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似乎不相信李金凤说的话一样,眼睛死死的盯着李金凤。
  “同志……”
  她话还没说完,男人就迅速点头,“要的,要的……”
  说完,他警惕的看着四周,发现没人看着自己,他赶紧继续问:“你有多少?”
  李金凤将袋子往男人面前扯了一下,“面粉大约十斤,面条两封,一封两斤,总共十四斤!”
  男人再一次愣住了,特别是他回想起里李金凤兜里那些竟然是精面的时候,一股子惊喜,涌上心头。
  “闺女,你……你跟我进屋,我……我给你拿钱。”男人语无伦次的开口。
  他已经好久没有见过精面了。
  像这种精面,县城里,根本没有供应的。
  他还是前些年,去省城大哥家做客,见过这种面粉,拿来包饺子、擀面条,做出来的饺子和面条,能让人将舌头都吞下去。
  “有票吗?最好也准备一些票!”李金凤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也不一定是粮票,别的票也成!”
  第30章 工业券
  打从在饭店被人赶出来,李金凤就知道,这个时代,买啥都要票。
  揣着票,总没错的。
  男人领着李金凤进了自家。
  他家在李金凤看来,还算县城中不错的地方,至少是独栋,还有院子。
  他们是从后门进去的,进去之后,男人就一头扎进了自家,去找钱和票去了。
  李金凤站在她家后门口,手里还揣着随身携带的布袋子。
  不一会儿,男人出来了。
  只是模样有些狼狈,他手上拿着一个粮票本,还有一个铁盒子,瞧着像是装过饼干的,不过上头啥标记也没有。
  “你……你那面粉和面条咋卖的?”男人情绪激动的问。
  “两块……五一斤!”李金凤犹豫了一下,说出了价格。
  先前卖掉的面粉,是两块一斤,但是看那个男人,好像很吃惊的样子,而且很爽快的给了钱,李金凤就估计,自己的价格卖低了,所以这回,她又将价钱往上头翻了翻,每斤多要了五毛。
  李金凤喊完价格,男人又一次愣住了。
  男人家里不算差,国营厂里的正式职工,按理说,他们这种人,是不应该买黑市上的东西的。
  可人是铁,饭是钢。
  饿起肚子来,谁还管东西是哪儿来的。
  只是眼前的小丫头,卖的东西,实在太便宜了一些。
  那可是上好的精面啊。
  哪怕是住在省城的人,都不见得有这么好的货。
  搁黑市上,这价钱,可能会让一些人打破头。
  “咋啦?是觉得贵吗?”李金凤问了一句。
  “不,不,我……我觉得挺好,你那全给我,一共十四斤对不对?两块五一斤,我给你三十五块钱,再给你……再给你二十块钱的工业券?”
  国营厂发的工业卷是按照每二十块工资,发一张工业券。多数时候,可以用来买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毛巾、毛巾、毛毯、铁锅、铝盆、暖水壶之类的东西,甚至烟酒,也能用工业券买。
  可这玩意儿,到底比不上粮食来的重要。
  有钱和粮票都不一定买得到的粮食,更别说眼前这些精细的面粉。
  毛巾随便用块旧布就成,至于暖水壶那些,他们单位都有发,根本不着急。
  烟酒这些,有券还不一定买的到,所以,牢牢抓住眼前的粮食,才是最实在的。
  “好!”李金凤同意了。
  男人没和他说工业券能买到的东西,但李金凤猜测,应该是工厂生产的那类东西。
  毛巾、暖水壶、肥皂啥的,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两个人交换了彼此的东西。
  男人又压低声音问了一句,“闺女,你家里还有面粉、面条啥的吗?有多少……我要多少!”
  男人家里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大多都在城里有个公职,可家里孩子多,老人也多。
  哪怕国家每年会定额供应一些粮食,可那点粮食,那里够吃的。
  与其去黑市冒险,不如看看眼前的小丫头,有没有更多的粮食。
  “你还需要?”李金凤问了一句。
  “要的,要的!”男人重重点头。
  说完,他又继续开口,“你放心,我们都有票,虽然不一定是粮票,但是一定不会让你吃亏。”
  第31章 被瞧不起
  李金凤飞速的在脑子里计算了一下,和眼前的人做生意,应该还算有保障。
  而且这人条件看着也不错,绝对不可能是之前那个大叔嘴里说的,饿红了眼睛的。
  想到这个,李金凤答应了。
  “我手上的确还有些面粉和面条,不过我今儿不能给你送了。”
  做完两笔生意,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
  李金凤还想拿着工业卷去供销社瞧瞧,这卷,究竟能买些啥。
  之后,还要走两个小时山路回家,不能再耽搁了。
  “好……好!”男人又是连声点头,“那明天……”
  “明天不一定,后天吧!”李金凤开口。
  她来县城一趟,是李福满的面子,才请到了生产队的假。
  明天能不能请到,还是个迷,而且明天她还想去看看张小宝的奶奶,张奶奶。
  毕竟,一个老人带着小孙子,在这么个年代,有太多的不容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