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李金凤和周巧两个还没买衣服和鞋子。
  鞋子李金凤挑了两双,都是黑色漆皮的,款式简单,她的那一双是高跟,周巧那一双是平跟。
  两双鞋三十块钱,李金凤付的账。
  等她和周巧两个穿上新买的鞋,李爱兰不肯干了。
  “鞋子我也要!”李爱兰道。
  “你钱花在买夏裙和凉鞋上了,怎么要?”周巧不客气的道。
  “我不管,反正你们有,我也要!”李爱兰一副不讲理的样子。
  周巧和李金凤两个,都知道,这个头不能开。
  一旦给李爱兰买了鞋子,下一步,她们买其他的东西,李爱兰也会要。
  倒不是舍不得这些钱,而是看人配不配。
  “这样,布裙子和凉鞋你拿去推掉,还有你买的丝巾一起,退出来二十块,你拿来和我们一起买鞋子。”周巧好心建议。
  李爱兰将衣服抱得紧紧的,“我不退,我买了的,就是我的!你们给我付钱,回去你们找大臭和二臭要,他们明年……明年还有奖学金。没错,预支明年的,你们还要给我二十块!”
  李金凤现在才知道,什么叫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原以为李爱兰二十块钱就能打发了。
  结果是她多想了。
  这种情况下来,她待会儿肯定要预支大臭和二臭上班后的工资,别说二十块,两千块都能花光。
  李金凤微微一笑,“且不说明年的事情,八字没一撇,你怎么就知道,孩子们没有别的用途?就算没有,我们又凭什么给你预支呢?”
  “凭我是大臭和二臭的亲妈,给亲妈花钱,天经地义!”李爱兰很是嚣张。
  “你还知道你是两个孩子的亲妈呢?养不见你,花钱的时候,就死命攀关系了?”
  第2935章 商机1(1更)
  “李金凤,你小气抠门,就别说话!这钱又不是不还的,到时候让大臭和二臭还不就行了。”
  李爱兰还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周巧是在看不下去了,“金凤,我们走吧,别搁在她这儿浪费时间,我们去供销社自己扯布做衣服!”
  “行!”
  两人往百货大楼外面走,李爱兰在后面追。
  “给我钱,给我钱,喂和你们说话了,给我钱!”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金凤和周巧两个欠了李爱兰的账。
  周巧气不打一处来:“大臭和二臭两个脸皮薄,估计遇上李爱兰这种脸皮厚的,只有吃瘪的份儿!”
  李金凤:“算了,不理她。”
  “没错,不能惯着她!不劳而获就算了,事事拿大臭和二臭做文章。这两个孩子,命苦啊!
  将来找了对象,怕也不能带回家,不然以李爱兰的性子,没准不给聘礼就算了,倒还找人家要钱!”
  周巧说的,极有可能。
  李爱兰没心没肺,只想自己高不高兴,哪里管孩子们死活。
  不管是大臭和二臭,还是蔡家剩下三个臭臭,往后的日子,都让人揪心。
  况且她一把年纪了,也没有人指望她会幡然悔悟,要悔悟,早就悔悟了,不至于等到现在。
  最好的法子,就是扔在一边,不理不惯着,省的不知道自己是谁。
  ……
  李金凤和周巧两个到了供销社。
  周巧要选布料做衣服。
  没想到,遇上供销社搞促销。
  供销社卖布的柜台,供销社社员极力向周巧和李金凤推荐。
  她指着一块红色和一块蓝色的布道:“这种以前两块五一米的,现在两块一一米,布票也只要三寸布票。”
  李金凤看了一下布,是棉布,质量还挺好的,差不多七毛钱一尺,三尺等于一米。
  “这颜色不大适合我啊!”周巧瞧了瞧红色,又瞧了瞧蓝色。
  “主要是这两种,都有促销,卖的特别好!”供销社社员道。
  “没有白色的棉布?”周巧问。
  “白色的棉布?更便宜,一块二一米,不要布票!”供销社社员说着,拿了一块白棉布出来。
  李金凤摸了一下质地,感觉差不多。
  “这不是差不多吗?怎么价格差这么多?”
  二块一和一块二,差了足足九毛钱。
  “也不怕告诉你,现在省城各个纺织厂都积压了不少存货,全是这种白棉布,不要布票的促销,可是别人看不上啊。
  眼下大家都买的确良,的确良府绸,六块钱一米,还要三寸布票,都抢疯了。”
  供销社社员的消息,远远比一般人知道的要多。
  看似简单的一些事情,实际上,反应了的东西多了去了。
  八十年代初,正是全国人民求变,求时髦的时候。
  以往化纤产品,譬如的确良之类的,想买买不到。
  大家见到最多的,还是棉布。
  但是棉布不好看,种类和款式很单调,总共就那么几个颜色,白色,红色,蓝色,或者灰色。
  六七十年代还好,要是到了八十年代,除非在颜色和印花上下功夫。
  第2936章 商机2
  李金凤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点。
  她看向供销社社员,“你们的棉布,一般是哪里来的?”
  “还能是哪里,省城第一棉纺织厂和第二棉纺织厂,下面的市县,也有供货的。你们看看,要多少布,我帮你们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