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若在加上从顾家顺走的十几箱金银和自己卖六味地黄丸、卖月饼赚的那些银子,少说也有几十万两。
晏殊喜不自禁,几十万两啊,就算她当个败家子,也足够一辈子挥霍了吧?
哈哈,等把男女主拉下神坛,送江辞上位后,她再得一个册封,然后带着自己的金银珠宝游历大好河山,咸鱼的美好生活在向她招手!
晏殊喜滋滋回到客厅:“小镇子?”
没人答应。
晏殊走到茶几前,拿起桌上的银锁轻轻晃动了几下。
“小镇子,你听得到吗?”
须臾,一道不耐烦的稚嫩声音传来。
“小笨蛋,你扰人清梦!”
“什么小笨蛋?叫姐姐!”
“哼,人家已经三百多岁,都能当你祖宗了。”
晏殊:……
这小东西三百多岁了?
自己两辈子加起来似乎都没人家一个零头大,实在比不过啊。
“好吧,小祖宗,你认识李婶子吧?”
“不认识。”小镇子回答的很干脆。
“你可是李婶子的嫁妆,是她将你送给了我,你怎么会不认识自己的主人呢?”
小镇子轻哼一声:“我乃是玄空道人亲自锻造的镇魂铃,玄空道人离开后我的灵识便进入了混沌状态,直到近期才被你唤醒了,这中间几百年的事我自是不清楚,没有认主自然算不得我的主人。”
晏殊好奇道:“那你为何认我为主?”
“我也不知道,你信吗?”
晏殊:好吧,跟着我一个炮灰女配委屈你了。
——
“砰砰砰!”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敲锣声。
晏殊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急忙闪身出了空间。
低头扫了一眼自己身上的吊带睡衣,打开箱子翻出一身衣裳换好,便急匆匆走出房门。
院子里,晏二生、柳文娘、江辞以及晏家三兄弟相继走了出来。
晏文道:“爹、娘,我听着像是祠堂那边传来的声音,我过去看看。”
“大哥,我陪你一起。”晏武跟上晏文。
二人离开后,晏二生眉头紧蹙了起来。
“半夜敲锣,定是发生了什么急事。”
晏殊心里隐隐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莫不是戎狄大军破了容城吧?
晏文、晏武很快带回了消息。
“爹、娘,不好了,容城破了!”
晏殊心头一紧,池阳紧邻着南渭府,是戎狄军攻破南渭府的必经之地,若容城破了,最多十日左右戎狄大军就能到达这里。
晏二生面露凝重:“村长是什么意思?”
晏文沉声道:“池阳县衙那边传来消息,让所有村民准备好前往信阳府,那边有冀北军驻守,有冀北军在,戎狄大军一时半会儿拿不下信阳,那里是距离我们最近也最安全的地方。”
信阳府?
那是固城所在的州府,说不定到时候能和李婶子见上一面。
她想了解关于镇魂铃的事情,但小镇子就是个小娃娃,一问三不知。
或许从李婶子那里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第136章 反派傲娇生气
村长给了一天时间,让村子里的人把家里需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好,第二日一早在村口的晾晒场集合。
杏花村有一百多户,加起来四五百人之多,基本都是同宗同族,自然是要一起逃荒的。
晏家二房吃过早饭后就开始收拾东西。
本就家徒四壁,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儿,一番收拾下来也就几床被子、几个人的衣服以及锅碗瓢盆、水桶、砍柴刀和几件趁手的农具。
听着不多,但家里人多,堆到一起还真不少。
柳文娘把晏殊叫到主屋里,有些发愁的指着地上的几袋子粮食。
“闺女,你平日送的粮食还剩下不少呢,若都带在路上只怕会引人惦记。”
柳文娘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年少时也曾跟着家人逃荒过,明白人心难测的道理,若被别人瞧见他们带了很多粮食,必然会被人盯上。
晏殊看了一眼地上的粮食,白面、大米、小米、黑米面每一样差不多都有三四十斤,驴车就那么大的地方,装这么多粮食的确太显眼了。
“娘,每一样分出十斤左右,剩下的放我屋里吧。”
“哎。”
柳文娘心知自家闺女身上有一种类似乾坤袋的宝物,那宝物可以盛放很多东西。
把粮食放在闺女的乾坤袋里最安全。
柳文娘叫来晏武一起分粮食。
晏殊走出屋子,见江辞从外面回来,她径直走了过去。
“小叔,我们谈谈。”
江辞看了她一眼:“好。”
二人来到家门外一处僻静的山坡上,晏殊的目光朝四周环顾了一圈。
最近半个月村子里的人整天上山来挖野菜,原本绿草如茵的外山上已经被挖的满布疮痍。
“小叔,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江辞沉静的目光看向她:“嫂嫂有何打算?”
“我想陪家人一路南下,小叔不用顾及我们,你可以去放心做自己的事。”
他是皇子,身边有一群暗卫保护,没必要陪着他们去逃荒。
她昨晚仔细想过,既然选择与江辞联手,今后迟早是要与男女主正面交锋的,晏家人前世因为女主落下个满门皆死的凄惨下场。