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我去洪队长家,我们顺路吗?”
“顺路!”
“那我们一起吧!”
“好!”
两个人结伴,贺新去大队长家里,还了锅,并且对大队长夫人表示了感谢。
她告诉贺新,洪队长在村部开会,商量他们这些知青之后的安置问题。
虽说贺新他们是城里来的知青,目前也都有国家的补贴,但这些补贴,也不是一直的。
等来年收了麦子大队分粮,他们就得靠自己了。
贺新没在洪队长家多待,离开的时候,洪队长让她们晚上来家里拿自己的饭菜。
这一天下来,暂时都不算他们的补贴,洪队长用自家的粮食,让知青们吃饭。
从明天开始,他们就得自己安排自己的饭菜。
是让会做的做,还是轮流做,这些都会在这一次大队的会议上有结果。
……
李金凤去了东方红小学,前几天的时候,这边三间旧物子,已经翻修好了,正在建新屋子。
翻修好的屋子里,已经有木匠在这边做学生学习的桌子和板凳。
黑板和粉笔那些,公社还没批下来,不过最迟今年九月之前,就会批。
第1947章 监工2(6更)
等今年九月,李金凤就能够将团团送来念书了。
这也是为什么,她对建学校的事儿,这么仔细的一个原因。
李金凤和正在做工的汉子们打了招呼,本该是猫冬的季节,这些人却还在干活儿。
不过他们也不是白干,这个时候干活儿的,工分要比平时高上一倍。
忙活一天下来,不仅大队包一顿午饭,还能拿十二个工分,一个人只能拿十个,剩下两个,可以记在家里女人和小孩儿头上,换成粮食,也够家里人好好吃一顿的。
男人嘛,再没用,老婆和孩子,总得要养活的。
李金凤一进屋子,正在做木匠活儿的木匠老刘头就放下手上的工具,和李金凤打招呼。
“李队长,过来了呀。”
李金凤是大队的宣传员,算不得队长,比起那些生产队长,自然要差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
但她平日里和大家交流的多,又是专门教大家语录和方针的,所以大家无形中,对她也比其他人尊敬许多。
特别是那些年纪稍大一点的,对李金凤更是客气。
他们心底明白,这么好的日子,是谁给他们的,和领袖有关的人和事儿,都是伟大的,值得尊敬的。
“刘叔,您别叫我李队长,叫我小李,或者李宣传员都行,我可不是什么队长。”李金凤笑嘻嘻的。
“在俺心底,你就相当于俺们生产队队长咧!”老刘头道。
李金凤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干脆转移老刘头的视线,“刘叔,桌子板凳什么的,做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反正每天不休息!”老刘头说着,脸上还有几分得意。
一想到往后,他们大队的娃儿念书坐的是他做出来的桌椅,他就觉得骄傲。
他自个儿没念书,总不能不让后代不念书不是?
再说了,李队长也宣传过了,领袖说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年轻人,就该去念书,整天在大队里瞎晃悠,打架,算啥样啊!
“您要是累了,就休息!”李金凤道。
“不累,俺精神着呢,早点忙完,学校也早些开!”老刘头道。
“刘叔,咱们木板够吗?”李金凤问。
“咋的啦?”
老刘头开始干活了,一边干活儿,一边和李金凤聊天。
“城里来了些知青,应该这两天,大队长就会宣布做知青点,到时候桌子、板凳那些,都得做。”李金凤道。
李金凤估摸着,一决定做知青点,这么的大工和小工,都得先去做那边的事儿。
毕竟学校九月前建好都行。
可知青们吃住,得有自己专门的地儿。
“有呢,等洪队长宣布,俺再做他们的。”
“也行!刘叔,我先回去了,你干活儿也别太辛苦了,注意休息!”
李金凤出去的时候,又和其他人打了招呼,不过那些人的活儿,比木匠老刘头的要危险,李金凤没逗留,回了家。
她回去,贺新也回去了。
她们在屋子里烧了炕,现在屋里,暖烘烘的,一点也不冷。
洪队长派人来和她们说过了,上面发的被子、棉絮那些,等明天,他们开了证明,就去公社拿。
至于免票供应的东西,她们可以自己拿自己的下乡证去公社,或者县城买,这些大队不负责,毕竟那一部分的津贴,也不是发到了大队手里。
第1948章 去公社买东西1(1更)
知青们的晚饭,还是洪队长夫人做的,和中午的差不多,晚上还给炒了两个青菜,都是自家自留地拔出来的,还是老规矩,晚上也动用知青们的补贴,算他这个大队长请的。
贺新和陈墨、张丽三个,吃了晚饭,贺新又从李金凤那儿,借了盆洗脸。
借盆的时候,李金凤特意交代过,是洗脸盆,不能用来洗脚,更不能用来洗别的。
陈墨隔着门,听到李金凤的话,眼睛翻得都快只剩下眼白了。
装什么啊,乡下人,还能有城里人爱干净?
说什么不能洗别的,不就是抠门、小气?假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