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
  、多年后,张倾把王虎的尸骨埋在了他当初和谢如意相遇的后山,送走了谢久功张长安谢元娘夫妻 。
  背着长弓,怀抱着王虎留与他的大刀,去塞北打猎,到东海捕鱼,喝过一文钱的苦茶汤,也吃过价值百金的菜品。
  再次回到张家的时候,弟弟张偲已经把张家发展成为大唐顶尖世家。
  白发苍苍的她,享受到了张家最高的礼遇,安安稳稳的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
  ————作者的碎碎念————
  写书到这里,也遇到了许多第一本书的老读者,我是一个极度喜欢和读者互动的人。
  但凡说的有道理,我都会记下,也会改正。
  无可否认,有时候看到那些没看满三十分钟,或者只是浅看了一眼,就评论发表看法的同志们,若是说的温和有道理,我定然也是吸取意见的。
  我想说,能让我开口杠的,必然是让我觉得无理之人。
  更是好笑的是,我不知一本能有多大的怨气,能让人在在许多读者下面挨个发言。
  我也不知目的为何?
  我在番茄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若是真的不小心开罪了哪位大佬。
  给您在这弯腰鞠躬,实在不行给您磕头一个。
  还有,互联网是有轨迹和记忆的,何苦呢?
  还是那句话,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这种境界我是做不到的。
  第80章 将军在上延年益寿1
  张倾回过神儿来的时候,身边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两人衣衫褴褛的站在人来人往的院里。
  听着原身的父亲掷地有声的开口道:“本王半身戎马,发誓有生之年定要收回江北,杀尽蛮人。”
  此话落后,所有人口中都说着“王爷大义”“朝廷之福。”
  不过才三十出头的男子,一身煞气威严,抬手往下压了压,整个内厅外院的宾客都安静了。
  只听那王爷继续道:
  “本王孑然一身,除了朝廷本是了无牵挂,唯有今日要认得义女敦厚孝顺,承欢膝下。
  今日也请在座诸位做个见证,我若战死,明王府里所有一切都由本王义女,韩知瑾继承。”
  此话一落,众人唏嘘不已。
  “瑾儿,出来见过各位长辈叔伯。”明王面色难得的露出一丝温柔。
  于是众人就见一个年约十余岁的少女,打扮的富贵华丽,被两个穿着相同,长相一模一样的丫鬟扶了出来。
  那少女长的娇俏可爱,一双眼睛很是灵动。
  但一看就是千恩万宠长大的女孩儿,席间的人纷纷议论开了。
  “这家人真是走了狗屎运,我家怎么就没个如此灵动的女孩儿呢。”
  “你也听说了?这家人是年前朝廷从北边迁都时候逃难过来的,据说在路上这个小丫头救治了明王爷……”
  “不过一群泥腿子,这才几个月啊,就从山鸡变凤凰了。”
  “嘘!你不要命了,我听说明王的小妾,因为瞧不起这家子人,背后贬低了几句,就被王爷当场发卖了。”
  “知道承恩公吗?不过是看上他们的土地肥沃的瀑布山庄,被弹劾失了圣宠不说,还被人打了闷棍。扒了精光掉在城门口。”
  “没看圣人也穿着便衣过来了……这是何等的荣耀……”一人压低声音道。
  “喝酒,喝酒。”
  “哈哈,哈哈。”
  身边的少年隔着人群,看向那个才十来岁的少女,眼神里全是光,他心中,女子本就应该如同少女一般,可爱柔软。
  而不是身边这个冷血凶狠且丑陋的野兽……
  想到这里,他的把身体往一边移动一点,似乎这样,就能划清这几个月无数的维护和救命之情一般。
  张倾并没有察觉,就算察觉了也不会介意。
  她脑子里已经陆续的闪过了这具身体短暂悲剧的一生。
  作为明王唯一的血脉,蛮人攻入都城的时候。
  明王作为皇帝南下断后的之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忘了自己在皇庄里的发妻和嫡女。
  而是在淮水河等候了三月有余,就是为了等候当初他落难时候,救了他性命的一户农家。
  原身本叫赵倾,母亲是护国公府张家的千恩万宠的幺女,一心爱慕明王。
  护国公手握重兵,世世代代护着边关,战事吃紧的时候,张家男丁战死了大半。
  为了安抚张家,皇室才下了旨意,让张婉清嫁入明王府。
  后张婉清怀孕生下女儿后,后就被一直冷落在王府后院。
  待到家中兄弟侄子战死大半,她心灰意冷,打算回到南边祖宅了却残生。
  提前许久把嫁妆都置换到了宁安老家。
  后蛮人出其不意挥兵南下,朝廷无能,只知道和谈示弱,用银子和女子买平安。
  当蛮人攻破京都的时候,张婉清虽带着女儿在皇庄,也没躲过一劫。
  同时也才知道,早在一月之前,自己的丈夫已经护送帝王南迁了。
  后来,被蛮人抓捕之后,见到后宫嫔妃和公主们的遭遇,自知逃不过一劫。先是用刀剑划伤了女儿的脸孔和身体。
  又用血写了和离书,并同女儿交代了许多事情,才绝望投河自尽。
  也是原身运气好,被划伤后感染高烧不退,蛮人怕是天花,就把她和同样高烧的五皇子赵礽一同丢在荒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