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吃吧。”赵仲拿起了筷子,“闲杂人等不在,先生就不必拘泥俗礼。”
“谢陛下。”
沈砚犹豫着,抬起酒杯饮了一口,莫名想起那首诗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赵仲像是在用这酒留他,想留他留得更久些。
沈砚没有说话也没有表示,等他喝完杯中酒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不吃羊肉的赵仲正在夹那羊肉吃。
“陛下……味道如何?”他问道。
“尚可,有些冷了。”赵仲淡淡道。
随即他看着赵仲夹起了第四块。
其实那羊肉也就做法上多了几分新奇,同御膳房还是没得比的,但因为是他带来的,即便是粗茶淡饭,赵仲好像都会多吃几口。
他垂眸,手指微微一动。
“吃啊。”赵仲喊他道,“来得这样晚,御膳房都不知将菜热了几遍。”
“嗯。”
沈砚就夹起桌上的菜,慢慢吃了起来。
同他带的羊肉不一样,桌上的菜几乎全是他喜欢吃的,就连红泥火炉中的酒,煮的都是他最喜欢的果酒口味,明明自赵仲回京后,他没在人前喝过一口酒,但赵仲却清楚知道他喜欢喝什么。
背后,应当也是赵仲派人去调查仔细了。
“这酒,朕当年就见你爱喝。”赵仲却忽然开口道,“无需问旁人。”
沈砚的手猛地一顿。
“可这酒……”
“这酒你只在冷宫偏殿喝过是吗?”赵仲头也没抬,慢慢说道,“你在冷宫偏殿待了五年,头一年,你还能去膳房要酒喝,第二年他们就欺你无宠不肯给了,若不是一个太监好心给你送来,恐怕你那年还尝不到这酒滋味。”
沈砚抬头愣住。
“陛下怎知……?”
“你自以为这段过往除了你和那个夜里的小太监就无人知道,但朕却知道得清清楚楚,”赵仲放下筷子,看着他。“朕还知道他之所以夜夜给你送酒,是因为他知晓你喝这酒不是贪杯,而是因为冷宫地处偏僻,夜里风大屋寒,你喝酒想要暖身。”
沈砚身体微僵,彼时沈砚靠着酒撑过了那个寒冬,他一心想要感激那个小太监,奈何那人每次都是夜里暗暗地来,看不清面容。
直到第二年过后,那个太监干脆没了踪影,但之后冬日里,每隔半月都会有人来送一回这酒,连同棉被与炭火一起供着,唯恐沈砚冻着了,连送了三年,一直到冷宫修葺时沈砚离开那个鬼地方,这酒才不再送了。
他一直想知道是谁在暗中帮他,谁有能力能够为他提供这些而不被人发现,思来想去却没有找到答案,因为那时赵仲与他断绝了关系,见面形如陌路人,他竟一点都没有想到赵仲身上去。
“难道是陛下……”
“是朕。”赵仲幽幽说道,“想当年朕扮作太监,半夜有觉不睡,夜夜来看先生冻着了没,也是很辛苦的。”
赵仲原本没打算说这些,但他看沈砚今日这副样子,又觉得自己不得不说。
探子来报,沈砚去西北商人那买个羊肉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但沈砚却哄他说是为了买羊肉才来迟了这么久,他看在沈砚费心哄他的份上,勉强原谅了这位太傅的欺瞒,并且即便这肉是几个时辰前买的,冷了,都带着膻味,他也佯装不知地吃尽了。
但他希望,至少,沈砚能为此有一点点的愧疚,也好对得起他眼巴巴凑上去讨好的可怜模样。
沈砚的手不自觉地抖了抖。
“如今先生是出宫了,但朕却成了当初那个被困在宫中出不去的你,”赵仲站起身,一步步负手走近沈砚道,“天下黎民的担子何等地大,以至于虽然人人都说皇位好,但是朕坐上这个皇位,却失去了所有人,朕的父母,亲族,乃至于昔日的知交好友——为了这个皇位,他们因为各样的理由离开了朕,死得死,走得走,直至朕身边空无一人。”
“陛下。”
“你可知朕为何要你每隔半月就进宫来看一次朕?”赵仲的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垂眸看着,“倘若如今连先生也离开朕的话,朕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如果连先生也骗朕的话,朕身边就真的没有能信的人。”
“臣有罪,臣不该欺瞒陛下。”
沈砚下意识就想起身,猛地肩头那只大掌用力,又将他牢牢摁在凳子上。
赵仲的嗓音低沉沙哑。“先生,你还是不明白。”
沈砚不安地闭上了眼。“……请陛下指教。”
“先生,说实话,为了你这次回来,朕特意为你准备了惊喜,”赵仲俯下身,指尖勾上他脖颈,在他耳边轻轻说道,“同样是特意,先生要猜猜朕为你准备的是什么吗?”
沈砚的心猛然快速搏动起来。
笼中的鸟一旦飞出过笼子,就不会想要再回来,他不想再回宫,不想在仅仅一日过后又回到这个凄清可怕的地方中来,这对他太过残酷。
他急急想要站起来,想要再向赵仲谢罪,但赵仲反而摁他摁得更加用力。
“除去太子太傅的虚职之外,朕决定另予你五品翰林学士的职位,”赵仲朗声开口道,“朕要让你主管翰林,专掌内命,此后朕的一切机密要旨皆由你发出,若有急诏或国事大事,即便半夜你也得立刻进宫,不得违抗!”
沈砚猛然愣住。“陛下……”
“十年前惊才绝艳的状元郎,朕很想知道十年后他还剩多少水准,”赵仲微微低头,抬起他下巴,戏谑着对他说道,“怎么,先生,是以为朕要关你回来,反应才这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