去皇帝身边。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是生是死,在此一举。”他们推她进殿,闭阖了殿门。
她不知道,皇帝自归来后,看似毫无异相,如常处理朝政,威严端肃。暗地里以雷霆之势,毫不留情地折了皇后母族的羽翼,拔去了本朝最大的外戚。
之后夜里极度消沉,几乎要遣散六宫。
自幼跟着皇帝的内侍忠心不二,忧心忡忡,已是想尽了办法。
露珠自是不知道皇帝为何如此,以为大内侍看重她的样貌出挑,要她侍奉君王,否则就要将她处决。
数月来的幽禁几乎消磨了她所有的意志,她只想活下去。她闭了闭眼,款步走了过去。
听到脚步声,微醺的男人睁开了眼。
见到她时,那双似是要吞噬一切的黑眸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清光。
九五至尊,竟像个垂髫小儿一般无措又仓皇地起身,跌跌撞撞牵住了她的手,轻轻一拽,将她拉入怀中。
皇帝是习武之人,胸膛宽阔硬朗,双臂孔武有力。他将她横抱而起,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宽榻上,雕龙绣凤的金丝纱帐缓缓垂落。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