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7章

  李金凤给自己的时间是二十年。
  二十年时间,如果她的服装品牌没有做起来,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她会退出这个行业。
  肖敏听不大懂李金凤的话,不过李金凤是老板,她又拿李金凤的工资。
  在李金凤说完之后,肖敏带头鼓掌,“金凤姐说的对,我们都该多听听金凤姐说话!”
  这拍马屁的话,李金凤压根没往心里去。
  事实是怎么演的,李金凤清清楚楚,断然不会被肖敏几句拍马屁的话,就给忽悠住。
  不过其他人是不是,李金凤就不敢保证了。
  反正肖敏今天一上午的表现,她是看在眼睛里的,足够的亮眼!
  吃完饭,休息片刻,不到一点,店里又来了客人。
  张秀兰和陆明芳两个,都帮着过来作介绍,再是带顾客去收银台付账。
  到下午五点半,服装店的售货员下班,齐贺胜和赵明诚留下来和李金凤清点货物,再是数钱。
  在已经是打八折的情况下,今天的营业额,达到了两万多。
  齐贺胜和赵明诚两个,都傻了眼。
  “除掉各种房租水电,人工,我们这一天的利润,也有一万往上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国家取消了布票。
  买衣服,买布,都不需要布票这种东西了。
  第3074章 做运动服1
  布票一取消,首都各大纺织厂,都争相来了一次棉布,的确良布,以及各种布料降价大促销。
  李金凤和齐贺胜他们,就是抓住这个机会,和各个服装厂,签订了好几种布料的合同。
  前前后后,进了将近十几万的原料。
  那时候,还觉得有些冒险。
  但是现在想想,一点也不觉得冒险了。
  八十年代的钱,好赚!
  “眼下,咱们服装店和服装厂的知名度还不高,我估计再往下走,利润还得往上!”齐贺胜道。
  赵明诚:“可到时候,过来买衣服的人,也会减少!”
  李金凤:“可以提高价格!工资一涨,咱们的服装也跟着涨!”
  这几年,原材料是不会涨价的。
  眼下,棉布,的确良布,都有点生产过剩。
  主要是棉花连着几年丰收,的确良布,也就是化纤布的生产技术,也越来越娴熟,不降价,是不可能的。
  “反正这个服装厂是开对了!等咱们有了订单,就扩大生产!”
  整整一个夏天,李金凤的服装厂,都在供应服装店。
  刚入秋,服装店就换上了一批秋装,针织衫,手织毛衣,再就是各种大衣外套。
  与此同时,服装厂又开始生产运动服了。
  并且这段时间,齐贺胜一直在招人。
  各大纺织厂下岗多少个,他就招多少个。
  还有些是直接从纺织厂拉过来的,熟练工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多加十块钱。
  八十年代,十块钱的作用有多大,不需要李金凤多说。
  反正随着服装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也开始接订单了。
  基本上,要的都是明年的夏装,男女的衣服都有。
  甚至还有上海那边的,过来进秋装。
  有了订单,厂里生产线日夜加班加点,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来。
  李金凤花了好几套运动服样式,又单独进了一批适合做运动服的布。
  齐贺胜找到她。
  “金凤姐,眼下咱们厂里的订单,主要是要夏装,这外套和裤子算是怎么回事,一定要大批量生产吗?不能延迟吗?”齐贺胜问。
  “不能!”
  “能问问原因吗?”
  “明年是什么时间,你知道吗?”李金凤问。
  “84……”
  “明年运动员会去老美那边参加奥运会,到时候运动员们,肯定是要穿运动服比赛。”
  据李金凤所知,明年奥运会结束之后,就会掀起一股运动服热潮。
  “咱们都喜欢运动员,如果他们身上穿了运动服,换做是你,你想不想穿和他们差不多,或者一样的衣服?”
  “当然想!”齐贺胜道。
  “别人也是!咱们的服装厂,是私人服装厂,没办法和大国营厂比,不过咱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生产什么,我们自己可以做决定!
  小齐,如果订单不是太着急,就先做运动服,明年入秋,会派上用场的!”
  “好!”
  齐贺胜也不是个蠢货。
  李金凤和他说的,无非就是让他抓住市场。
  也是,他和赵明诚交流才知道,当初辣椒厂做起来,就是因为圆圆那副大版面的广告。
  第3075章 沈老的坚持
  有些人可能根本不喜欢那个东西。
  但是他们喜欢的人喜欢,也许爱屋及乌,就会试着去接受。
  甚至现在在首都的供销社,他都能见到赵明诚他之前待的辣椒厂的辣椒制品。
  证明明人效应这个东西,是存在的。
  运动服如果被运动员们穿上,其他人也会喜欢。
  ……
  年底的时候,李金凤给自己放了一个月假。
  从六月开始,她就在忙,一直忙到年底。
  加上陆老爷子身体不大好,连着咳嗽了好些天。
  李金凤一放假,就带老爷子去小宝那儿看病。
  老爷子在医院里住了几天,和沈老做伴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