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张家人哭天喊地在张倾的话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戛然而止。
张族长颤颤巍巍的指着张倾,大口大口的喘气。复而有看着旁边颇有几分贵气的朱氏。
“当年我就知道你这婆娘没按好心,好好的孩子都让你教的不认祖宗了。”
若是以往朱氏定然麻起袖子就上前骂开了,自从张倾中了状元,她就知道什么矜贵了。
张族长见朱氏鄙夷的眼神,不顾众人的搀扶,踉踉跄跄的跑到张松之的坟前,撕心裂肺的喊着。
“松之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啊,这是就是你的好媳妇,你的好儿子,被人教唆着不要宗族了。”
村里人见张倾表态了,自然对张家众人鄙夷不已。
这一年多,若是有人比村里人还惨的,那就是张家族人了。
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嗤笑不已。
更重要的是,张家内部矛盾平生,张族长的女儿女婿被抓走后,又得罪了张倾,他在族中的威信下滑的厉害。
张倾缓缓走到正趴在张松之坟茔上哭嚎的张族长面前。
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这个改变了朱氏母女一生的人。
记忆里,这人犹如一座大山,死死的压着母女两人,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
可是现在,他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叟,悲伤怨恨都挂在脸上。
张倾蹲下,用极低的声音对张族长道:
“陈嘉平的手伸的够长的。”
只一句话,张族长冷然的打了个嗝,面露惊恐的出现在树皮一样的脸上,眼中来不及收起的怨恨和决绝混在一起,竟然十分滑稽。
张倾直直的看着他的双眼,一字一句道:
“您要好好的活着,我父亲的坟茔,见不得脏血。”
短短的一句话,张族长通身僵硬,他如同一个木偶一般盯着张倾,就听张倾哑着嗓子继续道:
“听闻他在东宫日子过的很是艰辛,您替我转告他,收好自己的爪子,若不然我有一万种方式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炎炎夏日,张族长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一刻他觉得眼前的少年看透了一切。
就连他准备撞死在张松之的坟前也预料道了,少年冷漠的眼神让他心下一凛。
张倾这句话说完之后,本来等着剜心的疼痛,但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张家族人狼狈离去,村里人纷纷叫好。
经此一事儿,整个庆广县都知道,张倾同张家不是一族,甚至还有许多恩怨。
张家族人想要沾光的想法就此熄灭了。
张倾给村长留下五百两纹银,用于建立村学、帮贫扶幼,过后就踏上了回京之路。
京城,皇宫。
朱厚照埋头仔细的观看着手中的书籍,看到感兴趣的地方,连忙用笔记录下去。
陈嘉平小心的在旁边伺候,他低头垂眸,心中想着张家的老家伙收到自己的信件,不知事情办的如何。
其实他也知道,这种手段只能恶心一下张倾。
但只要有污点,就会有苍蝇盯着。
第168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41
刘瑾经过上次的事儿,被判了死刑,但他把家产尽数给了锦衣卫指挥使孙海清。
才得以保全性命,被贬去南京看守皇陵,朱厚照身边的太监或多或少都被牵连。
陈嘉平竟得以保全,因为长相清秀,又识得字,也就代替了刘瑾,成了太子身边的人。
“殿下,您歇息片刻,莫要看坏了眼睛。”
陈嘉平小声提醒,朱厚照正在兴头上,并不愿搭理他。
“殿下,永昌府进献了三十头大象,就在兽苑养着,奴才听说,在永昌府,有人训练大象赛跑,颇为壮观。”
朱厚照正在奋笔疾书,听闻手顿了一下,抬眼打量了陈嘉平片刻。
“你知道的不少哇,最近孤日日读书,竟然忘了许多好玩儿的事儿,你再讲讲还有什么?”
陈嘉平清秀无害的脸上露出不卑不亢的笑容,开口道:
“兽苑还有几只新来的鹰,有一只灰色的小苍鹰很是桀骜,训鹰人都熬了好几次,次次失败。”
朱厚照放下纸笔,饶有兴趣,示意陈嘉平继续。
“还有山东送来了十多只细犬,长的很是精神,同传说中的二郎真君座下哮天犬一般威风。”
朱厚照脑子里不知为何就想起张倾院子里两只土狗,聪慧又高冷,像极了他们的主子。
“要不,奴才陪您去宫外走走,听说万花楼新来了两个花魁,一个长的娇小可爱,一个风华绝代。”
朱厚照听着女人,眉头微微皱起。
慵懒的靠在椅背上,漂亮的眸子打量着清秀的太监。
“你一个无根之人,关注女子做什么?”
。。。。。。
静静站在窗外的弘治皇帝,压下嗓子里的干咳,转身离去。
出了东宫,弘治皇帝阴沉着面色丢下两个字,转身离开。
“杖毙!”
跟在弘治皇帝跟前的大太监李广,面色微变,但恭敬低头,转身去办了。
他心下可惜,陈嘉平可比之前的刘瑾会来事儿多了,既不贪财,也不爱揽权。
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的伺候太子殿下。
这半个多月,太子殿下十分安静听话,皇上更加认定了太子本性乖巧,定是身边人引诱才会喜爱玩乐的。
东宫人来报说,太子殿下除了一日三餐,日日在书房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