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张倾颔首,“我让你看关于朝贡的看完了吗?”
  每当张倾这样说话的时候,朱厚照就习惯性的收起不正经,而是自动变得乖巧起来。
  “看了!”
  竟然是老老实实的回答。
  两人寻了一个阴凉处坐下,张倾道:
  “有何感想?”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头头是道的分析道:
  “太祖祖训里讲,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张倾点头,可见是做了功课的。
  “你如何看?”
  朱厚照一愣,老祖宗的东西能如何看,当然无条件遵守了,祖宗还能说错吗?
  张倾目光看向荒凉的远方,缓缓开口道:
  “太祖本意是想彰显泱泱大国风范,觉得周边国家贫苦,为让他们安心,定下了朝廷不去兵侵犯,让其自然臣服。”
  朱厚照点头,自己父皇也是这么说的,书房的先生也是如此讲的。
  却听张倾突然转移话题道:
  “您还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朱厚照一愣,“也没什么问题,就是我做了个表格,截取了过去每五年朝贡的数据。”
  朱厚照乖巧的把表格交给张倾。
  平日里倾哥儿很好,每当讨论这些国事儿的时候,总让他觉得若是自己不好好表现,后果会很严重。
  这种感觉很强烈,就像如果他不好好表现,倾哥儿就会消失了,再也不同他一起玩耍了。
  一想到这个,朱厚照心里就有些难过和慌乱。
  第176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49
  张倾细细的看了朱厚照的表格,抬眼看向他,眼角眉梢都带着淡淡的笑意。
  朱厚照心中一松,立马嘚瑟起来。
  “不看不知道,这些藩国的来朝贡的团队越来越多,进贡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
  随便找块石头,就说是他们国家特别稀有的宝贝,然后朝廷就要给他们茶叶丝绸。。。”
  张倾指着最近一次朝贡的开支,对着朱厚照道:
  “这些钱可是几个大省一年的赋税,您再看看,我们收到的东西价值几何?”
  朱厚照的算术是专门同张倾学的,所以很快就算了出来。
  “竟然只有十分之一!”
  朱厚照气的蹦了起来,摩拳擦掌的模样看上去气的不轻。
  “朝廷的大臣是做什么的!他们竟然视而不见吗?”
  张倾眼神的开口道:
  “他们也不过是按祖制办事儿罢了。”
  朱厚照十分泄气的蹲在地上,华丽的衣衫上全都是泥土。
  “任何贸易都讲究等价交换的,不等价也可行,但必须是我们说了算,太子最近抽空研究一下南宋的经济!”
  “啊!”
  正在气闷的朱厚照顺势瘫坐在地上,咬牙切齿的开口。
  “这帮人,哪里是来朝贡的,明显是组团来要饭的!”
  这倒是一语道破了朝贡的本质,张倾起身,拍了拍手,安慰道:
  “南宋虽然兵戎弱让人不耻,但财富厚,也能偏居一偶百数年,朝廷虽然软弱,但百姓富足安乐。若是太子能找到关键,日后登上大统,定然能随心所欲。”
  张倾的最后一句话,很让朱厚照动心。
  看着转身离开的张倾,朱厚照连忙起身跟上。
  “倾哥儿,刚才只顾着喝汤,忘了问你,那些黑呼呼的东西,真能做饭取暖?”
  张倾笑道:
  “如您所见。”
  太子歪头,思索片刻,豁然开朗,用带着泥巴的手晃着张倾的胳膊。
  “倾哥儿,倾哥儿,我有好办法了,我有好办法了!”
  此刻他欢脱的像个孩子,眼底溢出的光彩把整个院子都照亮了。
  朱厚照围着张倾跳了几圈,可能觉得不够庄重,生生的忍住跳脱的动作。
  但他实在太开心了,忍不住的哈哈哈大笑起来,院子里的侍卫仆人都有些好奇的偷偷打量着有些发疯的太子。
  他的笑声传出去老远,把树枝上的鸟雀都震飞了。
  。。。。。。
  皇宫,弘治皇帝坐在软椅上,看着自己的儿子忙活的演示新得来的东西。
  “父皇,您快来感受一下。”
  弘治皇帝看着太子把黑色带孔的东西点燃,然后放入一个铁皮做的炉子里。
  缓缓的抬步走到跟前,一股暖流直接从底下的暖炉里冒出来。
  “这就是无烟煤,张倾说,整个西山的地底下都是!”
  因为是独子,太子在弘治皇帝面前没有多少心眼儿。
  “哦?这就是你让我把西山划给你的原因?”弘治皇帝随口道。
  太子点了点头,后有摇头,“划给我之前,儿臣并不知道这东西。”
  弘治皇帝看着自己儿子诚实的模样,欣慰的同时又有些担忧。
  张倾这样有十八个心思的人,若是控制不住,未来可就是大患了!
  但愿,他能像对自己承诺的那般!
  皇帝看着儿子兴致勃勃的拨弄着炉子,“确实是好东西!”
  “父皇,这种东西,现在只有儿臣手里有,定价也是儿臣说了算。”
  弘治皇帝看着儿子喜笑颜开的表情,心情松快了一下,接着就听见自己的儿子继续道:
  “藩国的朝贡马上就要到了,以往都是郑王叔统领,礼部负责,这次儿臣想要负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