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听了李金凤的话,马丑菊愈发觉得李金凤这人不错。
恰好,这时候,几个人也走到了冯老栓放骡车的地方。
大包小包的行李往骡车上一放,几个人往骡车上一坐,由冯老栓载着骡车,带着一群人,往冯大春所在的生产队去。
因为是市里,到县城还有段路,到了县城,再要下乡。
只是李金凤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骡车一坐,就是一上午。
等到真正到了冯家村生产队的时候,她屁股差点没废掉。
从骡车上下来之后,李金凤活动了半天的筋骨,才勉强让自己恢复了一点点。
冯大春则是一副早就习惯了的模样。
“金凤妹子,俺们这儿,靠近大山,进出一趟不容易!一般大伙儿出门啥的,都是走路,这回俺们算不错的了!”冯大春道。
李金凤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们那儿,也是走路!”
不过从县城到市里,是坐长途汽车。
当然,光是从冯大春的生产队,走到县城,怕都要好久的时间。
“走吧,我带你去俺家!先说明啊,俺家小孩儿多,俺老弟,有五个孩子呢!”冯大春道。
李金凤则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糖果,准备发放给冯大春弟弟的孩子们。
【求月票~~~~】
第1393章 世代参农3(1更)
一路上,李金凤都在观察冯大春所在的生产队,这里地处山脚,空气很是清新。
远远的看去,一座高山,高耸入云,山腰以上,白雪皑皑,如同冬季一般。
冯大春告诉李金凤,山上的雪,常年不会融化。
并且在山上,有一座天池,空气候多变,一天之内可能风、云、雨、雹、雾、雪轮番登场。有时阴沉数日不晴,有时又突然乍晴。
总之,很是神奇!
李金凤上辈子,便已经听说过天池景观,只是一直忙于事业,没有亲自去体验。
这会儿,冯大春告诉她这些事,她也装作第一次才听到的模样,脸上适时地露出诧异的表情。
冯大春道:“金凤妹子,等俺将迁户口的介绍信和介绍证明打好,俺带你上一回山。另外,你上回不是好奇,俺们是咋挖的人参吗?俺这一次也一并带你见识一下!”
李金凤确实对那千年前就存在的职业——挖参人感兴趣,如今冯大春提起,她更是高兴坏了。
终于,几个人进了生产队,最后停在了一座小院子前。
北方的院子,和南方的院子也没差多少。
院子里,晒了些从菜地里弄出来的菜。
再就是院墙上,挂着一些一长串辣椒,几个晒干了的玉米,再就是颜色发黄,像稻草一样的东西。
李金凤路过好几个院子,都看到了这种草。
“那是乌拉草,做成鞋垫,垫在鞋子里,冬天能够防冻!还能做草鞋,质地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俺们这儿的人,都觉得这是钱也换不来的宝贝!”
一听乌拉草的作用如此神奇,李金凤便想起远在安武县李村生产队的人。
大家的草鞋,是稻草编织的,结实度自然就那样,重点是稻草不防寒,也不防冻。
穿着草鞋干活儿,大冬天的,各个都脚都冻得开裂。
要是她能够弄点乌拉草到空间,下回回去的时候,给大家带一点儿,等再入冬的时候,大家的日子,就没有这么难熬了。
“大春嫂子,这乌拉草,你们这儿多吗?”李金凤问了一句。
“当然多,不然咋的每家每户,都备了不少?!你是不是觉得不错,想摘了,做几双草鞋回去穿?俺明天先去办那些证明,下午带你去弄乌拉草!”冯大春道。
李金凤一脸感激。
她的确有这个意思,甚至她十分感谢冯大春,有些话,她还没来得及说,冯大春便了解了她的意思。
“大春,你还和金凤丫头站在外头做啥?还不赶紧进屋,不是说饿了?俺先给你们弄两个生地瓜吃!”
“来了!”
冯大春扯了扯李金凤的衣袖,“进去吧,金凤妹子!”
李金凤跟着冯大春进了院子,刚进院子,五个年纪不一的小孩儿,就冲了出来。
最小的,李金凤估摸着,可能也就三岁的模样,是个男娃,上来就抱着冯大春的大腿,死命的撒娇,“姑,糖糖,吃糖糖!”
另外四个小孩儿,也是眼巴巴的看着冯大春,口水直流,就等着冯大春拿好东西出来。
第1394章 世代参农4(2更)
乡下日子不好过,大家最大的任务,就是填饱肚子。
大人都吃不饱,小孩儿又哪里来的零食?
所以,每回家里大人的亲朋好友过来,就成了小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候。
冯大春挨个叫了自己侄子和侄女的名字,大丫,二丫,臭蛋,狗蛋,臭娃!
臭娃是最小的,也就是抱着冯大春大腿不放的那个。
冯大春的吃的,都在弟弟冯炼钢拿走的包袱里,这会儿,被这么多小孩儿围观,正准备大嗓门喊弟弟拿东西出来的时候,李金凤从衣兜里拿出两把水果糖,“糖糖在这里!”
李金凤话落,几个原本围着冯大春的孩子,这会儿全围着她流口水。
李金凤给每个孩子都分了几颗糖,最后多了两个,她递给了冯大春。
“俺不吃!”冯大春赶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