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李家爷爷,我们蔡家,算不上什么有钱人家,可也不会让弟弟刚强饿肚子,只是这自行车,搁谁家,谁家都拿不出来啊!”
  第310章 谈不拢了
  “自行车的事儿,你们就当爱兰是开玩笑的,咱再商量别的,成不?”李福满开口。
  “成,那就商量啥时候结婚!”蔡大花直奔主题。
  “结婚?不先定亲吗?”李福满愣了一下。
  之前商量的是先定亲,定了亲,两家多走动,让李爱兰和蔡刚强两个多了解,再结婚。
  只听见蔡大花说,“我这不是为了两个孩子考虑吗?我们家刚强也老大不小了,都二十多了,搁别人身上,都有小孩儿了。
  至于爱兰丫头,听说也十六、七了,两个早结婚,我们两家人都早省事儿。”
  实际上,蔡大花是觉得,定个亲,还要两家跑,喜糖要买,饭也要招待,又得花不少钱。
  和李金凤定亲不一样,蔡刚强家是本地人。
  饭不会安排在李家,而是蔡家,这些东西,总不能让女方出的。
  加上蔡家人不想准备彩礼,万一定亲的时候,被人一问,又说不出个啥来,不是纯丢人吗?
  李福满觉得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不成,亲还得定,我们李家也没要彩礼,定亲就一大家人请吃个饭的事儿,不麻烦。”
  送走李爱兰的李大虎,一进来,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显然已经听到蔡大花之前说的话了。
  在李大虎心中,定亲是个不能省的流程。而且定亲这事儿,越热闹越好。
  不然谁知道,李爱兰和蔡刚强两个在处对象?
  “是啊,蔡家大姐,定亲也就一上午的事儿,不耽误多少功夫的。”陈招娣在旁边说好话。
  “不办就是不办,反正都是要结婚的。”蔡二花态度十分坚决。
  被几个小辈这么一次又一次的泼面子,李福满脸上的表情,已经有些难看了。
  他看向蔡刚强,“刚强,你的意思呢??”
  蔡刚强一直沉默,没想过会有人突然问自己的意见,一下子愣在那里,好半响才支支吾吾的说了一句,“我听……我听我大姐的。”
  李福满闻言,有些不高兴了。
  上次见面,见得匆忙,他没发现蔡刚强是个这么没主见的人。
  一个大男人,自己成亲的事儿,咋能听别人的?
  “那啥,咱也别争了,一人让一步!蔡家大姐,定亲的事儿,咱听李家的,还是办了。至于结婚的时间,听你们蔡家的,你们觉得咋样?”陈招娣两边都不得罪。
  “我没意见!”李福满开口。
  “俺们……俺们也没意见!”蔡大花说,说完,又开口,“结婚的日子,就定在……定在这个月。”
  八月末,九月初,就是秋收。
  得赶在秋收之前,将李爱兰娶回去,到时候,家里还能多个做事儿的,赚来的工分,也全属于蔡家,和李家没关系。
  说不定,还能用马上农忙,作为随便办婚礼的理由。
  “这个月?这也太仓促了吧?”
  才搞完夏收,正好是七月初,虽然农活儿没多少了,可马上就要防汛,筑堤,谁家也没有时候。
  “是啊,就是因为仓促,所以我们想简单办!”蔡大花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第311章 谈不拢了2
  “到时候,咱两家人吃个饭,生产队的人,咱能请的,咱就请!请不了,就甭请了,反正眼下这情况,谁家也没有余粮,大伙儿不会怪罪的。”
  蔡大花继续说。
  话说到这份儿上,李福满要是还不懂,就真的脑子不好使了。
  “刚强他大姐,这事儿,不可能简单办,我前头几个孙女,都请了生产队的人,不说多热闹,至少心意要到。”
  简单的一碗稀粥,还是要准备的,不然这乡里乡亲的,往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咋相处?
  别人家办亲事,来请你,你去还是不去?
  “我们这心意咋没到了?不也会通知全生产队的人,我弟弟刚强要结婚的事儿吗?”蔡大花说。
  “是啊,您就通知,不安排酒席,到时候,大伙儿心里会咋想?”李大禾在旁边抱怨了一句。
  “这不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吗?要是我家有个城里做职工,吃国家粮的,一个月工资几十块,不随便招待大伙儿吃流水席?
  可问题是没有啊!我们家可是三代贫下中农,可不是那些地主老爷子,地主婆子家家的,钱随便撒。再说了,他们的钱,可是剥削平民百姓来的,我们家可是清清白白的人。”
  蔡大花越扯越远,几乎没法沟通了。
  李福满叹了口气,“亲事的事儿,咱都再想想,先别急着下定论?!”
  “李家爷爷,这事儿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今儿来,就是说亲事的,咋能再想想?”蔡大花不高兴了。
  敢情她这从生产队请假出来,这事儿,还谈不成啦?
  她这半天的工分谁补?
  蔡二花和蔡三花也是一脸的抱怨。
  陈招娣头疼的要死,她还是头一次见谁家结个婚,还有这么多小心思的。
  “刚强几个姐姐,李叔,你们都别争了,咱听听孩子的意见,成不?”
  陈招娣知道,再让几个长辈来管这事儿,非得打起来不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