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

  李金凤一路上,看到了好几个拖家带口的。
  她举起相机冲团团他们拍几张照片,还有些学生过来问她,是不是学校安排拍照的,主动让李金凤帮忙拍照。
  咔嚓几下,不知不觉,拍了不少照片。
  镜头里,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腼腆的笑容,他们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李金凤上辈子也经历过大学,但是没有见过这么纯粹的眼神。
  有个带着孩子的男人问李金凤,“你拍好的照片,能不能给俺洗一份?俺给你钱,娃儿出生这么久了,还没一张全家福!”
  李金凤笑了笑,“好啊,照片可以给你,不过我不收你钱!另外,你可以告诉我,你是哪个系的,叫什么名字,我到时候好让人给你送照片!”
  “俺姓马,叫马向东!”
  第2615章 摸石头过河
  “俺是法学系的,这是俺媳妇儿,她也考上大学了,不过不是俺们清大。这是俺娃,马大军,马小军,还有马小妞!”
  马向东操着一口东北音,为人很是和善。
  李金凤看向团团:“儿子,记住了吧?”
  “记住了!”团团点头。
  “儿……儿子?他……他是你儿子?”马向东有些懵。
  “怎么?不像吗?”李金凤笑了笑。
  “你这也太年轻了,瞅着和他年纪差不多。”马向东道。
  “你今年多大了?”
  “三十三!”李金凤道。
  “俺媳妇儿比你还小,可看着……”马向东话说到一半,赶紧噤声。
  自己媳妇儿,自己可不能说让她难过的话。
  李金凤:“我再帮你们拍几张全家福,你们找个地方做背景!”
  马向东和媳妇儿带着三个娃一起,找了颗树做背景。
  往里走,又在几个标志性的建筑下面,拍了照。
  马向东媳妇儿非要给李金凤钱,被李金凤拒绝了。
  她晃了晃相机,“我给不少人拍了照片了,每个都没要钱,不能在两位大同志和三位小同志这儿破戒!”
  马向东媳妇儿,这才没有坚持。
  报名注册后,李金凤又给路人拍了几张照片,有需要照片的,李金凤就要了信息,没有需要的,照片她就做纪念。
  报名注册完的同时,分配了宿舍。
  李金凤和小九他们一并送团团去了宿舍。
  这时候宿舍的条件,还远比不上李金凤上辈子,就连厕所都还是公共的。
  当然,学校有澡堂,可以每天去澡堂洗澡,热水每天供应。
  铺好床单被褥,放好衣物,就轮到送其他人报名了。
  李金凤想着自己熟悉首都大学,所以调整了一下报名顺序。
  最后才是小九,她一个人送就行了。
  不过她低估了孩子们的耐心,哪怕是报了名的团团,也跟着去了大安和小武的学校。
  最后,每个人都去了对方的学校,见了对方的校友,还有对方的宿舍。
  对大学,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李金凤送完所有的孩子们,已经是下午了。
  午饭是在大安的学校解决了,或许是为了方便入学的学生们,食堂里吃饭都没有收票,只要有钱,就能打到饭菜,就连荤菜也不要肉票。
  而且学校食堂的饭菜很是不错,红烧肉做的齿颊留香。
  李金凤还开玩笑,说以后要经常蹭饭。
  大安将这话当了真,隔段时间,就叫她去学校吃饭,当然,这是之后的事儿了。
  司机小陈送李金凤回了家,陆老爷子他们,问起了孩子们的事儿。
  李金凤一一回应。
  这一进大学,以后孩子们回来,就只能周末了。
  平时都要留在学校学习。
  郭颂道:“说起这件事儿,还有另外一件事儿得说说了!也就是昨天,一个历史学的教授和我说,眼下孩子们入学,连课本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往后,编写教材,怕是学校老师们都要头疼的事儿了。”
  李金凤:“刚开始,肯定问题一大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了!”
  第2616章 又一喜
  “说的也是,现在是个好的开始,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总不能败在这儿的!”郭颂笑着道。
  郭颂说的这个问题,不只是历史方面。
  别的专业都一样,没有合适的教材,需要老师们掌控全场。
  并且学校储藏的书籍不够多,学生们想学习,还得费些劲儿。
  隔天,李金凤去学校上班。
  关教授也在提教材的事儿。
  他倒是有自己的教材,是他自己这些年编写出来的,可学生们没有。
  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去复印,然后慢慢联系学校,看看能不能联系出版的,将教材弄齐。
  李金凤和他说其他系也是这么个情况,估计等学校出面处理,要花不少时间,不如他们自己先弄着。
  虽然要花些钱,花些精力,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关教授同意李金凤的说法,他和李金凤亲自跑了好几次出版社,校对稿子,也校对了好几次。
  没有教材,就用板书,学生们也刻苦,一个个记笔记,问问题,几本书全班轮流着看。
  学生们爱学习,老师们也高兴,付出再多,也觉得值得。
  差不多到了六月的时候,课本总算是弄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