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爷爷,今年咋回来的这么早?是不是交粮特别顺利?大家是不是都觉得金凤特别厉害?”
那盒蛤蜊油的作用,黄玉和赵美霞对李金凤的态度,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
李金凤感觉到两个嫂嫂的态度变化,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态度柔和的笑着。
李福满大笑,“今年咱们大队是县里交粮的第一名,而且按质按量,等所有大队的粮食都统计出来,咱们大队的奖励,就该来了!”
而且那笔奖励,十分的丰厚。
如果李福满没记错的话,奖励的应该是奖金和一些物资。
去年第一名是三百块钱,再就是一百斤菜油,五十斤细粮,年底大队多留两头猪。
虽然这些东西,分到大队个人,可能就没多少了。
可这是全县城都知道的事儿,倍有面子!
第209章 三天后见对象(推荐票加更章节)
“嘿嘿,我就说,有金凤这个大队技术员在,咱大队这次肯定是最好的!”黄玉一副自己也觉得倍有面子的样子。
赵美霞虽然没有说啥,但是跟着大家一起笑。
李爱兰和李爱菊两个,翻白眼翻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明明是拖拉机厉害,非要说是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脸子!”李爱兰嘟嚷了一句。
李福满立刻瞪了她一眼,“六百字的检讨写了?粪票和粮票分得清了?你可别忘了,等县里的奖励一下来,生产队就要开大会的,到时候没有检讨,你看我咋整治你!”
李爱兰的脸,立刻垮了下来,眼神怨毒的盯着李金凤,仿佛这一切,都是李金凤的错一样。
“饭做好了吧?”李福满看向黄玉和赵美霞。
“做好了,按照您出门前的吩咐,今儿夜里的菜也算丰盛,我用了三个鸡蛋,做了尖椒炒鸡蛋。”黄玉赶紧说。
“那你们张姨那儿……”
“张姨的饭也准备好了,中午是我送的,不过晚上一般是金凤妹子送,我就暂时还没去!”黄玉说。
李福满满意的点头,领着一群人,往厨房走。
李老太今儿没去给人做衣裳,就待在家里。
一听说大队交粮拿了第一的事儿,她也高兴极了。
往常对李金凤没有什么好脸色的她,这一次,也不甩脸子了。
虽然打心底还是不大喜欢李金凤。
饭桌上,李大虎和李大禾两个,绘声绘色的说着交粮的事儿,他们啥时候到的,交粮的队伍排了多长。
家里几个人听的目瞪口呆的。
“不过这次,大队能够拿到第一,除了金凤那第一车粮食,后头还是沾了陆同志和赵同志的光。要不是他们两个整了一辆卡车,大队的这第一名,怕是拿的悬乎!”
李大虎忽然感叹了一句。
红旗大队毕竟和县城隔得不近,走路都得一个多小时,又推着板车,路又不好走,花的时间,搞不好更多。
要不是陆建国的那场及时雨,这第一名,难!
“赵同志?赵明诚?他搞到卡车啦?”李爱菊满脸的惊讶,眼底全是欣喜。
李爱菊心底,一直心心念念赵明诚这个城里人,又听到赵明诚搞到了卡车。
心底愈发坚定了,要和赵明诚搞对象的决心。
只是,李爱菊这么一问,李大虎和李福满的表情都不怎么好就是了!
“这是人家的事儿,和你没关系,吃你的饭!”李福满呵斥一声。
这个时候,赵美霞出了声,“爷爷,我妈说,这几天就能安排爱菊和爱兰两个相亲,您看……”
“等三天!三天后,生产队的秧苗肯定全插进去了,到时候,直接让他们在村里的小河边见面,没啥问题,就挑个时间,把亲事定了。”李福满道。
“我不见!我要自己谈!”李爱菊拒绝。
李爱兰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就被李福满一个眼神吓到,话全憋了回去。
“你自己谈?等你自己谈,黄花菜都凉了!这次的事儿,你们两个要是再敢给我闹幺蛾子,你们看看我会不会赶你们出生产队!”
第210章 婚姻不是儿戏(一更)
“爷爷,你这样太不公平了!凭啥李金凤不用相亲?凭啥就我和爱兰要去?”李爱菊气愤难平的问。
“哼,人家金凤丫头现在是大队的技术员,想找什么样的对象没有?倒是你,做饭你会?做衣服你会?你啥都不会,又没本事,要再不趁着年轻早些结婚,以后谁要你?”李福满道。
“金凤,金凤,你们眼里就只有李金凤,你们别忘了,我和爱兰才是李家的亲孙女,她不是!”
“养在李家,就是我们李家的人,你要再胡说八道,别怪我不客气!”
李福满强势镇压,李爱菊再怎么反抗也没有用。
她扔下碗筷,气呼呼的冲了出去。
李爱兰看着李爱菊离开的身影,也想离开,却又舍不得今晚的饭菜。
最后也只能捧起自己的碗筷,快速喝完了一碗粗粮粥。
饭后,李金凤和往常一样,给张秀兰准备晚饭。
张秀兰吃饭的时候,她说起了自己和陆建国处对象的事儿。
“妈,我有对象了!”
张秀兰端着饭碗的手一顿,好半天才出声,“是谁?妈见过吗?”
“没见过,但听过!爷爷旧友的孙子叫陆建国。”李金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