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叶孤城看着他桌前的地图和农作物种植方法以及种子,又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催他给小皇帝写信的楚星澜,白云城主也难得生出一些促狭来。
  他一边写信,一边摇头轻叹:有了这几样东西,他小叔不一定是亲小叔,他小婶婶可绝对是亲小婶婶了。
  楚星澜好半晌才后知后觉的啊了一声,然后叶孤城就看到,他家鼠鼠别说脸颊和耳朵了,就连手指尖都泛红了。
  第62章 碧海扬帆(二)
  我就说我们对小婶婶的开发, 还远不足百分之一。
  小皇帝的手一直在哆嗦,自从他接到了叶孤城的来信,又看到了随着叶孤城的信一同送过来的几样东西之后, 他的手就一直抖个不停。
  站在他身后的太监是一直照顾他的老宦官, 也曾随着他一同到白云城。听到自家主上这样不着边际的话,这位总管大人眼观鼻、鼻观心,始终保持沉默不语。
  他能说些什么呢?难道能说他家主上的这个句式是剽窃了人家楚姑娘的吗?
  大批量的玉米、番薯和土豆的种子,已经在运往京城的路上了。白云城联系上了那几个在市集上零星贩售这几样植物的商贩,与他们谈成了大笔的交易, 大批量的进口了种子和已经成熟的作物, 甚至还聘请了当地种植经验丰富的农人。
  当然, 叶孤城用的就是从吴明那里搜罗来的黄金与珠宝。
  小皇帝虽然眼馋那些珠宝和黄金,但是这种千秋利民的大事,他是拎得清的。小皇帝不仅没有哔哔什么叶孤城不问自取, 而且还殷勤地问他们家小叔叔小叔叔够吗?您钱够吗?
  如果楚星澜亲耳听见了小皇帝说这个话, 小皇帝的语气恐怕会让她联想到食堂的打饭阿姨。
  阿姨虽然手抖,但是却会亲切地问:够吗孩子,够吗?
  总之,能够解决粮食问题,那可是功过三皇五帝的大功绩, 为了能够名垂青史,小皇帝也真的是很拼的。
  东瀛小国恐有巨宝, 速出兵。
  给小皇帝的信里, 叶孤城没有什么废话,他甚至没有费心让人去验证一下那个东瀛女子所说之事的真伪, 而是直接就将地图原封不动地给了小皇帝。
  打白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叶孤城不会去做多余的事情, 平白为自己招惹猜忌。
  大齐的水上兵力十分充盈,攻下东瀛这一个弹丸小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小皇帝纵览前朝秘籍,发现前朝也有对东瀛出兵的记录,只不过数次遇妖风而返。
  前朝之人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东瀛有鬼神庇佑,小皇帝看到这种记载的时候,差点儿直接一口茶喷出去。
  小皇帝本人从小不说在海边长大,但是人生却有半数时间都长在白云城,完全算是半个海岛人。因此,小皇帝比前朝的君主更加清楚,那哪是什么妖风,那不就是海上台风吗?
  六月份去打海岛,亏他们想得出来,他们不亡国谁亡国?
  避开台风天,以大齐的海上兵力,攻打一个弹丸小国应该不在话下。正好,他想去白云城过年,小皇帝摩拳擦掌,已经在心中拟定了腊月的时候御驾亲征,去东瀛给大齐搞回来几座金矿银矿的计划了。
  至于他的小叔叔在信中说的不保证是真的什么的,小皇帝没有一点在怕的。现在不是距离腊月还有好几个月嘛,他会派人去探查明白的。
  反正东瀛就是那么屁大点儿小地儿,他们大齐能人异士很多,如果小皇帝想的话,就连东瀛现在的掌权者穿什么颜色的底裤,他都能探查出来。关于这一点,小皇帝自信满满。
  楚星澜和叶孤城原本已经打算去中原和西门吹雪一起过中秋了。只不过他们两个没有想到,还没有等他们收拾好行囊往中原去,白云城就迎来了一位意外的访客。
  是的,那个传说之中一年只出四次门的万梅山庄庄主,他来到了白云城。
  这天早上,楚星澜一早醒来就听到院中有双剑相击的声音。
  一般来说,他们家城主早上练剑都是自己去练的,如果叶孤城想找人对招,会抓楚星澜起床。
  当然,楚星澜对自己的水平还是有很客观的了解的,她知道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在叶孤城面前压根没法看,叶孤城拽她起来练剑,说是切磋剑术,其实是更想试一试她的各种其他的特殊能力。
  反正自从叶孤城十五岁之后,白云城中就没有谁想接他们城主的剑招。
  那今天早上这打斗声是从何而来?楚星澜有些好奇,于是就披散着头发往叶孤城练剑的地方而去。
  白云城天气炎热,现在又是盛夏,外面直接就是大片的海滩,楚星澜索性就连鞋子也不穿。
  楚星澜来到这个位面已经数月,一头本就及肩的微卷长发长得更长,现在差不多已经能够长期腰际了。
  其实白云城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烫发的工艺,用铁钎烧热之后浸入凉水,头发缠绕其上,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头发就会形成弯曲的弧度。只不过这手艺非常考验烫头的人的技术,稍有不慎,就会把头发烫焦。
  楚星澜不觉得自己的头发能受得了这个,毕竟她一个细软塌发质,真是谁苦谁知道。
  幸好楚星澜有一点特殊能力,她可以让自己的手指升温成合适的温度,并且将这温度精准的控制在小数点后的两位。看起来楚星澜像是在无聊的绕自己头发玩,其实不一会儿的功夫,她那本就有一点自来卷的小卷毛就能烫出一头波浪大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