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165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38
  东暖阁,弘治皇帝的面色变换不停。
  一会儿是会心的微笑,一会儿又皱眉沉思,手不自觉的在案牍不停敲击。
  安静空旷的大殿上,就发出有些烦乱的敲击声,声声都敲击在下面之人的心口。
  李东阳一看皇上这副模样,定然是心思有些乱的。
  但今日发生了太多的事儿,哪怕是历经四朝的他也不好随意开口。
  只得用目光去看另外两位,刘健,谢迁接收到他的信号。
  “陛下,太子几人说的很有新意,但目前西南边陲稳定,倒可以放上一放。”
  谢迁是成化年间的状元,最善于言谈,一般这种局面都是由他来打破的。
  无可否认,他的内心也如同皇上一样,久久不能平复。
  那几个少年人热烈的谈论犹在耳畔。
  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是行云流水,是许多在仕途上沉浮几十年的老家伙所不能及的。
  旁边的刘健也是这种想法,他们三人轮流给太子授课,可从来没有见过储君如此意气风发的谈论过天下大事儿。
  弘治皇帝没有理会谢迁的言语,而是抬头问李东阳。
  “爱卿觉得他们三个像是舞弊的吗?”
  李东阳心中‘咯噔’一下,其实把这三人打入大理寺监牢开始,他们的仕途就算是完了。
  不管是不是,都是!
  若不然如何同还在贡院静坐的学子们交代。
  科考舞弊,动的是国本!
  “太子进益良多!”
  李东阳反应极快,回答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句话。
  一句话落,似乎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从内心来讲,内阁的三人是希望张倾是状元的。
  一个十多岁的奶娃娃,等爬到朝廷中枢,他们几个老家伙早就归西了,此人是无论如何是威胁不到他们的。
  贡院门口,宫中内监手中拿着明黄色的圣旨,尖细的嗓音宣读。
  “礼部尚书程榆:科举作弊,查无实据,择日官复原职。”
  “苏州举子徐三思,科举舞弊,查无实据,但言语放荡,引发误会,排名末尾,择日参加殿试。”
  “苏州举人唐寅,科举舞弊,查无实据,考后大放厥词,扰乱科举环境,排名末尾,择日参加殿试。”
  “蜀中举人张倾,科举舞弊,查无实据,从入京未与任何人有过来往,排名有效,择日参加殿试。”
  圣旨宣读到一半,下面静坐的举子一片哗然,俱都面露怀疑之色。
  为防止意外,这次宣旨的时候,旁边全是全副武装的锦衣卫,只等有人作乱,武力镇压。
  李东阳本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但是皇帝一句话吓的他浑身冒出了冷汗。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读书人的天下?”
  于是才有了今日贡院的一场大戏。
  “肃静!”
  太监尖细的声音继续响起,众人看到他手中还有一份圣旨,也都压下心中不满,安静等待。
  “给事中华不为,伙同礼部右侍郎李茂,制造科举恐慌,陷害同僚、诬陷科考举子,撤职查办。”
  宣读旨意的太监不顾下面的反应,继续拿起第三份圣旨。
  “广西举子吴怡,陕西举子陆安宁。。。涉嫌煽动学子闹事,诬蔑同窗,共一十三人,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被点到名字之人,个个面色煞白,能考上举人的都不是蠢笨愚昧之人。
  在此静坐的,大多是落榜的举人,他们自然相信有舞弊,若是有,朝廷就会重考。
  他们就不用在等上三年,若是无,朝廷一向优待读书人,法不责众,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没想到这次朝廷下手极快,条例清楚,一点也没有要和稀泥的感觉。
  “诸位同窗,我等今日的下场,就是你们明日的命运。我等十年寒窗换来的就是这种不公的结果吗?”
  “对,我们不服!我们要面圣!”
  被点名的举子还想挣扎,想要继续蛊惑煽动,这个朝代的读书人就出硬骨头,不怕寂寂无名,就盼名留青史。
  太监见他们这幅模样,早就准备,下巴一扬,兵丁入场,文弱书生瞬间就被按下。
  在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太监拿起了几张白纸黑字。
  “四月初一,会仙楼甲三号房广西举子吴怡,陕西举子陆安宁同给事中华不为。。。”
  太监扯着尖锐刺耳的声音,事无巨细的把这几人十多天做的勾当娓娓道来。
  包括见了什么人,收了什么好处,用什么言语煽动,那些人容易被带偏。
  封建社会,当权皇帝的意志便是最高需求,只要他真有心想要弄明白某件事儿,自然有人弄的清清楚楚。
  明朝的锦衣卫,可是连官员在小妾房中的调情话语都能记录的清清楚楚的。
  何况这种有预谋,且漏洞百出的事情。
  大理寺的监牢外面,分别停了几辆马车,张倾同唐寅他们告别,约好殿试再见。
  朱厚照也被一辆低调的马车接走,他绕开马车门帘的瞬间,张倾眼尖的看见了一丝明黄。
  果然不过片刻,马车里就传来了朱厚照闷哼和低低的求饶卖乖的声音。
  朱氏和朱诚两人来的最早,却不知为何等所有人都走光了,朱诚才架着马车上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