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襄哥哥,朝露一直等着你。”
  他忘了对她的承诺。忘了给她一个交代。
  李襄极力地睁开了眼。
  雾霭消散,天地一色,苍茫一片。
  黯淡的眸中,那道嫣红的影子在失了色的天地之间,像风一样向他飘来,落入他怀中。
  “襄哥哥别怕,我来救你了。”
  这一回,她的声音是真实的,不是幻象。
  望着少女天真而固执的脸,李襄吞咽一口腥血,放开了怀里的她,用尽平生力气,艰涩地说道:
  “朝露姑娘,抱歉……我并不是你的那位襄哥哥。”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正文主要是男主救赎女主(当然后期女主也救赎了男主)。所以这篇番外想写女主救赎男主。
  谁不想有一个又纯又撩的老婆呢!
  【注释】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出自《史记·伯夷列传》
  蒙着眼睛请父皇批准圣旨的史实来自安乐公主
  第114章
  李襄又陷入了那个梦里。
  佛说,一梦千年,无量劫难。
  他这一梦,斗转星移,白云苍狗,好似穿梭了无数轮回,无尽时空。
  前世今生的画面不断地重合又分离。
  梦里,李襄一直看着一个人。那人一身玉白描金的袈裟,人山人海朝他高呼朝拜。万里人潮,身姿孤绝。
  他能见他所见,感他所感。
  他知晓,那个人如同一座寺庙里供奉的金雕佛像,受万人景仰,经香火供奉,却不过泥胎木塑,施展无门。只能高坐神坛,无动于衷地俯视着脚底下苦苦挣扎的众生,始终垂目静默。
  有无边佛法,却难渡一人。
  日复一日,明灭的烛火,沉默的经幢,绵延的佛卷,他闭塞于青灯古佛之中,从虚无的佛法和沉寂的藏经中,苦苦求索救世渡人的法门。
  直到有一天,一角嫣红的裙角闯入了他的视线,在他身边徘徊不去。
  她明艳洒脱,却又执拗顽固。她芙蓉白面,却又暗藏杀人利刃。她重情重义,百折不挠,却堕于泥淖,深陷七情六欲。
  他教化她,“污泥能生莲花”。他庇护她,“你可以依照自己心意而活。”
  天长日久,他心底的私心破土而出,暗自在经由她的眼,窥探佛门之外的万丈红尘。
  他开始忤逆佛门,违背戒律,清扫了残害无辜的明妃案,为她搅弄风云,擅动兵伐,将昏君庸王赶下王座,还一国百姓一个清明的世道。
  直至最后五戒尽破,只为救她,救战火之下的万民苍生。
  起初,她与他隔着一道高高的佛门。
  命运一般地,她的裙角从罅隙里透进来,拂过他周而复始的佛珠。
  他轻轻抓住了她的裙角,跨出了佛门,步入滚滚红尘,人间烟火,体会作为凡人的喜怒哀乐,贪嗔痴念。
  他曾以为,是他渡化了她一世的戾气,可谁又能说,不是她成全了他的济世之心,又予了他世间极乐?
  不做神佛,只做凡人。
  他贪恋红尘,与她一生一世,看尽天下风光。
  短短一梦,好似走过了一世那么长。
  最后,那个人朝李襄转过身来,他看清了他的脸,与自己一模一样。
  那人笑着对他道:
  “我曾让她伤心落泪,这一世,你不要让她再伤心了。”
  “我把我心爱的姑娘,交给你了。”
  “你快回去吧。她看不到你,会着急的。”
  语罢,那个人影走过来,融进了他的身体了,消散得无影无踪。
  李襄疾步往前,越走越快,独自一人走在漫漫无际的长夜里,周遭尽是深不见底的黑暗。
  一刹那,有一束光在眼前散开来。温柔不刺眼,缓缓照在他的周身。
  明光灼灼,化作作一株玉兰花树。
  光亮里,他看到一个小不点从满树玉兰花里掉落他的怀中。明眸皓齿,檀口点朱,一眼便攫住了他的魂魄。
  他看到自己陪着她长大,从小臂长的婴孩,到他膝盖高的小姑娘。
  他想起来,他曾与她纵马草场,手把手教她习字,授她诗书。
  她的双眸如星辰般一闪一闪,眉眼弯弯,笑问他道:
  “襄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呀?”
  “一定能再见的。”他允诺她,坚定不移。
  “襄哥哥说话可算话?”
  “君子一诺,驷马难追。”他蹲下身,将象征夫妻结发的红绳系在她小巧的腕上。
  下一瞬,小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千里迢迢来代郡找他,哭得梨花带雨,问他:
  “襄哥哥为什么不记得我了?”
  后来,花朝节,月夜下,罗帐里,少女的纤指纠缠着他的发丝,在他面上落下甜蜜一吻,笑得烂漫动人:
  “我们这就是成亲了呀?”
  画面的最后,是他了却毕生夙愿,阻止了父王谋逆,中箭跌落马下。又见她不要命地扑倒在他怀里,泣声道:
  “襄哥哥,我们都成亲了,你为什么说话不算话?”
  她的声音越来越渺远,连她带来的光都要黯淡下去。
  少女的明眸檀口,笑语欢声,他此生唯一有过的奢望,就要被黑夜彻底淹没了。
  十年了,他一直在等她长大,等她找到他,嫁给他。
  李襄眼眶发涩,急切地追上去。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