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公主为我等策划良多,我们切莫要辜负于她。”
  刚走过来的林凯之忽然开口。
  方太乙听了这话,笑容微顿,目光在林凯之面上停留片刻。
  见他一向生人勿近的面容上,带着一抹柔情。
  方太乙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有心想要提醒,但也不知从何开始说起。
  他们这将近二百来人,早先为了不让他们对陌生环境恐惧和反感。
  公主不光亲自教授他们,还请了米国各种品格高尚之人来授课。
  当时他们走在大街上,因为头上的鞭子,被人用异样的眼光对待,被嘲笑‘小女孩’。
  时间久了,大家都有些沉默了。
  甚至怀疑起自己,吃不好,住不惯,被人欺负……这些都已是家常便饭。
  可每当回到理事馆的时候,和留着胡子的夫子一起大声朗读: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读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候,每个人的双眸里都是闪着耀眼的光芒的。
  没有人忘记自己的初衷,也没有人敢忘记自己的初衷。
  当初在生死状上签下名字的时候,写下的那句——‘为国学习,报效祖国。’
  时时刻刻的铭记在心中。
  ————————
  方太乙起身走到一处安静的角落,不自觉的回想起:
  两年前,吴大人走后,有人就觉得自己胜利了,于是闹着要剪辫子,换洋装。
  一度无法控制,日日吵闹,弄得人心攒动。
  张倾就在每半月一次的聚会里,身穿了一袭简单干练的洋人衣裙。
  站在满是金黄色的花园里,让人拿出提前准备的剪刀和洋装。
  露出一抹鼓励的笑意道:
  “诸君自便。”
  留下一句话后,不顾大家伙儿的欢呼和吵闹,张倾就被理事馆的理事请走了。
  方太乙见理事面上隐有怒色,就悄悄跟了过去,就听见理事同公主抗议:
  “公主,此乃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精气神儿,断不可乱来!”
  张倾婷身玉立的站在那里,抬头看着高高挂在上面大淳太后和君主像上片刻,缓缓道:
  “两年时间足矣,知耻而后勇,一个辫子,一件褂子在您看来是束缚,是枷锁,是可以收心的工具,是证明没有忘本对朝廷忠心的表现。”
  那理事一脸理所应当道:
  “正是如此,国内百姓衣不果腹,而朝廷花费巨大的钱财,可不是让他们来学习洋人穿衣打扮,吃喝玩乐的。”
  末了那理事又重重的加了一句:“数典忘祖可是大忌啊!”
  张倾凝视着理事良久,轻声道:“您是不满他们,还是不满我?”
  那理事似乎被戳中了心思,有一瞬间的不自在。
  这个珙亲王家的公主,到了米国后,不同其他学子一起上学,反而结识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人物。
  上到总统的夫人女儿下到贩夫走卒,更是有一些落魄之人常来理事馆公然寻她。
  公主都能同他们交谈甚欢,甚至还注册了许多公司。
  做的业务更是千奇百怪,从最开始的马车预警装置到别针回形针,药物、服饰,什么都要插一手。
  每年的收入不知是多少,还回去让人带话给朝廷说了许多事情。
  短短两年,留学生的人数成倍的增加。
  因为支付的学费高昂,加上各国政府纷纷效仿米国,这今年送出去的留学生不知凡几。
  而高昂的学费,朝廷只需出五成,余下的都由这位公主支付!
  如今她更是带头破坏规矩,烫发穿洋装,并且支持这些思想本就岌岌可危的小崽子们。
  想到这里,凌大人目光飞快的在张倾白皙的脖子上飘过,而后低头恭敬道:
  “您是公主,代表的是大淳,是朝廷的脸面,若是您也这般,留洋之事儿早晚会付诸东流!”
  “脸面不是一件衣服,一根辫子能代表的,脸面是一个国家的强大,民族的自信,百姓的脊梁。”
  张倾抬手把脸上的发丝别在耳后,睨了他一眼。
  目光转向另外一边的孔子像 道:
  “对我,对这些孩子们来说,真正束缚我们的是故土,是日渐式微的国家,是正等着被人瓜分的壮丽山河。”
  看着理事并不赞同的目光,偷听许久的张娇也跑过来了,不满道:
  “凌大人,您为了国家不得已对洋人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为何还要让我们也时时感受这异样的眼光呢。难道您不希望我们的人走出去永远是脊背挺直,昂首挺胸的吗?”
  张娇的话虽然直白难听,但确实触动到了凌大人的心脏。
  “此事儿我无法做主,朝廷新派来督导的人,日日在我耳边告状,若长此以往,朝廷那边就要有变动了。”
  他一甩袖子,冷哼一声就离开了。
  张娇瞪着眼睛,傻呵呵的看着张倾,道:
  “姐,能有什么变动啊,大不了向当初对吴大人那样,打包送回去呗!”
  张倾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
  第222章 公主殿下一言寿国27
  今日对于大部分留学的少年们来说,是个大日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