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
  张倾走到后院的时候,正听见一个洪亮的蜀中女音在指挥众人。
  “哎呦,这十多袋子里东西可得小心些,都是藩国来的,经不得这么重的手脚。”
  “朱谦,你小子能不能注意些,把倾哥儿爱吃的东西先搬到厨房。”
  “小姑,知道了,赶了一个月的路了,您快坐在歇歇。”
  一个机灵的声音响起,带着少年人独有的活泛。
  朱氏消瘦了许多,面容上满是赶路的风尘和疲惫,听到这话,不自觉的锤了捶腰身。
  抬头就看见张倾站在门口,一身布衣,记忆里白皙的闺女黑了许多,如今变得瘦高健美,恍若男儿模样了。
  朱氏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就像一头发狂的母狮子冲了过来。
  扯着张倾的耳朵就喊道:
  “小崽子,你对这身体做了什么?走的时候怎么答应娘的。”
  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温情消散无踪。
  母女两人因为朱氏的扯耳举打破了许久未见的生疏。
  “这是你二舅家的谦哥儿,自小聪明,就送去上学堂了,这次送我过来,顺便长长见识。”
  因为有外人在,朱氏说的含蓄,张倾自然是懂的。
  谦哥儿是个机灵懂眼色的,回忆了几句小时候同张倾的交情后,就出去安排镖局的人去了。
  “闺女~”
  无人后,朱氏的眼泪才算下来。
  张倾一见她这幅模样,如同小时候一般,搂着她的胖腰,懵懂开口道:
  “娘,为何那几天,总是胸胀肚子疼?”
  一句话,让朱氏的眼泪消弭,面色大变,“果然,这个家没了老娘不行!”
  第184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57
  朱氏摩拳擦掌起来,她的闺女必须白嫩干净,身体健康。
  县衙的后院热闹非凡,张倾在书房里看着手中的信件沉默良久。
  信是张家表公子写的,他回京任了鸿胪寺卿。
  原本的鸿胪寺卿被张倾弹劾,在新帝登基后,自动辞官归乡。
  张家表公子在信中感慨了一句,说他的前任倒是个聪明人,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信的末尾提了一句,宠刘瑾,抗文官,建豹房,假荒唐,忘规劝。
  张倾把信件焚烧后,看着厚厚的一叠银票,面色在烛光中幽暗不明。
  她自到了龙场之后,上面对她就如同放逐一般。
  拨款税收皆无人过问,犹如孤岛般让她自生自灭。
  ——————————————
  龙场最大的苗寨里,张倾身穿苗人服饰,同几位年纪老迈的苗人长老一同饮酒。
  “哈哈,小张县令,果然和以前的那些汉人官员不一样,爽快。”
  一个矮小的苗人老者见张倾连喝了三碗烈酒,眼中带着赞赏的光芒。
  “在张某的眼中,并无苗汉之分,只要在天朝境内,皆是我天朝百姓。”
  张倾的苗语说的炉火纯青。
  其他几个老者听完哈哈大笑,丝毫没有觉得张倾说的是场面话。
  这个小张县令心口一致,说到做到。
  龙场偏远贫苦,汉人自然不愿意多待,能来这里的汉人分两种,一种是商人,一种就是穷凶极恶的流窜犯。
  商人狡诈,流窜犯凶恶,无论哪一种,都不受当地人的待见。
  因此各族各寨都十分团结,内部的事情自己消化,外部的事情依仗人多势众武力解决。
  半年前,他们的寨子的姑娘被边军掠夺欺辱,他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县衙告状。
  结果张大人不光送回了寨子里的姑娘,还当众砍了那军士的头。
  从此后,许多自为一体的寨子不再反感这个讲着苗语,面容俊秀的年轻大人。
  “熊老,麻老,再过一旬,上次我同寨子里说的事儿官府就要发公文了。”
  几位老者带笑的脸上瞬间凝重了几分,长久的沉默后,矮小的老者开口道:
  “小张县令,我们都是粗人,有的是力气,自然不惧开荒修路这种小事儿。”
  “是啊,小张县令,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自然相信您,可就怕我们辛辛苦苦开荒出来的田地护不住啊。”
  张倾抬眼扫视了一圈,发现大家都停止的交谈欢笑,全部看向他。
  这些人的目光淳朴清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希冀。
  “诸位放心,若张某连这个问题都没解决,如何敢同各位开口。”
  说罢起身,端起酒碗,从容开口道:
  “你等所有开垦的田地都归朝廷所有。”
  下面一片哗然,有脾气急的当场变了脸色,还是老者安抚住大家。
  就听得张倾继续道:
  “使用权归开荒出来之人,可传承,可上交,唯独不可买卖,更无无人敢买卖。”
  淳朴的苗人沉默良久,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夷田吗?
  怎么就不能买卖了,只要那些世家大族和军中将领用写手段,让夷田荒废,朝廷巴不得就会卖出去。
  只要卖出去,才有人种,有人种,才收税收啊!
  最后还是老者发话。
  “张县令,我等山野粗人,这次信你,哪怕后面有什么变数,也只当你为我们苗人奔波数月的情谊。”
  气氛缓和后,老者对着一个个子娇小,浓眉大眼的阿妹道:
  “幺妹儿,快给张县令倒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