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李金凤确实不清楚,就听见门口一个火柴厂的女工说什么她大嫂偷了东西。
具体是怎么回事,李金凤根本不清楚。
王德宝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和李金凤说了。
接着又问黄玉,有什么要补充的。
黄玉抽泣了两声,“我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为啥周小华不愿意给我作证,明明她……她亲眼看着我捡的粮票。”
“嫂子,这件事,我们先不讨论!”
那个周小华,李金凤估计,也就两个原因。
第一个,自己胆小,怕得罪其他人。
第二个,自己不是什么好东西,羡慕嫉妒黄玉。
不管是哪一个,周小华都是突破口。
“金凤……”
“我们先听听王叔的意思。”李金凤道。
王德宝开了口:“说实话,这件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不牵涉到偷这个字上的话。
不过,这件事儿,被人传了出去,现在只有洗脱黄玉同志偷东西的罪名,黄玉同志以后才能在厂里好好干活儿。
不然,以后的分房,福利啥的,可能统统不会考虑黄玉同志!”
王德宝这话的意思,就是黄玉可能会被关小黑屋。
听到这番话的黄玉,眼泪又出来了。
李金凤握住她的手,示意她不要太难过。
“王叔,我能问几个问题不?”李金凤问。
“当然可以!只要是我知道的,都可以告诉你!”
“那个周小华,来单位多久了?”李金凤问。
“七年!周小华同志孩子都生了两个了,这些年,在厂里,也一直很努力!”王厂长道。
“那……那她分房了吗?”李金凤问。
“还没,不过单位已经在考虑她了,毕竟她来单位的时间长,而且又有两个孩子,就算不考虑她,她两个孩子,也是要考虑的!”
本身城里户口还好,可能直接就有房子,还能领到商品粮。
可那种乡下招工进来的,没有房子,是落不了户的,想吃商品粮,完全是不可能。
父母都吃不了商品粮,孩子更是想都别想。
第1043章 大嫂的难题4(10更)
周小华就属于,男人和自己,都是农村户口。
周小华是招工招上来的,一年就转成了正式职工。
之后的六年,在火柴厂,都是兢兢业业的干活儿。
不过因为没有分房,所以一直顶着农村户口。
幸好,干活儿还有工资,拿到乡下,和亲戚也能换一些粮食。
再就是单位偶尔发的粮票和一些其他东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亲戚家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厕所改成的。
放一张床,一顶柜子,一家四口,挤在那个巴掌大的地方,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也正因为是亲戚,周小华一家,才能住在里头,每个月,她还要偷偷给亲戚一块八毛钱的房租,不然就会被赶走。
这个年代,房屋不允许自由买卖,也不允许随意的租赁。
不过也有像周小华家里这种情况的,偷偷摸摸租亲戚或者熟人的。
对外则说不要钱,实际上,是要钱的。
周小华今天回来的晚,晚饭依旧是从单位带回来的粗粮窝头。
单位的吃的,比外头便宜,粮票也用得少。
周小华平时一个人就顶格买饭、打菜,自己吃一小部分,剩下的,就全部装进饭盒里,偷偷带出来,拿回家做晚饭。
她男人是煤矿厂里干活儿的,天天要下矿。
其实要是能够分到房子,解决户口问题,像这种矿工一个月的粮食供应还是很可观的,得有四十来斤的粮食供应。
哪怕全是粗粮,也足够全家人吃个饱饭了。
而且他们两个的户口能解决,两个孩子也能一并解决了,到时候全家人都是吃商品粮的。
周小华现在最渴望的,就是房子、户口、商品粮!!!!
这三样,偏偏都依托在房子上。
有房子,才有户口,有户口,才有商品粮!
否则,一切都白瞎。
周小华在家里坐了一会儿,已经六岁的儿子和四岁的女儿,就回来了。
一回来,就嚷嚷着肚子饿。
两个孩子,都还没送到学校去,周小华和男人上班的时候,孩子们就和另外一群孩子,到处瞎跑,瞎混。
不过也差不多了,等她分到房子,解决户口,立马将大儿子送去念书。
这样一来,不仅能领到街道的商品粮,又能领到学校的供应。
周小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脑子里,却总是浮现出黄玉那张哭的肿了的脸。
她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质问自己为什么不说实话。
……
李金凤在王厂长办公室,了解完周小华的家庭。
又问了黄玉,最近有没有人针对她之类的,黄玉最后也只说了一个刘凤琴。
李金凤也问到了,刘凤琴和黄玉是同一时间进来的。
刘凤琴是经人介绍,从学徒工做起。
到现在,也还是学徒工。
李金凤基本了解了一个大概,也没有在王厂长面前说什么。
只道:“王厂长,黄玉同志的事情,我想办法去证明她的清白,但若是我证明了,您能不能帮忙做个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