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张卫东,张家沟那块地你来耕,黄爱华给你打下手,牵牲口。”
“孙跃进,土坡那三亩地的稻子你来挑,周铁生,你去……”
随着队长赵中兴发话,很快,很多人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
领到任务的,高高兴兴的去干活儿,没有领到的,就在大槐树底下继续等着。
李金凤注意了一下,赵中兴分派的任务几乎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要去割稻子,有些人要去犁地、牵牲口的、撒种子、浇地的,割草、挑担子的。
不过基本上都是按照各人力气来的,男人挑担,犁地,女人割稻子,除草,插秧。
第6章 找茬
活儿分派的很快,没多久,就到了李金凤。
赵中兴瞧着她脑门上顶着一个伤疤,加上李福满先前就因为这事儿,和他请过假,所以赵中兴思索再三,决定给李金凤分派一个轻松的活儿。
“金凤,你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就去给大伙儿分派农具,借出去的农具要仔细登记好,等他们上完工,你还要记得收拢农具。要是觉得还有力气做别的活儿,就在旁边的晒谷场上,跟着队上的妇女们翻晒稻谷,公分我给你记三个。”
这个年代,干活儿是有工分的。
年轻、力壮又肯干活儿的汉子,干满一整天,一般是十个工分。
女人们是六到八个,不过这种一般是队上割稻子或者插秧能手才能拿到,李金凤有三个工分,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活儿不重。
加上分派工具和晒稻子都是轻松活儿,李金凤也知道,做人要知足这个道理,所以没有提任何的要求或者不满。
更何况,她这三个工分,可比李爱兰天天看牛,一天只有一点五个工分强不少。
“谢谢赵叔,我这就去!”
生产队的人,都是一个村儿的,大家认识十几二十年,也算是知根知底儿。
李金凤虽然是这几年跟着张秀兰改嫁过来的,但是这七年,她勤勤恳恳干活儿,没有一天偷懒,平日里对人也礼貌,赵中兴对她印象不错,所以也放心将仓库的钥匙交给李金凤。
分派完李金凤的任务,其他人也没多少任务了,大伙儿领工具的去领工具,下地的下地。
李金凤到仓库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站在那里等着分派工具了。
李金凤还瞧见李家老大李大虎和李家老二李大禾,以及一向和她不对盘的李爱菊。
李爱菊也瞧见了李金凤,马上一双眼珠子,翻都翻得凸出来,脸上嫌弃的表情,半点也不掩饰。
她要是没记错,李大虎和李大禾分派的任务,一个是耕田,一个是牵牛,至于李爱菊,则是割稻子。
耕田需要犁,割稻子要镰刀或者弯刀,只是前些年大炼钢铁,除了自家吃饭的铁锅,基本上各家各户,已经没了铁器。
就是这些农具,也是生产队花了好大的代价,从县城的农机站买来的旧农具,都有好些年头了,多数工具都不好使了。
李金凤打开仓库的门,大伙儿自觉的排起了长队。
先领小件儿,再领大件儿,借出去的农具,还要记清楚,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新的,还是旧的。
当然,农具有限,排在前头的领完了,后头的人,可能就没有农具了。
就算这样,也不能休息,哪怕是用手去扯,也必须将今儿分派的活儿干完,不然工分就挣不到,到时候,生产队给那家的口粮,就会少。
小农具分派的很快,没一会儿,就到了李爱菊。
到其他人的时候,都是好好的,可偏偏李爱菊一直不喜欢李金凤,总想着找茬。
指着李金凤拿出来的农具,一脸嫌弃,“这么钝的镰刀,可咋用啊?这镰刀柄都是坏的,李金凤,你是不是故意刻薄自己同志,好耽误我们抢收粮食的进度?”
第7章 扭转局面
李爱菊叫的很大声,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有人将李爱菊说李金凤耽误抢收的话听了进去,开始在旁边小声指责李金凤。
“这李金凤咋能这样咧?耽误抢收,这是会影响大队其他人的。”
“可不是,咱还指望着收了粮,吃上一口饱饭咧!娃儿们都饿的受不了呢,还有人拖后腿。”
“说到底,还是带过来的,不是咱土生土长的李村人。考虑的,都是自个,不是其他人。”
李爱菊听到那些指责李金凤的话,嘴巴都要翘起来了。
和她斗,想都别想。
李金凤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李爱菊,语气带着几分严厉,“你说的这是什么话?镰刀旧了,就不能拿来干活儿了?刀柄坏了,就不能握了?早上广播里头说的啥,你忘了?排除一切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国家第一,集体第二,个人最小,全心全力,努力抢收。
我派了这么多的农具,大家就算拿了坏的农具,也是充满干劲的准备去干活儿。倒是你,活儿还没干,就嫌东嫌西的,这到底是哪里学来的做派?只允许别人吃亏,自己就不能吃亏?”
李金凤这番话一说完,周围人看李爱菊的目光就变了。
大伙儿都是这么领的农具,哪有人嫌农具破旧的?
就算再旧,也比没有强啊!
而且李爱菊又不是什么干活儿小能手,平时挣的工分也不多,凭啥要好农具?
先前,大家都觉得是李金凤要耽误抢收,现在就觉得,完全是李爱菊不是人,李爱菊喜欢找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