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但却一直没有收到国-家要让他们回城的消息。
最早一批的知青,很多就留在农村结婚生子了。
与其让小玉找个五大三粗,大字不识一个的男人,倒不如考虑段止安这种和她没有什么差距的高中生。
虽然段止安是农村户口,可他这个会计身份,就注定了他一辈子不用干农活儿。
到时候,两个人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小宝将这些情况都和张廉峰分析了一遍。
听完,张廉峰心底的担忧,少了不少,“不管是小玉,还是周成,又或是你,你们的终生大事,我都不管,你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
但处对象结婚,到底是一辈子的事儿,你们可得慎重才是!”
张廉峰的话,无端的让小宝想到了李金凤。
当初她也是这么告诫自己的,对待结婚的事情,一定要慎重,不能感情用事。
也不知道金凤姐姐现在怎么样了。
她要是知道自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儿,就离开了医院,会不会生气。
就算不生气,也会失望的吧?
她明明送他上火车的时候,都和他说了,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联系她。
他明明可以打电话,也可以发电报,可偏偏选择了时间最久的写信。
不是为了逃避,又是为了什么?
“小宝……”
“小宝……”
小宝走神的厉害,察觉到张廉峰在叫自己的名字,一抬头,就对上了张廉峰担忧的目光。
“二爷爷,我……我没事!”不待张廉峰出声问,小宝直接开口。
张廉峰叹了口,“我知道,你这次过来,是遇上什么难处了,我也不逼你一定要告诉我,但我还是希望你好好的。”
张小宝:“我知道的,二爷爷!”
休息够了,张小宝起身去采草药,张廉峰要跟着一起,他没让,还让他就坐在原地休息,要是有人过来,就随便抓一把草,说是草药就行了,反正也不是每个人都认识草药的。
采了药,下了山,小宝和张廉峰下山。
晚上的时候,所有人都睡下了。
小宝拿着自己一早上去乡里供销社买的五花肉,再就是一点精白面,十个鸡蛋,去了张廉峰住的牛棚。
牛棚里一共住了八个老人,六个男的,两个女的。
这几年,张廉峰和他们相处,既知道了彼此的故事,也清楚了那些人的为人。
他们都是靠得住的,并且怀着同样一个憧憬和期待,就是有一天,能够堂堂正正的离开牛棚。
张小宝去敲门,几个老人,都还没睡下。
来开门的是张廉峰,一开门,就将小宝拉进了屋,并且观察了屋外好久。
第2414章 饱餐一顿(3更)
“放心吧,张爷爷,我来的时候,仔细观察过,没有人跟着。”
小宝是j区医院的,也算半个当-兵-的。
小小的侦察,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小宝是张廉峰亲兄弟孙子的事儿,张廉峰没有对牛棚里几位老人说。
但大家都知道,他们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不然小宝也不会来这边,更加不会给他们几个老人家看病。
小宝:“我带了些五花肉,鸡蛋,还有精白面过来,趁着这会儿大家都睡了,我给你们煮面条吃。”
一说有肉,又有面,几个老人家口水都流了出来。
说干就干,烧火的烧火,洗锅的洗锅。
小宝负责揉面,擀面。
再就是将五花肉洗干净切好焯水,焖在锅里。
说起五花肉,小宝还是和李金凤学的。
切好的五花肉,焯水之后,放在一边备用,
放了油,再放几粒冰糖炒色,再在锅里放入五花肉,几种调味料一起炖煮,先是大火,再转小火,炖上半个小时。
这样做出来的五花肉,油而不腻,而且软烂弹牙,就是火候,小宝掌握的不太好,和李金凤做出来的,总有一些出入。
小宝一个人负责炒菜,煮面,灶台边上几个老人看的口水直流。
他们来这里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一大锅的肉,根本忍不住。
五花肉煮好,再煮面条。
八个老人,一个人一碗,再用鸡蛋,做成一大锅蛋皮汤。
有肉有鸡蛋,谁也顾不上矜持为何物,一碗面条,一大盘红烧肉,吃了个精光。
最后,恨不得将碗都给舔一下。
不过到底还是顾念着那点面子,谁也没有这么做。
一个姓范的老同志,捂着肚皮,感慨了一句,“我活了快六十年,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面条,这么好吃的红烧肉。”
这位姓范的老同志,就是首都来的。
小宝抿嘴笑了笑:“要说到最好吃的红烧肉,我绝对称不上,我倒是认识一个人,她做的红烧肉,比我做的好吃一百倍。”
“谁?”范光明问。
小宝:“我姐姐!我这道菜,还是向她学来的,只可惜,在火候这块儿,始终不如她掌握的好。”
小宝做的红烧肉,在范光明心中,已经属于顶级了,如今他告诉自己,还有比他更厉害的,范光明觉得自己嘴里的馋虫,都快爬出来了。
“你姐姐在哪儿?”范光明问。
“在首都!”小宝不避讳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