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这件事不必告诉她了,不过是一些小玩意儿。我还不能玩儿了?”安宁郡主看向她,目光冷然,“若是本郡主知道你在祖母面前嚼了舌根。你看我不把你的脸划花卖进青楼里面。”
  贴身丫鬟畏惧的抖了抖,连忙低头称是。
  毕竟安宁郡主这话不是说说而已,前面几个颇有姿色的丫鬟,不知道哪里惹到了安宁郡主,便在青楼里被折磨至死了。
  “小姐,老爷和舅爷写信回来了。”春桃手上捏着一封信,兴高采烈的推开了毓庆阁书房的门。
  顾若清正坐在榻上看书,听到春桃这话,脸上不自觉的带了笑意,接过信来拆开,待她看完后,心中更为高兴。
  “过段时日,舅舅会亲自来京城一趟,说是要在京城开分行了。”顾若清笑眯眯的,这就意味着,她终于可以与舅舅见面了。
  “祖父还说,白郎中会随舅舅一起上京。”这才是让顾若清更高兴的事情,这个姓白的女郎中在江南一带十分有名,人送外号闺中圣手。有她在,顾若清相信一定能让钟若云的身体有所起色。
  “那可真是太好了!”自从钟若云出了事,整个文国公府上愁云惨淡。春桃对这个挡在自家小姐面前的女子十分钦佩,因此也是打心底里盼着她能早点好起来。
  “那,奴婢是否先送个消息给到文国公府上,好让他们有点安慰?”春桃问道。
  “先不用,还是等白姨过来看一看若云的状态再下定论吧。”顾若清摇了摇头,倘若在一切不明朗前,给了钟夫人希望,只怕会造成更大的失望。
  春桃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点点头,又想到一件事,“舅爷还托人带了口信,说是小姐让他留意的事情,他已经安排人去做了,过几日便能到京城了。”
  “好,知道了,你先去吧。”顾若清点点头,心中有了数。
  她托舅舅办的事情不是别的,正是四处留意梁王的动静。如今在朝堂上,祖父年迈,太子能用的人实在是不多。她未嫁进东宫之前,深深的以为吏部尚书白长风是太子的人。但如今进来一瞧,白婉儿都敢堂而皇之地把东宫的东西运了出去,那么整个白家对太子有多么忠心,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既然朝堂上她无能为力,那么在别的地方,也要替萧景睿想想办法才是。皇城是整个大齐的中心,但出了皇城,皇权的力量实则层层被削弱,反而是本地的豪绅商贾之流,更有话语权。
  外祖将叶家的生意做到如今这种地步,背后是整个云顶商行,而恰巧云顶商行的分行几乎开遍了大齐每一个角落。有分行的地方就有人,在有人在的地方便会有消息。顾若清相信对于现在的东宫而言,这将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萧景睿坐在书房中,正在听枭一传回来的消息,还不知道顾若清即将给自己一个巨大的惊喜。
  “你是说,梁王手下那个奴才,找上了长公主府上的人?”萧景睿陷入沉思,立阳长公主是没有实权的,萧景崇找她做什么?
  “回殿下的话,正是如此。只是,他们找上的,也不过是个侍卫,塞了一些瓶子给他,像是一些药物之类的东西。”枭一低头回道,“只是用来做什么,奴才暂且不知。”
  “知道了,你继续盯着。想办法往立阳长公主府上塞几个人。”萧景睿暂时还没有头绪,大理寺那几个奴才还好好的活着,萧景崇不去派人灭口,反而偷偷的找长公主府上的一个侍卫,究竟是想做什么?
  “是。”枭一点点头,迅速退了下去。
  第34章 疯了?
  “舅母,若云今天可好些了?”顾若清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裳,坐在文国公府中,同钟夫人说着话。
  “劳娘娘挂念,好些了,今晨起来还跟我说了不少话呢。”提到若云,钟夫人的心情难免低落了些。平心而论,她知道安宁郡主一开始的目标应当是顾若清,自家的女儿是被连累的而已。
  可她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是钟若云主动伸的手,况且生死关头,身份尊贵如顾若清却毫不犹豫的跳下了水,将自己的女儿从鬼门关中拉了出来。因此她不仅没有怨恨,对顾若清反而是打心底里的尊敬和感恩。
  “那就好,本宫今日来,带上了几只老参,若云妹妹身子弱,让太医们看着方子,慢慢温补。”顾若清握住了钟夫人的手,安慰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宫中的太医们看着,本宫也写信给了扬州老家那边。外祖走南闯北,认得不少名士。夫人尽管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钟夫人点点头,十分感激,“有娘娘这一句话,妾身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完这些,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娘娘最近可听到了一些,从立阳长公主府上传出来的消息。”
  “这倒是没有,怎么了?”顾若清摇摇头,自从上次收到了舅舅的回信,她便一直在想如何将各地的分行变成消息组织的事情,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真是报应!”钟夫人笑着,眼神却冷了下来,似乎又回想起那个晚上,安宁郡主问她是要若云的名声还是性命的时候。
  “妾身也是听别人说的,安宁郡主受不了旁人的白眼,一直闷在长公主府中,本以为是避避风头,前几日却招了些戏子上门。”钟夫人低声说道,“照理说,招些戏班唱戏是平常事,可怪就怪在那些戏子,竖着进去,却被人横着抬了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