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陆建国见她情绪低落,拉着在乡间小路上散步,说说话。
五月,道路乡间小路上,多了不少野花,一眼望过去,花花绿绿的甚是好看。
鼻尖嗅到的是野花的香气,在这么个怡人的环境下,李金凤心情好了不少。
李金凤:“以后等我们老了,找一个小院子,到时候我们自己种花,也不用花盆,就和种白菜一眼种在院子里。”
陆建国眼睛里含着笑,“到时候我种你浇水,咱们还可以像现在这样,天天饭后散步。”
李金凤点点头。
这样轻松惬意的日子,她也喜欢。
“走吧,我们回去,满满在家等着呢!”
绕着大队的乡间小路走了一圈,离喂奶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李金凤忍不住提醒陆建国。
陆建国:“算算日子,那小子差不多可以喝奶粉了吧?早早的让他习惯,你也不用这么辛苦。”
“奶孩子不辛苦,再养几天,等我们回江北,就给他冲奶粉。”李金凤道。
满满虽然胖嘟嘟的,但李金凤明显感觉到,她和团团他们小时候比起来,要瘦不少。
满满生下来五斤多,虽然比这个时候大部分小孩儿都要重,可和团团的七斤比起来,根本没眼睛看。
圆圆和美美是双胞胎,那会儿都是六斤,所以李金凤就想让满满多养养,不说赶得上哥哥、姐姐们,但也不能差太多。
见李金凤这么说,陆建国也不好再说什么。
更何况,满满也是他儿子,他也希望儿子好好的。
……
接下来的几天,李金凤忙着和老朋友告别,顺便开始在大队里物色新的帮着搞语录宣传的。
一开始李金凤是想找大队自己人,可大队认识字的没几个。
识字又没有什么事儿的,那就更少了。
最终还是只能在知青里面找,他们识字,又能抽时间出来。
可知青里,李金凤了解的,就只有第一批老知青,老知青里,譬如罗胜利和张丽之流,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李金凤就去问杨二毛和贺新,他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杨二毛将李振华推荐给了她。
李振华是第二批来的学生知青,人平时话不多,不过性格比较稳重,懂的东西也比较多,不是那种会偷奸耍滑的人,人品上有保障。
杨二毛甚至还和李金凤说,如果他要是决定去bu-队,可以让李振华去学校给孩子们教书。
朝夕相处的人,最清楚一个人的性格。
有杨二毛介绍,李金凤决定见见李振华。
就在大队的河边,大中午的,由杨二毛穿针引线。
当然,见面的理由是李金凤想和李振华请教学习方面的问题。
李金凤拿了一张纸,纸上罗列了几个问题。
等到李振华一过来,李金凤先和他打招呼——
第2024章 回家7(2更)
“李知青,杨向民同志应该和你说了,我有些问题要请教你吧?麻烦你了!”
李振华:“李宣传员尽管开口。”
李金凤拿出自己在纸上写好的几个问题。
前面几个,是她摘抄的语录,也简单,就让李振华解释一下意思。
中间几个是数学问题,至于最后几个,关乎做人。
李振华看完题目,有些诧异,“这些问题是李宣传员自己要问的吗?”
李金凤倒也直白,“前面几个是我要问的,和我平时工作相关。”
李振华知道李金凤在大队的工作,他其实也跟着听过几堂课,他知道李金凤讲语录、思想和别人不一样,不只是单纯让别人怎么背,她还会给大家讲意思,将内涵。
有时候甚至还会说些小故事,她讲课,大队的人都会去听,特别捧场,也特别积极。
按照她的法子,哪怕不识字儿,也基本能把她教的领袖语录背下来。
所以李金凤前几个问题,李振华并不觉得有什么。
可中间那些数学题,瞧着像是初、高中的题目。
李金凤和李振华解释,“中间和后面的问题,都是替我几个孩子问的。我没念过书,但是为了将来教孩子不匆忙,就想提前学学知识,等以后孩子们遇上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也不至于什么也不懂。”
李振华听了恍然大悟,耐心的帮李金凤解答了起了难题。
他倒是耐心,李金凤有时候故意曲解他的意思,他也不生气。
解释完第一遍,还会有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李金凤说她懂了,他才换下一个题目。
单单这一点,确实像个老师。
学生们年纪小,调皮捣蛋的有,一直学不会的也有,耐心就成了很重要的东西。
李金凤几个问题,花费了李振华一个上午的时间,到最后,她告诉李振华自己全懂了,李振华松了口气的同时,又面露微笑。
李金凤冲李振华道:“谢谢你李知青。”
李振华摇头,“看李宣传员这么努力学习,我很惭愧。”
来了这边之后,他基本放弃学习了,每天过的日子,虽然算不上浑浑噩噩,但也像找不到方向了一样。
可现在见李金凤为了自己将来不被孩子们问倒,竟然自学了初高中的数学,这让李振华突然找到了方向。
学习之事,哪怕不是为了自己,也不该放弃。
将来他也会有孩子,虽然不知道是哪一天,可要是按照他现在这个心态,没准到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忘记自己这些年学到的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