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她大哥也不合适去照顾外公。
“你大哥知道你做的决定吗?”李金凤问。
周玉摇头,“他不知道!大哥说让我留在江北,他会拜托朋友帮我找工作。金凤姐姐,我不想去国营厂,我就想回天津。”
周玉做这个决定,不是临时起意。
打从知道,她还有一个外公,她就想尽尽孝。
他们只有一个外公了,要是外公出什么意外,而他们又没有尽过一天的孝道,大概会后悔一辈子。
李金凤:“既然做了决定,那就去将决定贯彻到底!”
“金凤姐姐,你……你不反对?”周玉面露惊讶。
她以为,李金凤会反对,甚至劝自己。
要知道,下乡去的第一批知青,到现在都没有回城。
她也问过在西北的贺新,她说西北那边的知青,基本都在坚守阵地。
除开极个别,因为结婚,因为工作,因为生病,离开农村的,除此之外,有些都已经在那边安了家了,有了妻子,有了丈夫,有了孩子,有了家庭。
“我为什么要反对?或者说,我反对大概率没什么用吧?既然如此,我还不如支持你,成为你的后盾!”李金凤道。
“谢谢,谢谢金凤姐姐!”周玉直接就冲她鞠躬了。
有李金凤同意,她相信,她哥哥也不会说什么反对的话。
“小玉,我虽然不反对,但我接下来说的话,你一定要,一定要记住!”李金凤道。
周玉疑惑的看着她。
“哪怕你下乡,哪怕你每天要干农活儿,都要抽时间出来学习。另外……如果你在那边遇上了心怡的对象,朝着结婚这个方向去的,你一定要考虑好对方的人品,以及追求,人品好不好,追求和你是不是一样。如果条件都满足了,再考虑结婚的事儿。”
周玉不知道李金凤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但她将李金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记到了心底。
正是因为这番话,之后在天津农村,哪怕再辛苦,再累,周玉也没有放弃学习,在面临人生大事儿的时候,更是将李金凤说的条件,都充分考虑了。
……
春节期间,李金凤没出去走亲戚。
四个孩子,全让陆延之和沈婉带着。
陆明芳他们,回了郭颂家里。
陆建国有假,就在家里陪着陆老爷子下下棋,聊聊天。
李金凤还是一如既往的缠着李德三问古董。
第2328章 李德三的故事5
半个月时间,李金凤学到的知识,足够她终生受用。
李德三还是第一次教徒弟,对李金凤的表现,他也还算满意。
不过他不会说,免得李金凤骄傲。
李金凤用小笔记本做了总结,足足写了十页纸,全是李德三说过的话。
不管放到什么时候,大概都能让人受益匪浅。
“爷爷,你帮我掌掌眼睛,看看我还有什么遗漏的没!”李金凤道。
李德三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
总体上,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拿毛笔,修改了几个部分,将笔记本还给李金凤。
“爷爷……你是不是在清-朝皇宫待过啊?”李金凤顺势问了一句。
李德三倒是没有像从前一样,直接忽略,或者干脆转移话题。
他看着李金凤:“你真想知道?”
李金凤当然想知道。
她是真好奇古代宫廷生活。
特别是这些天,听李德三说古董,她越听,越觉得心痒痒。
“恩恩!想知道,非常想知道!主要还是想知道,宫里娘娘们的生活,宫里其他人的生活,是不是和传闻中一样,金碧辉煌,奢靡到花钱如流水。”
李金凤一个现代人,对古代的事情,确实会比常人好奇一些。
而且她感觉,从李德三嘴里说出来的事情,完完全全当成课本来读,绝对的真实。
李德三一脸无奈的摇头,“得,反正年纪也大了,那就随便和你说几件,你心底记着,往后若非绝对信任的人,绝对不可提及。”
这是李德三第一次和李金凤吐露他的过去。
李德三是个太监,从小就被清朝皇宫大总管太监收养,做那人的义子。
李德三跟着干爹,也就是李金凤的干曾爷爷,辉煌过。
但也见证了一个朝代的没落。
李德三是被干爹从皇宫里送出来的,送出来之后,他就一直在蒲公英生产队,装疯卖傻,艰难度日。
人这辈子,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没错,但李德三这辈子的经历,足够写成一本书了。
所以,虽然握有大笔财富,以及无数的古董珍藏,但李德三对未来,也早就失去了希望。
他年纪越来越大,平常人能够拥有的子嗣,能享受的天伦之乐,于他来说,更是这辈子最大的奢侈。
待他死后,不会有人给他收尸,也不会有人给他盖棺掩土。
他死后,可能会成为恶狗嘴里的一口吃食,而那些所谓的财富,最终也会在所有人面前暴露,他这辈子,注定成为一抹孤魂,到死都没办法安息。
可老天待他不错,阴差阳错,他认了孙女,还有了曾外孙,哪怕是死后,也有一个人记得他。
清明时节,会有人给他扫墓,给他上香。
李德三在说自己过去的时候,脸上是带着笑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