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皇上听了十分欣慰,好不容易今日抽空,前来看上一看,竟然撞上陈嘉平引诱太子玩乐。
  什么鹰犬女子,全都是玩物丧志的东西,小太子今年才不到15岁,在皇上眼里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
  这人其心可诛!
  陈嘉平回到自己独有的屋子,有些心神不宁。
  他觉得以前刘瑾手到擒来的事儿,到了他这里就如此困难。
  这些日子他在朱厚照身边谨小慎微的当差,可无论如何,他也无法得到太子的信任,总是差了些什么。
  陈嘉平有些等不及了,他必须在张倾回来前,让太子完全信任依赖于他。
  像今日的引诱不下十几次,明明他都看着朱厚照眼中的趣味了。
  下一秒却看见他又盯着手中的书籍看的入神。
  书上的类容也是让他不安的源头,他对中原的历史了解不多,不知道这个时代,就有如此先进的书籍了吗?
  复而想到第二代皇帝,曾经让人七下西洋,怕是那个时候留下的产物。
  陈嘉平胡思乱想许久,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刚眯上眼,房门就被大力推开,夸刀的侍卫来势汹汹,一句废话也没有。
  不由分说的拖着陡然清醒的陈嘉平就出了东宫。
  ——————————————————
  浓浓化不开的夜色里,重重的廷杖打在身上,陈嘉平忽然觉得自己凶多吉少。
  陈嘉平从来没有如此心慌过。
  当年全家被下监狱,为了自保,他亲手杀了父母兄弟,成为孤儿,才换的一个入宫的机会。
  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要到权力中心去,接近那些至高无上的人,影响他们,控制他们。
  如果可以,他也能成为赵高,也可以成为英宗时期的王振那样的人。
  那个大太监,凭借一己之力,说动帝王御驾亲征,后被瓦剌俘虏一年有余。
  导致了本朝历史上最荒唐的事件之一,土木堡之变。
  从那之后,朝廷精锐净失,文武人才断层,后来的夺门之变,直接给这个王朝重重的一击。
  文官损失过半,中层官员大量流失,基本的政事无人处理,朝廷陷入了长时间的混乱。
  当今皇帝,为何兢兢业业,一刻不敢懈怠,就是为了堵住几十年前的事件给朝廷造成的重创。
  身后剧烈的疼痛,刺激着陈嘉平的神经,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一点一点的流失。
  感受到口中已经有了腥甜,他吐出血沫子,用尽力气喊道:
  “平出百金,求大人给大太监李广带一句话,平愿散尽家财一见!”
  陈嘉平运气好,行刑之人是个贪财的,而大太监李广最大的爱好也是敛财。
  负责杖毙的人,先按陈嘉平的吩咐,在他卧室床榻下找到千两银票,才亲自去找皇上贴身太监李广。
  大太监李广,原本是个落魄道士,因为弘治皇帝身体每况愈下,就想通过术法改变身体状况。
  李广恰巧会些符录法术和祈祷祭祀之术,用来蛊惑皇上。
  如今正是得宠的时候,假传诏旨给自己授官,各地官员贿赂不止,擅自夺占民田,垄断贩盐。。。
  总之罄竹难书,但一向清明的帝王,对此事置若罔闻,听之任之的态度让李广更是猖狂。
  如今他屈尊降贵来到了污秽之地,看着血肉模糊的陈嘉平,嫌弃的捂住口鼻 道:
  “说吧!”
  陈嘉平吞咽着口中血水,费力的开口。
  “望公公看着同为宦官的份儿上,给平指条活路。”
  李广看着死狗一般的人,本以为此人有什么了不得之处。
  今日在门窗外,他能感受到陈嘉平的野心,长期浸在<a href=https:///tags_nan/quanmouwen.html target=_blank >权谋的帝王怎么会感受不到。
  “你可是皇上亲口要杖毙的人,你觉得自己还有活路?”
  陈嘉平终于弄清楚原委,他还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暴露了。
  松一口气的同时,觉得此时并不是追根究底的时候。
  “公公可否上前一步。。。”
  ——————————————————
  大家别急,早晚送走他!
  第169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42
  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具血肉模糊,看不清脸面的尸体被丢在了宫人斜。
  “听说是太子贴身内侍,也算是风光一时了。”
  “泼天的富贵都是用命换的哦。”
  埋人的太监,慢吞吞的把土覆盖在裹着尸体的破席子上,表情木然的唏嘘两句。
  张倾回来的第二日,就去了礼部报到。
  回乡之前,此次科举榜上有名之人,皆都在吏部参加朝考,分配过了。
  张倾一甲三人,按例被分配到了翰林院,从六品修撰。
  刚到翰林院的第一天,张倾明显感受到气氛不对,但她并不在意。
  她已经决定,不结朋党,只当孤臣,回首历代官员,这条路定然走的艰辛。
  但张倾不在乎,她心中有了自己道,走的泰然自在。
  她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自己认定的事儿,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也定要实现的。
  张倾安安静静的等待上官交付工作,无人搭理,她就去藏书阁翻阅典籍。
  遇到以前没有翻阅过的书籍,就仔细的拜读,录入系统。
  一连半个月,张倾日日按时点卯,就如书阁翻阅永乐大典,沉迷其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