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具体,还是要看你寄的东西是什么,单纯的信件,几分钱就行了。
  可要是算上包裹,收费自然要贵些。
  “可以!你去那边买!”工作人员给李金凤指了个靠角落比较低矮的窗口。
  李金凤走到那里,咨询了一下,还真可以信封和邮票单独买。
  “同志,请问除了这些普通邮票,还有别的邮票吗?”
  李金凤知道,有种纪念邮票,发行少。
  不会重复印刷,不像平时寄信用到的普通邮票。
  那些用了,就不会再有了。
  “纪念邮票?”工作人员问了一句。
  “恩!是的。”李金凤说。
  “鲁迅诞生八十周年的纪念邮票,詹天佑诞生一百年周年的邮票,都是最近来的。对了,还有几张是tu改的纪念邮票,你要多少?”
  听到有这么多种类的纪念邮票,李金凤想也没有想,“tu改的,能全给我吗?鲁迅八十周年和詹天佑一百周年的有多少?”
  后两种,李金凤其实也想喊全要,又怕数量太多,吓到邮局的工作人员。
  “挺多的,每样大概一百来张吧!”
  “那我各要二十张!”李金凤说。
  “你确定?”工作人员问了一句。
  李金凤一愣,还是点头。
  等工作人员将邮票一张张的数出来,她才知道,原来詹天佑纪念版的还有两个面值八分和十分。
  至于鲁迅纪念版,全是八分。
  tu改的是100圆,200圆,400圆,800圆这种,分别按照四分,六分,八分,十分的价格卖给李金凤,邮局刚好还剩下四张,成了一套。
  所有的邮票加起来,一共花了李金凤五块四毛八,她又买了四十个信封,花了四毛钱。
  这些邮票,现在看起来普通,再过个四五十年,就成了香饽饽,珍藏品。
  收好自己买的邮票和信封,周老太太也给儿子寄了信。
  两个人默契的一前一后,出了邮局,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说起了话。
  “丫头,你那粮食,啥时候能够准备好?”周老太太问。
  “今天就能,您说个地方,待会儿我带着粮食去找您!”李金凤说。
  第327章 原来是熟人1
  周老太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李金凤自家的地址。
  心底,她对李金凤十分信任,不单单是因为她帮自己写了信,还和自己聊了天。
  而是她觉得李金凤这个人,身上流淌的气息,都让自己有种想要亲近的感觉。
  “丫头,我先回家,等你过来!”周老太说。
  “成!”
  周老太走了之后,李金凤先是绕着县城街道,走了几圈,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准备好和周老太交易的粮食。
  细粮有大米、面粉和黑米,一共二十斤。
  再就是十五斤粗粮,一共三十五斤粮食,她背着去找周老太家去了。
  周老太在家里等了好一会儿,听到有人敲门,她立刻开了门。
  “丫头,快些进来!”周老太将李金凤拉进了屋。
  “老太太,这是我从老乡那儿拿来的粮食,细粮是二十斤,粗粮是十五斤。”李金凤说。
  她一说完,周老太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
  细粮,居然还有细粮?
  “丫头,细粮能给我瞧瞧吗?”
  李金凤大方的将自己背粮食的布袋打开,只看了一眼,周老太情绪就激动了起来。
  “是细粮,真的是细粮……丫头,你来的可真是时候,有了这些粮食,我儿子,短时间内,就不怕饿肚子了!”周老太开口。
  李金凤抿嘴笑了笑。
  “丫头,你这粮是咋卖的?”周老太问。
  “不收票证,细粮是五块,粗粮是两块五。如果您有粮票、布票或者工业卷之类的,细粮是三块五,粗粮是一块五,不过粮票得按一斤粮食,收半斤粮票来!”
  李金凤的价格一出来,周老太又惊讶了一把。
  这可是夜市上买不到的好东西,竟然还可以不出粮票。
  这年头,票证比钱还好使。
  票证换钱容易,钱换票证就难了。
  “丫头,我全部用钱买,成不?”周老太问。
  “当然可以!”
  李金凤现在不缺票证,陆建国给了她一个粮票本,里头的票证,全是划拨用的票证,各种各样都有,还是全国通用的。
  “丫头,我一共要给你一百三十七块五毛对不对?不过我手上现在只有五十块,等我闺女下班回来,我让她把钱凑齐了给你成不?”周老太问。
  李金凤看着眼前慈祥的老太太,没有片刻犹豫点头。
  等了半个多小时,周老太的女儿周静终于回来了。
  只是,当李金凤看到她的那一刻,脸上立刻露出惊讶又神奇的表情,“周医生,是你……”
  周静盯着李金凤看了半天,她认得李金凤那双眼睛,那个声音。
  “小姑娘,是你啊,你咋在这儿?”
  周静是当初李金凤和陆建国去医院看望狗子之后,陆建国拉她去门诊,最后拿了自己工作证,找到的帮她包扎伤口的医生。
  那时候,她没有介绍信,原本是不能就医的,但是就是因为陆建国身份的特殊,所以给开了后门。
  周静对李金凤印象特别深,同样的,李金凤也记得周静!
  (求推荐票,谢谢大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