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她的户口迁移证明,沈辉已经在办婚礼前,带她在户籍管理所打了。
另外,结婚证是在乡政府领的,和六十年代的结婚证差不多,同样是一张奖状。
结婚证明,户籍迁移证明,都由沈辉收着,等到了首都,他亲自带张秀兰,将张秀兰的户口,转到他的户口本上。
往后,粮油本上,就不会孤孤单单,只有沈辉的名字了。
到了县城,李金凤将拖拉机寄放在农技站。
县城不大,从农技站走到汽车站,也不要多久时间。
到了农技站门口,张潮生冲沈辉和张秀兰两个道:“爸妈那儿,我这些年,都有偷偷拜祭,他们要是知道,你们两个结了婚,一定会很高兴的。
妹妹,往后不管你在哪儿,都要对自己好好的,大哥也没有什么能为你做的了,唯一希望的,就是你和行舟两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这样就不枉费,你们两个等了彼此这么多年!”
张秀兰看着张潮生,努力忍着泪水,“放心吧大哥,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张潮生和李金凤商量过了,李金凤到时候去首都拓展业务,他就不去了。
就在加工厂这边看着,一直到他动不了为止,就退休,帮着大安和小武两个看孩子,照顾家庭,含饴弄孙。
沈辉:“大哥,有时间回我和秀兰那儿看看,屋子很大,有很多房间,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第2915章 出国通知书来1
“好……”张潮生点头。
他和李金凤目送张秀兰和沈辉两个,坐上去农山县的汽车,一直到汽车看不见了,才回去。
张秀兰和沈辉两个,在农山县待了七八天。
这七八天时间里,除了扫墓,拜祭父母。
张秀兰还和大队的大部分人都打了招呼。
有些年纪大的,认出了张秀兰。
对于张秀兰当年的离开,也是有诸多的好奇。
不过除了张队长一家子,张秀兰没有和任何一家人深交。
可这样,也挡不住一些人自来熟,甚至张秀兰在大队的短短这段时间里,大队来了好几个妇女,要给大安和小武说媒的。
原本这事儿,是该给张潮生说的。
可张潮生一走就是一年多,到现在都没有个踪迹。
眼看大安和小武就要大学毕业,工作包分配了,不少人都在计划着,将自己的女儿或者亲戚的女儿,嫁给两兄弟。
到时候,女方顺理成章的跟着去城里过好日子。
虽说两兄弟的年纪不小了,可没人在乎这些。
张秀兰推脱了好几次,别人还是不依不饶的上门,最后她也懒得管这事儿了。
一旦有人上门,她就带着沈辉往张队长家里跑。
别人忌惮张队长和骂人不嘴软的张水莲,不敢上门。
拖着拖着,拖到了张秀兰和沈辉两个悄悄离开。
等大队的人发现时,已经太晚了。
一时间,除了捶胸顿足,惋惜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张秀兰和沈辉两个回了首都,沈辉将户口的问题处理好。
张秀兰搬进了他的四合院。
平时工作日,沈辉上班,她就在家里打扫屋子,整理院子。
院子的空地上,被她垦出来了,准备秋天种些菜。
另外,沈辉拜托老朋友,买了家电,电视机,电冰箱还有洗衣机。
明明不是最年轻的的,但却是一群人里,最先凑齐三件套家电的。
就连小宝、金娃他们,都觉得羡慕不已。
李金凤在大队加工厂,忙到十月国庆节。
这段时间,厂里的订单,又翻了倍,幸好去年赵中兴去附近好几个大队,谈了收购辣椒的事儿,不然还真接不了那么多订单。
十月中旬,李金凤接到首都的电话。
是美美打过来的,电话一接通,美美就冲李金凤道:“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啊!”
“随时可以回来。”李金凤道。
李金凤没有哄美美,张潮生现在在加工厂,俨然厂长一般的存在。
加上厂里的员工,都很努力,且上进,李金凤要回首都,也不是不可以。
加上她想在首都开服装厂,现在回去,也能做些准备。
“太好了!妈妈,有个好消息,要和你分享。”美美道。
“什么好消息?”李金凤好奇。
“妈妈,我国外大学的通知书来了,esmod高级时装学院。妈妈,我可以出国留学了!”
李金凤一阵狂喜,“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我马上买火车票回来。”
美美拿到心仪国外服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意味着很快,她就要出国了。
第2916章 出国通知书来2
美美一出国,也不知道是几年不回来,李金凤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女儿。
“美美,你真的太棒了!妈妈现在和你当初考上大学,拿了高考状元一样高兴。不……比之前更高兴。”
现在这条路,是女儿想走的,她作为母亲,支持的同时,还带着极大的喜悦。
美美:“我也很高兴,不过我更想见到妈妈!对了,妈妈,还有件事。姑爷爷六月份让小九舅舅报名参加一个什么考试,好像有三个考区,我们首都,上海,再就是广城这三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