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隔天一早上,赵中兴赵队长,在大队广播里催促大家去打禾场上开会。
  大家还以为和往年一样,是抢收前的动员会。
  没曾想,到了打禾场,说的竟然是小宝结婚的事儿。
  “小宝是咱们大队出去的人,他生在咱们大队,长在咱们大队,就相当于是咱们自己的孩子。
  现在他要结婚,大家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有东西的出东西,争取在抢收前,将婚礼给办了。
  当然,也不是白帮!大家出了东西的,都来大队会计手上做个记录,到时候小宝和金凤给的钱,咱们买了农具,剩下的,就给这些出了人,出了力,出了东西的。
  反正不白占便宜,外头是啥价钱卖,咱们多出一个一分两分都成!”
  这些都是李金凤和赵中兴商量好的。
  不白占便宜。
  想用钱换的,那就给钱。
  想要票证换的,就给票证。
  一番话说完之后,大家也是神情激动。
  有些直接就回家去找自家有啥东西了。
  还有几个女红不错的,自荐来帮忙缝喜被,做结婚的嫁衣,鞋子等等。
  李金凤一开始没抱太大的希望。
  她都想着,实在不行,就拿空间里的算了。
  反正棉胎,红色的喜布她都有。
  谁知道,大家一点凑一点,还真的凑出了一床被子的棉胎。
  另外一床,实在凑不出了,李金凤就自己去了一趟黑市。
  结果根本没用到空间里的东西,就将东西凑了个全。
  聘礼暂时不买,毕竟那些大件儿,也没办法带到首都去。
  但小宝用红纸给简舒写了,他会准备的聘礼。
  比如三转一响,比如结婚用的大衣柜。
  另外,就是一台进口电视机。
  电视机他是和之前一位治过病的老同志挂好钩了的。
  那位老同志一次找人入了两台。
  本来是想着送给儿子的,但小宝开了口,他就转给了小宝。
  买外汇券和买电视机的钱,加起来都快两千了,价格不便宜,但小宝觉得值得。
  小宝有聘礼,简舒也有陪嫁。
  不过因为没有和父母提前商量,具体的她也不清楚。
  第2700章 李秋收和蒋小琴被打
  这几天,大队的人都忙起来了。
  一个个都跟自己嫁闺女,自家娶儿媳妇似得。
  尽心尽力,劳心劳力。
  终于,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将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简舒的喜服是村里几个老太太一起帮着缝制的,但是上头的绣花,确实出自李老太之手。
  到底是给大队做过裁缝的,哪怕年纪大了,手也巧得很。
  还有鞋子,是张秀兰做的。
  其中鞋子的样式,还有美美的手笔。
  传统中,加了几分时髦。
  李金凤没参与那些,她从空间里,挑了一对儿龙凤金镯给小宝和简舒。
  另外,当年张奶奶让她和小宝挖出来的宝贝,李金凤一直在等机会还给小宝。
  如今他这么大了,娶了媳妇儿,这些东西,都得让媳妇管着了。
  当然,得回了首都再给,不然他们也没办法运到首都去。
  结婚那天,全村老少爷们基本都来了。
  就连知青们也是。
  大家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在大队待多久,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留下些回忆,就留下些回忆吧!
  李秋收和蒋小琴两个也来了。
  倒不是说和小宝有多深的感情。
  主要是这次办酒,李金凤买了大队一头猪。
  除开任务猪,每年大队也会留几头猪到过年时,分给大队的人。
  这一次李金凤愿意出高价,大家也愿意将过年的猪肉,分一些出来,促成这次酒席的办成。
  说到底,蒋小琴就是来吃猪肉的。
  自从搬到那个破屋子之后,她就没有吃过一顿好饭。
  从李家分的细粮,一天就吃完了。
  粗粮蒋小琴说拉喉咙,吃不下。
  又让李秋收去大队借粮食。
  一借就是五十斤细粮。
  赵中兴作为大队长,当然不同意,给了二十斤粗粮,让他们吃完了,再去借。
  吃了几天粗粮,蒋小琴嚷嚷着要改善生活,就厚着脸皮和李秋收来了。
  这顿饭,安排在李金凤的新家。
  堂屋几桌,临时搭建的遮阳棚里几桌。
  桌上大鱼大肉,弄得桌上的人口水直流。
  蒋小琴是最不客气的那个。
  一桌子菜,一上来就让李秋收帮着往自己碗里扒拉。
  自己碗里都堆成山了,还不肯停手。
  桌上其他人的怒火,都快冒烟了。
  偏偏今天是别人结婚,也不好在婚礼上闹事儿。
  蒋小琴吃饱喝足,碗里剩了不少荤菜。
  她将碗筷一扔,“什么嘛,也不咋好吃,也不知道你们争个啥劲儿。”
  一群人恨不得吃了她。
  是谁害的他们只能吃素的?
  又是谁浪费那么多肉,害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的?
  蒋小琴和李秋收两个吃完就走了。
  谁曾想,隔天大队就传出大消息来了。
  蒋小琴和李秋收被打了。
  特别是蒋小琴,嘴差点都被撕烂了。
  李秋收护着她,也被人打破了头,血流如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